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课程实践角度出发的幼儿社会教育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幼儿社会教育在儿童教育中具有导向作用,幼儿社会教育的开展是为了丰富幼儿心灵、发展幼儿社会性,从而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动能力。从课程实践角度出发对幼儿社会教育的内涵、性质、地位等进行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程实践;幼儿;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06-0250-01
  一、幼儿社会教育的定义和内涵
  早在1904年,由清政府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和家庭教育法章程》中就强调儿童需要习善良之规范。教育家陶行之也认为儿童教育是重要的教育。30年代初出版的《幼稚园的社会》就曾深刻论述了儿童社会领域的课程。可见,中国教育领域从古至今都很重视幼儿教育问题[1]。除学校教育以外,社会教育一直是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承担着广育人才、延续传统、生产新知来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其核心是通过对人的教化来影响社会的建设。由于年纪小、缺乏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接触事物经验不丰富等原因,幼儿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好奇心。为了能更好地适应、融入社会,教育者须按照儿童认知规律和当前社会情况对兒童进行儿童社会教育培养。
  我们尝试从课程实践角度出发,将“幼儿社会教育”定义为:以幼儿的社会生活和浅层次人文社会知识作为基本教学内容,以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导向,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活动等途径,丰富幼儿心灵和性情,培养出具有良好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品德和行动力的儿童。
  幼儿社会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儿童对日常生活事物的认知学习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浅层次人文社会知识的学习。其目标在于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儿童具有良好的社会认知、情感、行为及道德品质。
  二、幼儿社会教育的课程性质
  (一)幼儿社会教育的常识性
  幼儿社会教育的常识性在于其教学内容涵盖了儿童为了更好适应生活而需要获得的社会常识性认知。它涉及到对儿童包括社会认知、情感、行为及道德品质四个方面在内的全方位培养,从而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儿童。
  (二)幼儿社会教育的道德性
  幼儿社会教育的道德性表现在其对儿童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上。思想品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三)幼儿社会教育的生活性
  幼儿社会教育的生活性在于其对幼儿生活各方面的关注上。幼儿社会教育是关于幼儿生活的教育,是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生活和接受教育。
  (四)幼儿社会教育的人文性
  幼儿社会教育的人文性表现在其对幼儿心灵的陶冶上。幼儿社会教育是为了通过人文知识的教授和人文精神的陶冶,让儿童成为真、善、美皆备的人。
  三、幼儿社会教育课程地位及其与其他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
  陈鹤琴先生将幼儿课程中社会、艺术、语文、科学、健康五大领域的活动称为五指活动,把幼儿园的五大领域比喻为人的五指。五指教育休戚相关,其中社会教育具有导向性作用,为其他教育提供教学方向和价值指引。
  (一)幼儿社会教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幼儿健康包涵了幼儿身心及道德品质方面的健康。儿童通过友善的师生同伴关系可以获得安全与信赖感,这是良好社会情感形成的基础。
  (二)幼儿社会教育与语言教育的关系
  语言是儿童与外界生活交流的基础,语言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础。从社会教育的目的看,儿童学前社会教育不仅要教会孩子说话,说礼貌的、善良的话,还要教会孩子善于倾听。
  (三)幼儿社会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孩子积极认识与探索世界,更好地利用世界、保护世界。幼儿社会教育要求我们引导幼儿能够热爱生活、珍惜大自然,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四)幼儿社会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具有一定审美能力,能够运用艺术的表达方式传递丰富美好情感的人。当儿童学会用工具表达内心美好体会时,艺术就产生了。
  四、幼儿社会教育的意义
  幼儿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陶冶儿童的情操,丰富儿童的心灵,培养出具有良好社会品德和行为能力的儿童。实施幼儿社会教育要综合其他各领域教育,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正直、友善、有上进心、爱国、敬业、诚实的创新型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3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