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维的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训练。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堂学习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真正的习得来自生活。当前我们探索了很多关于课外阅读指导的模式和方法,“阅读文本”其实就是“向文本提问并回答”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有思维含量的课外阅读。本文提出了三个策略:走进文本,培养问题意识;巧设情境,提高质疑能力;找准依托,传授阅读探究方法。深入浅出地简述了提高课外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 问题分析 探究性思维 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要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因此,在快餐阅读时代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强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是有思维深度的阅读,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热爱祖国,并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这些年的语文教研开展了“大语文观”的教学研究,拓展了许多教材之外的语文资源,例如,群文阅读研究、绘本阅读研究、整本书阅读研究等,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学资源,注入了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拓展了教师们的教学视野。但在教学实践中,课外阅读指导常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首先,教师渗透阅读的意识虽然很强,但在传统阅读教学的“先生讲、学童记”的单一模式中,被忽视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放大的是教师自己的阅读体会。学生不能主动思考,没有自己的阅读思维,没有自觉探索的认识,当然也就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教师虽然每天都向学生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但由于现在的学生普遍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对经典作品的阅读缺少积累,不能做到自觉阅读,自我探究的思考能力较低。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测试时,笔者总发现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文本,这种状况是传统“填鸭式”教育造成的,而非学生的智力原因。
那么,如何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课外阅读指导行之有效地渗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呢?笔者认为,只有带着探究思维的课外阅读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走进书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深入作者的创作世界,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形成有个性的阅读,并在阅读中学会质疑、思考、探究等,最终有所收获。因为这是一种强调学生与教者、作者、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让学生在阅读思维的活动中悟情悟境,自觉学习,彰显阅读个性,提高语文能力的策略。下面笔者浅述如何进行蕴含探究思维的课外阅读指导分层策略。
一、走进文本,培养问题意识
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走进文本,与作者直接对话,领会作者的精神世界,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才能形成个性化的阅读,并在阅读中质疑、思考、解疑,最终得到阅读收获。
1.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师可以率先示范,首先对文本中一些看起来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设问,也可以对文本中出现的解释提出不同的看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质疑。教师还可以适当提出一个并不正确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讨论,并提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
2.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解疑的自信
在一次阅读活动中,学生如果能高频率地听、说、读、写、想,就可以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善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还要培养学生“善答”,可以在班级中设立“每日一问”栏目和“悬赏解疑”制度,让提问的学生和解疑的学生能有机会交流分享,从而更深入地强化所学知识。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师要根据阅读需要,打破学生旧有的“标准答案”的观念,以“多样性文章主题”作为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切入点,通过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加上教学时语言和活动的变化,鼓励学生自觉探究文本。例如,在学习了朱自清的《匆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链接阅读他的《荷塘月色》,问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鼓励学生思考,但如果仅仅把“朱自清”认为是一个民主战士,“不宁静”的原因是“因为社会的白色恐怖背景下,他对何去何从感到困惑迷茫”,固然这是标准的正确答案,但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被硬生生地贴上政治标签,就显得千篇一律了。我们能否把作者只当成一位普通人来看,他是一位父亲、是一位丈夫,原因又会是什么?显然,这样的问题,是可以叩问学生心灵,激发其审美思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在阅读《城南旧事》时,英子看着德先叔和兰姨娘的离去心中的滋味是什么?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感受,结合前面每个故事的结尾就不难发现,“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心灵的“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是为了开发每个学生的阅读个性以及促成其思维上的独立。
二、巧设情境,提高质疑能力
在教学情境中,学生入情入境时,会提出许多个性化的问题,会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但小学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浅显,浮于情节之中。要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就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一些质疑的方式。
1.矛盾处找问题
在文本出现“前后不一致”,看似自相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是质疑最基本的方法。文学作品如果出现了前后不一致或前后照应的地方,大多数是作者刻意安排,在這里引导学生发现矛盾,是教师上课不可或缺的过程。例如,鲁迅作品《孔乙己》一文中说:“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的确”表示肯定,“大约”表示猜测,这里看上去是一个病句,但就是这样一个病句,却是作者刻意安排,深度表现出了当时社会那个炎凉的世态下,孔乙己必死无疑,但是没有人会去关心他的死活,更不会有人想到要去帮他,文章的主旨呼之欲出。 2.平淡处想问题
朱熹有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鲁迅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看上去这一句极其平常的话,但如果在这里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不难发现,童年的鲁迅没有在三味书屋读好书,却学会了画画,隐晦地揭示了当时封建教育的失败。提出这样的问题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在指导时结合社会环境并设置铺垫性问题,还要调动学生现有的经验进行分析,在边讨论边思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欣赏经典作品的乐趣就在于对这些看似平淡实则富有内涵的句子的思考。
3.多余处品问题
在有些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句子或情节看似有些多余,如果省去,仿佛并不影响文章主题。但是往往就是这些地方,实则是作者心血之作,深刻的含义往往镶嵌其中,值得细细品味和推敲。
4.关键处思问题
优秀的文学作品一般不仅有关键的高潮处,而且会有词句的前后重复处。经典作品的遣词造句都是作者反复思考修改成的,不会不着调地写一些重复的句子,作者的意图必定是希望读者从中悟出自己的意思。例如,《祝福》这篇文章总是出现“如此”这个词语,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其实是为了强调这种“祝福”的风俗仪式,即便是经过了革命的洗礼依然如此。这正是创作者想要建构的故事文化背景。如果在这样的重复处思考问题:为什么这样写?就不难从中感悟作者的本意。
三、找准依托,传授阅读探究方法
1.走进人物
小学阶段阅读的文本大多数属于记叙性文章,“人物形象”是小学生最容易记住也最感兴趣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情感以及知识去感受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同想、同思,产生共鸣,获得真实的阅读感受。
例如,《城南旧事》一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个性化描写非常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悟英子的内心世界。文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我想哭,也想笑,不知什么滋味,看兰姨娘德先叔同进了马车,隔着窗子还跟我们招手。那马车越走越远越快了,扬起一阵滚滚灰尘,就什么也看不清了。我仰头看爸爸,他用手摸着胸口,像妈每次生了气犯胃病那样,我心里只觉得有些对爸不起,更是同情。”英子为什么想哭又想笑?只要体会出这个动作的心理动机,方能悟出英子在成长中渐渐懂得了人情世故,世情冷暖。
2.经验感悟
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是相同的。每个个体由于已有的经验不尽相同,对文本的解读也不尽相同。教师在指导阅读时,特别要注意将文本中的世界与现实社会产生勾连,调动学生现有的学習经验,借助联想、想象,引导学生细心感悟文本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升华。
阅读链接《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我们会发现,不同身份的阅读者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亦不同。成年人理解到的是家长对孩子的良苦用心——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在那悬崖架上无法下来,在明明清楚孩子一不小心就会摔死的情况下,却能镇定思绪,冷静地鼓励并指导孩子,让孩子勇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小学生则会从自身出发,感悟到的是要自己懂得面对问题,要勇敢,要用智慧解决问题,还要懂得学习前辈的经验,等等。所以,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必定要联系生活实际,深度思考文章中蕴含的生活哲理,才能使学生获得感悟,当然,不能强求感悟一致,只要言之有理,就应该给予鼓励。
然而,我们的生活经历与文章相似的情况毕竟是少数。童话、神话、传说这些作品中的描述更是我们不可能有的体验,但是心理特点是共通的。在进行文本探究时,我们可以借助心理揣测对书中的主人公进行相似的体验和理解。例如,在读《疯羊血顶儿》时,我们通常把它理解为对奋不顾身的母爱的歌颂,但是如果我们抛开赞美歌颂这样的常态分析,就可以发现作者其实也暗指“人们因为报复,一生生活在仇恨中值得吗?”我们身边不也有这样总是很记仇的实例吗?我们将自己的心理代入进去来探究“血顶儿”的形象,理解上势必会更加生动而活跃。
总之,课外阅读训练是课堂阅读课的延续和增补,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学生的学识得到丰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渠道,引导学生“向文本提问并解决疑问”,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在书海中徜徉,得到书面语言的积累,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徐东林.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入与出[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7(2).
[2]曹明海.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0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