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新课标的201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全国I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18年高考是新课标颁发之后的第一次高考,文章从多方面分析了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特点,并从《(2017)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的视角分析了试题。
  【关键词】高考物理;新课标;核心素养
  一、试题的命题背景与指导思想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基础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高考是检验育人效果和国家选拔人才最重要的一次考试。2018年全国Ⅰ卷物理,符合《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的要求,体现了《(2017)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
  考纲要求,着重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着重对学生物理学科核素养进行考察。
  二、试题总体分析
  今年是广东省回归全国卷的第三年,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到这三年试题难度在逐步下降,题型比较常规,没有出现偏题、怪题、难题。选择题整体难度降低,21题难度降低最明显;实验题23题相较去年难度降低明显,23、24整体依然保持了一定梯度;计算题难度降低也很明显,特别是25题难度降低幅度较大;选考题与往年持平。特别指出的是,今年考题没有明显具有挑战性的题目,也没有计算量大的题目,更加突出了物理课程的学科基本理念和学科核心素养。
  尽管整体难度降低,但选择题和实验题设计依然新颖,层次分明,区分度相当,对绝大部分考试能进行有效地区分。而计算题则略显常规。整体试卷内容结构合理,注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考查方式灵活多变,尤其注重对基本物理原理的考察。
  1.分值分布特点
  试卷对对所有模块的考查分值分布见表1.由于有些题目涉及多个模块的内容,因此表1分值仅为大致分布。满分分值110分。
  2.能力考查特点
  我们将最近三年的全国I从字符数、考点数、图形图表和数学能力要求四个方便进行比较。具体做法如下:字符数:用计算机的word软件统计每一份试卷的字符数。
  考点个数: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考试内容范围为标准,把全卷中选择题和计算题涉及的知识点统计出来。实验题的考点不同于选择题和计算题,也不能按《考纲》中要求的实验计算,因为高考试卷经常考察《考纲》以外的实验,所以我们把实验题按以下考点来统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读数、实物图连线、设计原理图、有效数字的考察、电表的改装、仪器的选择、故障分析,统计后按1个考点得1分。
  图形图表:综合获取物理信息、分析物理过程、图像的维度、图像的新颖度等方面,按照表2的依据对试卷中的图形图表能力进行量化得分。
  数学能力要求:按照表3的依据对每题进行量化赋分。
  最终,我们将2016-2018年全国物理I卷(以选修3-3为例)对比分析得到表4数据。
  可见2018年全国I卷物理在字符数、考点个数上并没有明显变化,但对图形图表和数学能力的考查变化明显,具体见以下分析。
  突出物理学科素养,降低情景复杂程度,淡化数学计算,是今年考题最大的特点。各题充分体现了课程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考察。虽然有梯度,但并不过分追求数学计算量与物理模型的复杂性。整套试题阅读量与往年相当,对审题的要求不太高,计算量不大。选择题16、17、18涉及简单计算,实验题计算也很小,也没有估算类问题,24、25题解方程的难度也比较小。整套试题13题,全部是基础题与中等题目的组合,没有难题。相较于2017年全国Ⅰ卷的21题,今年的选择题压轴题不难,实验题无论是物理模型还是数学计算,都降低了不少难度。而25题是难度降低最明显也是最大的地方,2017年全国Ⅰ卷25题广东省没有一个满分,但我们预测今年的25题满分率应该会相当高。
  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强调应用性,激发学生兴趣。20题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双星问题,紧密联系了最近最重大的物理学前沿事件:引力波的发现。2017年9月,科学家观测到宇宙中两个中子星合并时产生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对引力波的预言;同年10月,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发现引力波的科学小组。24题烟花在空中爆炸的模型,更是生活中一个常见的情景。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对这些情景非常清楚,能建立物理模型,能找到相关物理量的关联。
  紧扣考纲,注重对基本物理知识、基本物理原理、基本物理能力的考察。选择题14、15、16题,实验题22题,计算题24、25均以考察基本物理知识为主,选择题17题考察电磁感应基本原理,要求学生必须真正理解电磁感应定律才能做出,否则一味记忆公式是无法解决的,19题考察电流的磁效应与楞次定律、地磁场,情景有所创新。23题实验题创新明显,考察测量电阻的等效替代法,学生只有理解了实验的原理才能很容易地做出来。物理考察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试题对这些能力的考察体现得非常充分。
  强化主干知识的考察,但不强求面面俱到。力学和电磁两部分作为高中物理的主要模块,分值占比与往年差别不大,力学部分41分,电磁部分54分,选修部分15分,而近代物理、物理学史、交流电等知识点在却并没有考察到。往年全国Ⅰ卷往往将25题设定为压轴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学生要求很高,选拔效果非常明显,而且最近多年从未将25题设为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偏转类几何性比较强的问题,往往是以牛頓运动定理为核心的充分体现物理思维的题型。但今年的25题却是一个看似比较常规的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运动的中等难度问题。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研读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
  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学习新课程标准。在日常教学更要思考如何在教学和备考中充分体现、实践和落实这些理念与目标,教学中应该做到有的放矢,主次分明,目标清晰。备考中需要结合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把握命题的原则与大方向,分析高考题的命题特点、侧重点和热点。
  2.重视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新课教学和复习课、习题课中,学生反映出来的普遍问题往往都是基础薄弱,实际则是基本物理观念淡薄与科学思维的缺失。所以对基础的强调在高一高二,还是高三的备考中都不为过。重视基础的同时,也是重视物理观念的形成。基本物理原理在新课教学中应该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和非常高的位置,而习题的讲解也是为了帮助对原理的理解与熟练应用,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
  在高三备考中,适当的练习是必须的,但练习太多则往往冲淡了对原理的理解。例如,对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最原始的表达式就是,阐述的意义也非常明确,即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尽管对于不同情景有不同的具体表达式,例如等,但都是源于原始定律的推导结论。如果学生都真正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相关的物理观念与思维,那么无论具体情景如何变化,都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这即是物理核心素养中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的形成过程。
  所以在习题讲解与高考的备考中,最后仍然要回归到物理原理,把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贯彻教学中。特别是实验题部分,高考没有原题,探究能力一定是以实验原理为载体体现的。同时,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物理问题与生活实践的结合,物理问题与科技前沿的联系,突出物理的实用性。
  平時教学也应该结合具体的章节与题目,要有意识地进行物理方法的渗透和物理能力的培养,突出方法的应用,让学生掌握思想方法的本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物理方法物理思想解决具体问题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物理能力的养成。
  3.强化必要的应试能力与应试技巧
  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考试无疑是一种重要的考查形式,因此学生和教师重视应试能力与应试技巧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在教学中,特别是高考备考中,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情景分析和模型建立,学会理解关键词、题目要求,准确把握图形和图像等信息点。另一方面要注重答题细节,强化和规范书写。当然,应试心理、考试策略的指导在考前也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