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情境体验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如果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那么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无疑是关键。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有效运用情境体验,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习的兴趣度,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本文结合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五个误区,认为基于学习心理的角度,通过掌握情境体验式课堂设计的五个原则,可以达到提升课堂教学实践五种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情景体验;课堂教学;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2-0013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搞好课堂教学始终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和课题。而“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
   一、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容易产生的五个误区
   从近年来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看,受外来经验和高考体改影响,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变化增多,且呈现复杂化的趋势。由此,引申出一些常见课堂教学实践上的误区或弊端,制约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1. 模板化。模板化的教育方式固然有简单、高效、使用者多、受众广等因素,但也不能脱离传统桎梏,其表现特征以抽象、僵化为主,与“灵活”“独立”的现代教学理念相去甚远。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从教学实践看,除“小班化”教学外,“大班教学”离不开模板化的制约,其显而易见的方式就是“填鸭式”教育。
   2. 应试化。对于常规的中学教育而言,应试是目的,教学是手段。受“高考指挥棒”影响,应试化方式被无限拔高,呈现“综合性”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而且要让其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他相关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并灵活运用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其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而跨度过大的学科关联应用,与学生长远发展、深度学习而言,无异于抱薪救火。
   3. 套路化。受限于生源资质和师资传承,各学校的教学方法大多不一样,但细化到每个学校,大多类似,呈现“一校一特色”的格局。这虽有其历史意义,但无助于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化教学发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学生,乃至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
   4. 文本化。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载体,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但受限于“大纲”和体制,教授和学习的文本相对固定,不利于对“课堂文本”掌握较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成长。
   5. 片面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承担的任务除了“应试”这一目的外,还有“应用”层面。但从实际教学实践看,“学”与“用”的关系存在偏颇,受“指挥棒”影响,学生从考试目的出发进行学习,对于生活性的语言应用掌握不足,比如口语差、表达差等,出现“会考试,不会对话”的现象。
   二、情境体验式课堂设计需要把握五个原则
   课堂教学的误区或者瓶颈固然有其历史因素,受到各种体系、制度制约,但要改变并非一时之功。笔者以为可以从其源头,即从课堂教学本身入手,在课堂设计上运用情境体验方式,做些有力尝试。而这些尝试,需要把握五个原则。
   1. 直观性。从哲学上讲,“人的心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能动反应,即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现实和周围环境。”因此,直观的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课堂教学设计也要注重直观的呈现,避免抽象的表达。所以,情境体验式课堂的第一要素是直观,就是从人的感觉记忆出发,设计直观的、便于学生记忆的授课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加高效的记忆和对新知识的掌握。比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单词”“词根——单词”的方法,可以给予学生直观的体会,掌握词组的意思和变化,也便于单词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直观性也是符合心理学角度的“知觉的理解性”。
   2. 贴近性。皮亚杰的观点认为,任何学习都应该从情境出发。我们知道“受众的接受程度受到‘已知经验’的约束。”教学文本的“已知经验”越丰富,接受文本知识的能力就越强,教学效果就越好。所以,设计情境体验式课堂的第二要素是贴近。就是要设计贴近学生“已知经验”的授课内容,从导入到展开、再到延伸,在不同的课堂阶段,都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习惯、认知过程的教学内容,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填鸭式的教学弊端。比如,在英语课堂设计的过程中,要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习惯,从生活环境和兴趣入手,丰富“已知经验”的心理模板,引起学生共鸣,尽可能让学生在“贴近”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3. 针对性。教学规律告诉我们,课堂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提出的教学目标,特别是需要准确地把握住教学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学生的学力情况,设计情境,“让学生在合适的认知情境中得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体验。”针对性的客观说法就是“缺什么、补什么”,针对性的前提是掌握学生学习上的短板和不足,过程是用针对性的情境补短板,效果是进一步巩固学业基础。从英语教学的实践来看,语法和词汇记忆是学生常见的短板,有针对性地加以课堂巩固练习和情境再现,能够及时补好短板,把“失分”项目变成“得分”项目。
   4. 及时性。课堂教学的精彩,不是每堂课都精彩,而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成效符合教学目标、符合教学计划、符合教学大纲。教学很精彩,但是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知识点不能化作得分点,那也是枉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不熟悉的知识忘记的比熟悉的知识快。所以,教师在情境体验式教学中,要适当地穿插及時性强的情境回忆类课程,让学生回顾知识点、巩固知识点。一般来说,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每单元的第三、第四节课进行,辅以一定的课堂练习。只有让学生新学习的知识得到及时的回忆,才能巩固阶段性学习成果。    5.  渗透性。课堂教学渗透的最重要方式和目的是“寓教于乐”和“润物细无声”。前者是方式,后者是效果。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喜欢英语这门课程,喜欢看英语原著,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的成绩往往不错;而有的学生厌恶英语学习,要不是为了“考试”,甚至连课本都不愿意多看一眼,这类学生几乎都是英语学习的“老大难”。造成这个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是否把握到了课程的“美感”。“美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有目的性地渗透这种“美感”。简单地说,就是有这门课程学习天赋的学生未必会喜欢这门课程,没有天赋的,未必不喜欢这门课程。若教师主动在课堂上渗透课程“美感”,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思维”或者“英语语感”,养成英语学习习惯。实践发现,渗透性的强弱也与学生的理解能力、适应能力成正比。
   三、情境体验式课堂设计需要达到五种效果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和“学会”,也就是“教学相长”,笔者认为良好的情境体验式课堂需要达到五种效果。
   1. 愉悅感。“快乐的学习”是教育界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从实践看,愉悦是学习的一种境界,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也有利于学生成长。愉悦的课堂情境体验式教学来源于和谐的师生关系、愉悦的课堂氛围以及学生学习信心的培养。
   2. 亲切感。“对牛弹琴”是一种教学效果,“甘之如饴”也是一种教学效果。两者的区别在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笔者认为情境体验式课堂的总导演是教师,演员是学生,道具是教材。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生动呈现一个精彩的学习剧本。
   3. 自然感。自然感是语言类教学独有的教学效果,对中学文科教育来说,自然感的表现在于有情感的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英语情境体验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朗读教学,教师要朗读好范文、要模范朗读。教师范读可以为学生提供朗读榜样,可以增进学生阅读理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提高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教师范读要把握时机,课文讲授前范读,可以帮助学生感知课文;课文讲授中范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文讲授后范读,可以帮助学生升华课文。一般来说,范读也可以用原声带来替代,但是不宜长期替代,否则效果会减弱很多。
   4. 互动感。课堂的互动指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互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在认真思考和反复的探讨中去解决问题。而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充实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情境体验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互动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互动不仅促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勤于提问的习惯,继而使课堂学习入心入脑,课后练习固化提高。互动过程中,要把握一个“梯度”效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良好的“梯度”,也有利于学生信心的建立和教师对学生学习进度的掌控。
   5. 真诚感。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诚的教学来源于教师身心所洋溢的自然、真切。不难发现,有的教师“自带”光环,感染力强,课堂氛围就很出色;有的教师技巧出众,学生容易被吸引,这些都是真诚对于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在情境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保持真诚、和谐,让学生一起参与真诚的“娱乐”,可以给学生以感染力和亲和力,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感化,实现精彩的课堂,达到两促进、两相宜的目的。
   总之,良好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中学英语这个范畴,要走出固有的误区,把握好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向,控制课堂教学过程质量及课后巩固,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而这也是教育活动的本质。
  参考文献:
  [1] 王国坛,许金龙.《论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教育理念》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1).
  [2] 李建蓉.《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 2009(4).
  [3] 叶浩生.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心理学报,2011(5).
  [4] 柳恒超,许燕.情绪研究的新趋向:从有意识情绪到无意识情绪[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5] 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2(1).
  (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中学 3157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0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