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小学教学已经成为了各方关注的重点之一。小学时期是一个学生形成其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老师必须要重视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有效的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的必要性出发,简单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课前预习;预习方法;学习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以学定教。一直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课前预习都不够重视。其实,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课前预习不但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我认为要做好课前预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在学生预习过程中要注重循序渐进,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所以在预习课文时首先要初读课文,学生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既可以出声朗读,也能默读,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学习即可。读完第一遍课文后,要对生字和生词进行预习:在课文中勾出带生字的词语,给课文后面要求会写的字注音并组两个词(一个词为课文里的,另外一个是课外扩词),并标出自然段序号。在预习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懂的内容进行标记,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就能够在老师进行教学时重点听自己不懂的地方。
例如,课文《爬山虎的脚》中,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前进行预习,先读课文,读完后给段落标上序号;之后进入生字词的学习。首先勾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如“均匀”“痕迹”。然后对课文后面要求会写的字进行注音,并组两个词,如“痕迹、伤痕”,标好后再读一读。在预习的过程中将文章中自己不认识的字和词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且让他们进行课文的初步理解,在大意理解过程中要让学生将自己觉得难懂的地方画出来,然后在课堂上老师讲到相关内容时学生就可以有意识的认真听这一部分内容,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知识和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可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二、再读课文,理清重点
读第二遍课文时,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进行朗读,但是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很容易就遇到自己不认识的词语,他们就会停下来查阅这个词念什么,这种阅读方法虽然让学生可能学会了这个字,实际上却让他们忘记了前面的课文所讲的内容,导致他们在查词完毕之后又回过頭重新阅读,降低了阅读效率,老师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通读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在文章中遇到一些生词时,跳过或者是先放一放,要做到将课文流畅的进行朗读,并且需要采用出声朗读的方式进行阅读,让学生在进行阅读的同时能够掌握文章的重点,完成导学案相关问题,提高他们的课文理解力。例如《祖父的园子》中,文章主要通过什么描写顺序进行描写?文章中所写出的园子的明显特征是什么?这些都是学生通读文章就能够了解的问题,从而让学生的通读更加高效。在学生完成了课文通读之后,立即完成导学案。老师还可以进行学生课文朗读成果的检验,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三、精读课文,了解大意
读第三遍课文时,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四个学段又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有感情朗读这一环节,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活动,使学生目视、口诵、耳听、心思,从多方面立体化地感知教材,就一定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体会,看到课文的别具匠心和文章的要义,领悟到文章的妙处,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颐和园》一文,“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上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丝痕迹”。学生在朗读时仿佛置身其中,充分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和我国世界遗产的美。
学生在预习时,除了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还得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果说前面自学生字和解决课文主要问题是局部,那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则是从整体上对课文进行掌握。将课文读熟,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主要内容,写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体会。文章经过这样反复、用心地阅读,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独特、深刻的见解和感悟,对进一步的听讲有很大的帮助。
结语:课前预习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还能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终身受益。教师要把自学方法交给学生,把学生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自主时间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探索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玲.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J].成功:教育版,2016(12):104-104.
[2]顾春娥.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J].课外语文,2015(24):110-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36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