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法治教育理念的初中生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校园暴力与学生攻击行为一直是中学教育的难点所在,尤其是初中生由于认知的逐步成熟,他们攻击性行为的频发已经成为校园中的常见现象,为中学教育事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已有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青少年的犯罪率也在不断上升。因此预防初中生犯罪,除了强化思想品德教育之外,也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法治教育。这不仅有利于校园的安全稳定,避免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懂法、尊法、守法意识的提高,也是促进依法治国,实现依法治国的需要。本文研究中首先论证了法治教育对初中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实现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初中生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和普法教育的发展,在初中阶段开展法治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热点。关于法制教育,从法学角度看,即“公民维护和遵守法律的宣传教育活动”。广义的法制教育,是公民教育的组成,主要是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进而能够使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法治教育是以“法治精神”为核心,突出对人们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的教育。具体到初中教育阶段中,开展法治教育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在初中阶段进行法治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树立民主法治意识,更是借助法治教育让学生奠定未来学习的基础。同时在法治教育中,学生也会了解法律知识,进而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学校生活中,能够使用法律武器与各种违法行为斗爭。其次借助法治教育,能够规范初中生行为,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产生。近年来,受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初中校园中暴力事件、群体斗殴,甚至伤害教师、伤害父母事件屡见不鲜。重要原因即是学生法治意识淡薄,连年增长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已经为校园教育敲响了警钟。殊不知,初中生心智尚不成熟,他们并不知道哪种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更不知道自己要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开展法治教育,能够让学生了解什么事情会有什么后果,进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最后在初中阶段开展法治教育是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初中生素质教育、法治教育能够促进其健康成长。邓小平同志曾说:“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而初中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开展法治教育,可以为社会实现依法治国奠定良好的基础。当法治理念深入每个人的内心,才能构建法治、和谐的社会。
二、初中生法治教育内容
在初中阶段法治教育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法律意识的教育。只有在内心形成尊重法律的意识,才能将法律作为行为准则。
初中生法治教育,首先是法律意识教育,这是法治教育的核心。法律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能够反映出社会法律现象。对于初中生而言,法律与违法好像离生活很远,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只要不杀人、放火、抢劫就没有违法。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日常生活中“闯红灯”都属于违反道路交通法规,而许多却学生对之视而不见。这就说明,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甚至毫无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教育要求学生守法,懂法,知道什么行为会触犯法律,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去严格遵守法律。
其次初中法治教育的另外一个重点是法律知识。如果要求学生尊法、守法,那么必须先让学生知道、认识法律,这是法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在初中法治教育中,要强化最基本法律的教育,从学生身边生活入手,让学生认识法律、了解法律。例如每日放学后,校门口总是出现各种拥堵,然而学生却不知道如何解决,更不知道向哪个部门反映,这就是缺少最基本的法律常识。而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后,学生就可以了解这种行为违法了哪一部法律,进而向有关部门反映。只有懂法,才能守法、护法。
最后借助法治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遵纪守法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学校的各种日常规范。这些规范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行为进行指引与约束,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尤其是要求学生讲诚信、守规矩,杜绝不文明行为。例如在图书馆借书的时候,要遵守借书的规则,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要排队等等。在初中阶段养成的良好法治意识,在步入社会后继续保持,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三、初中学段推进法治教育的路径
前文主要对初中学段开展法治教育的意义、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有鉴于初中生学习的特点,如何在繁重的学业中更有效地进行法治教育,则是每个教师都需要面临的问题。针对此,本节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讨论法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法治教育内容
思想品德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基础,而法治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支撑。在教学中将二者融合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法治教育的进步。在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深入挖掘其中法治教育的内容,并结合教材中法治教育的内容,完成法治教育的基本目标。要对初中教材中的法治教育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而不能一味遵循教材,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利用身边的一些小事对初中生进行教育,让初中生充分感到法治教育离他们并不遥远,而是贴近生活的,这样既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助于他们消化和理解所学知识。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新法治教育方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初中生个性逐渐养成,采用传统说教式教育方式,难以取得良好效果。所以只有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法治教育理念,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兴趣所在,才能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达到教育目的。例如在教学方法上,从逐步摆脱传统说教式教育方式,转向启发式教育、探究式教育。尤其在法律教育中,许多内容都与学生生活接近,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从学生身边的违法事件入手,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法治教育参与度。又如随着初中生知识面的扩大,获取信息渠道的增加。在法治教育中可以采用案例的方式,通过视频等方式将违法案例展示给学生,进而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开展多种法治教育活动
目前情况下,初中阶段法治教育局限于课堂是不行的,会导致法治教育与社会的脱节。针对此,在法治教育中也需要借助各种社会活动的力量,在学校内部开展法治展示、教育活动,或者主题班会的形式,促进法治教育的进行。例如可以采用在校内建立法律社团的方式,由专业的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定期开展社团活动,进行有关知识方面的探讨和交流。或者学校借助黑板报评比的方式,利用学校的广播定期宣传法律知识、播放影像资料、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让法治教育深入学生校园生活的每个角落之中,促进法治教育的开展。
(四)家校共育,提升法治教育质量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家庭生活中学生才能放松身心。而且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法治意识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法治教育。所以在日常教育中,要实现家校共育,首先做到在生活中尊重孩子人权,形成法律意识。其次是做好法治教育示范,以自己的行动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这样孩子也会逐渐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四、结语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成熟却不成熟;渴望被认可,而往往不被重视与理解。在这种矛盾心理下,很容易导致心态的失衡,在面对负面情绪困扰时就会出现各种心理危机,进而出现各种攻击性行为。甚至在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过程中,会出现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法治教育十分必要,对于学生的发展、法治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 范娱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03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