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仿写,让老调奏成新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文仿写是写作教学早就有的教学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倡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表达,这种写作教学的基本模式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有效合理地运用课文仿写,有助于读与写的完美结合,能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习作;课文;提炼;示范点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5-0179-01
叶圣陶先生曾说:“课文无非是例子。”大部分教师一般理解为课文是阅读的例子。笔者认为,可以进一步深化认识:课文既是承载教科书编者意图的例子,又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例子,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好例子。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对课文教学侧重阅读能力培养,都忽略了课文中的习作范例因素的挖掘与运用,造成“读写分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不够快,总体水平不够高。因此,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结合课文特点重构课堂教学的流程和模式,从课文中提炼习作示范点,让学生从课文中悟法,在习作中用法,实现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习得,让学生学会写作。
1.课文中提炼习作示范点的原则
课文的习作示范点很多,从体栽特点上说,记叙文的深情、说明文的简洁、议论文的严谨等是值得学习的;从表达内容上说,对祖国的热爱、对他人的敬爱、对生命的敬重等是值得学习的;从语言形式上说,白话文的简明、文言文的典雅、古诗词的韵律是值得学习的……习作示范点的提炼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1)以学定教的内容
习作示范点,应该选择学生学得进、用得上的。如《桥》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紧张的气氛。开篇就写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不仅描写出雨水之“大”,而且表现出雨水的来势凶猛,为下文的山洪暴发作了铺垫。这个应该是优先提炼、学习的。在文章结尾才揭示人物关系,确实加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但是这个写作方法,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悟到,可以少着力甚至不着力教学。
(2)以学定教的方式
陶行知先生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要根据学情,灵活教学,营造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比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人物的动作描写是本文的习作示范点。我们可以通过反复品读描写严监生动作与神态的句子,读懂严监生临死前的心理活动;通过补写严监生的心理话,进一步体会严监生爱钱如命的人物形象;讨论“作者为什么只用动作描写不用其他描写方法”,引导学生明白“使用动作描写”符合严监生正处于病重时的特点,也明白作者“在结尾揭示答案可以形成强烈的悬念”的写作奥秘。
2.从哪些方面来提炼课文中的习作示范点
课文的习作示范点不是自然呈现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提炼出习作示范点,引导学生深入揣摩和理解,让学生有章可循,开展习作实践。教师可以从素材选择、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编拟题目、反复修改这几个点,提炼课文的习作示范点。
(1)素材选择的示范点
构思与选材是写好习作的前提。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分析课文的基本结构,理清作者素材选择的思路,然后可以学习进行素材选择。比如《梅花魂》,作者写作时其余内容皆不涉及,只写外祖父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手绢给了外孙女等五件事。因为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代表着祖国,爱梅花和爱祖国是统一的。由此可以让学生明白素材选择要为中心思想服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借物喻人”的方法仿写,构思《蜡烛颂》、《竹魂》等。
(2)谋篇布局的示范点
当代作家丛维熙把写作“比作工程师的草图设計,只有经过反复推敲之后,才能大兴土木,挖基开槽,一砖一石地盖楼建厦。”可见,谋篇布局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和基础。课文是谋篇布局的典范。比如《手指》,课文不但语言风趣幽默,而且先总写每人都有五个手指,手指各有长短,接着分写各个手指的优缺点,最后点明团结一致才有力量的道理,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在提炼出这个写作示范点后,可以引导学生用同样的结构写写身边的小事物给人的启发,如写《五官》《桌子与椅子》《大脑与手》等。
(3)遣词造句的示范点
每篇课文都有许多特殊而优美的句子,教师从文本中的句子出发,指导学生进行有效仿写。这样长年累月的训练与落实,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必然提升。
(4)编拟题目的示范点
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课题我们往往能了解文章的灵魂。课文编拟题目的方法,尤其值得揣摩与学习。如开门见山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引发思考的《假如没有灰尘》,前后对比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引用标点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等等,引导学生这样新颖、准确地拟题,可以有效增加文采。
(5)反复修改的示范点
新课标要求小学第三学段要“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课文中常有修改的示范,比如《泊船瓜洲》一课拓展了王安石改诗的故事;“成语故事”中有贾岛“推敲”的故事。
课文是学生接触最多的文本,也是最有典范性的文本,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提炼习作示范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品味写作的构思、表达的方法、表达的顺序、表达的方式等,通过模仿、拓展、创作等多种方式进行迁移和运用,可以培养学生关注表达方式的意识,养成分析、学习、运用习作示范点的习惯,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提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23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