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植入差异性理念,促使初中数学面向每一个学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学生进入初中数学教育阶段之后,便会朝着两极分化方向发展,这是因为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知识点变多、变难,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与感官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逐渐拉大了认知水平发育不均衡学生的差距。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师要树立生本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尊重并承认学生的学习差异,允许学生顺应自己的成长特点而实现不同的数学进步。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差异性教学,确保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实现数学进步,促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发生。本文将从设计差异性学习任务、设计差异性数学作业、组织差异性数学辅导三个角度分析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差异性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差异性教学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9-0083-02
  在常规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一般会以统一教学、统一任务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不管初中生是否能够接受、是否需要进一步指导,都不在教师的考虑范围内。再加上我国目前一直都是以考试评价来判断学生等级,所以初中数学教师或多或少也产生了功利性教学思想,使得尖子生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学生群体,出现了不公平教育问题,影响了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对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入差异性教学理念,关注各层初中生的学习差异与具体需求,以灵活的数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促使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成长与进步,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
  1.设计差异性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般是初中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可能与教学规划所设计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如果学生可以突破数学学习任务,则代表着初中生的数学能力更上一层楼;如果学生难以突破数学学习任务,或者是感觉意犹未尽,并未完全展现自己的数学学习才能,那么就证明这个学习任务与学生的认知需求脱节,无法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进步。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就要设计差异性学习任务,保证数学课堂学习面向每一个初中生,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全面展现自己的数学学习才华,为学生实现可持续数学学习进步开个好头。如在“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课教学中,我就针对本课知识点设计了差异性学习任务:掌握直线平行的具体条件;学习在已知直线外一点绘制相关直线的平行线。这两个学习任务层次递进,第一个学习任务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平行线的位置关系,通过三角尺测量、计算与观察,由此汇总直线平行的基本条件,由此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在第二个学习任务中,学生需要借助第一个学习任务的学习经验来展开知识应用活动,由此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发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其巩固与回顾探索直线平行的一般过程。因此,这两个学习任务可谓是环环相扣的,能够满足本班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当然,其中不乏有少部分学生难以及时参与任务探究。对此,我会认真探究学生们的数学认知基础,借此设计个性化的数学学习任务。比如我们班有几个学生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课的知识了解不足,无法准确认识直线平行关系,所以我就专门引导这几个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与观察重新回顾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课知识,切实巩固了学生的几何知识记忆,然后再由此引入“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课的重点知识,则可很好地减轻学生的畏难心理。另外,还有几个尖子生通过探索直线平行的條件,对平行线的特征产生了好奇,而这一个知识点又是下一节课“平行线的特征”一课的重点内容,所以我鼓励他们将这两课知识整合起来展开综合学习。
  2.设计差异性数学作业
  数学作业是巩固初中生数学能力、解题能力的基本形式,但却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归根究底,这是因为数学教师所选择的“题海战术”影响了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进步,大多数学生都被繁重的数学作业任务压垮,难以保持积极思考,使得做作业成为一个必须要完成的机械学习任务,难以及时提升初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针对这个问题,差异性教学理念提出了“专项练习”这一新概念,即初中数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能力巩固需求来设计作业难度与内容,保证初中生可以针对性地实现查漏补缺,全面完善初中生的数学能力,补充学生的解题经验。如在“应用一元一次方程”一课教学中,北师大版教材从“水箱变高了”、“打折销售”、“‘希望工程’义演”三个单元组织了本课教学,由此训练学生们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解题能力。从根本上说,“水箱变高了”、“打折销售”、“‘希望工程’义演”的专项应用题都需要学生根据题意建立相等关系,要代数方程完成题目解答,但是审题难度却不一致。而且本班学生对这三类应用题解题策略的认知不同,所以可分别从“水箱变高了”、“打折销售”、“‘希望工程’义演”这三课重点内容设计了同类型应用题,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数学作业,由此巩固初中生的知识薄弱项,尽可能完善学生的解题经验。然后,再根据学生们的练习成果检查差异性作业的实施情况,发现部分学生虽然可以正确审题、建立代数方程等式关系,但是却并不能准确解题,即计算能力较弱。因此,可针对性地指出这些学生的解题问题,设计了一元一次方程式计算题,简单地训练学生的方程计算能力,希望可以弥补初中生的认知缺陷。
  3.组织差异性数学辅导
  数学辅导是指初中数学教师为了发挥自身教学合作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指导行为。在新课改下,教育部提出了“双主体”教学原则,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结合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所提出的“学习是以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意义”这个理论指出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但是绝不可越俎代庖,以教师主讲取代学生的自主思考与积极探索,而是要凭借教师之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深化学生的数学认知。在差异性教学理念下,教师辅导也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尽可能面对每一个初中生,所以教师的辅导工作也要体现层次性、个性化,切实实现培优辅差、巩固中间。如在“统计图的选择”一课教学中,初中生就要利用自己的统计经验来选用相应的统计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优势,优化自身的统计认知结构。由于学生们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都积极学习了这些知识,加之本课知识难度不大,所以我先以世界人口数据图这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鼓励学生自主根据表格信息设计统计图,由此确定本班学生的认知缺陷,以便确定针对性的数学辅导计划。比如,本班有几个学生的统计知识结构比较稳定、完善,能够凭借已有知识探究新知,制作出恰当的统计图。针对这部分学生,我重点引导他们识读统计图表,发散学生思维,完善统计结论。再如,本班部分学生粗心大意,在制作统计图表时出现了数据不全、数据错误问题,所以我就重点引导这部分学生学习了筛选数据的方式方法,优化了学生的数据统计行为。实践证明,在差异性教师辅导活动中,初中生都积极配合了课堂教学任务,也积极与其他同学、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数学学习经验,营造了人人爱数学的优良环境。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差异性教学理念实则是为了进一步突出生本教育,让每个积极参与初中学校教育的学生都能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进一步扩大数学教育的育人范围。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要积极组织差异性教学活动,在满足学生共性需求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实现个性进步,为培养出多元化人才积累成功经验,将数学教育任务落实到“人人”。
  参考文献
  [1]范红.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植入差异教学理念之实践[J].考试与评价,2018(07)
  [2]于献勇.初中数学课堂差异性教学的研究[J].才智,2018(24)
  [3]杨洪青.差异教学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管理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6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