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丰富小学生语言积累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按照新課标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加强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小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只有多法并举,历经“曲径”,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通幽”的境界。本文着重阐述了丰富语言积累的重要性——提高语文素养,并探讨了丰富语言积累的多种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语言积累;途径
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对于学生来说,语言就是整个语文大厦的一砖一瓦,只有善于积累,才能最终搭建起文学的象牙塔,产生质的飞跃。语言积累是一个反复无止境的过程,教师应当开辟多种途径来丰富学生们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实现“曲径通幽”的飞跃。
一、“通幽”——语言积累在提高语文素养中的重要性
语言是语文素养中的基石,它主要由语言材料、语言范例和语言知识等要素构成。其中语言材料是最基础的,也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学习的对象,主要包括学习汉字和词语等知识;语言范例是核心,包括好词佳句、名段名篇名作,这是小学中年级学生以上主要学习的对象;语言知识是高级形式,它要求具备语言材料和语言范例的学生能够掌握语法逻辑,将二者进行灵活运用。语言的积累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深化发展的上升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打好语言基础是关键。在小学语文尤其是1-3年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汉字和词语积累往往受到高度重视,由此可以看出,要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就必须加强语言材料的积累。语文作为一种综合应用性学科,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更在于启迪心智、开拓眼界,让孩子们实现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世界就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自由王国,学生们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通往这个自由王国的过程,而语言的积累就是铺路石,引导着他们一步步“通”向自由王国的“幽”境。
二、“曲径”——丰富语言积累的途径
提高语文素养,达到“通幽”的目的,有多种途径,概括有如下几种:1.激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语言积累虽然重要,但这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过程,很多学生对此过程感觉很痛苦。根据我校最近一项抽样调查数据显示,41.0%的学生坦言自己不喜欢查字典,20.5%的学生说自己没有经常查字典的习惯,20.2%的学生说自己讨厌背课文,39.3%的学生说自己没有主动收集背诵好词佳句的习惯,25%的学生承认自己从不背诵好词佳句,35.7%的学生承认不喜欢抄写生字词……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们对现行的语言积累教学过程并不满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兴趣。有些语文教师为了巩固学生们的语文基础,喜欢给学生们布置抄写生词、背诵课文、写日记等学习任务,其出发点是好的,但学生们并不领情,常常是人在心不在,敷衍了事,效果并不理想。
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去学、自觉去学,这才是语言积累的真谛所在。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位老师,帮助学生打开兴趣之门,也就是激趣,是多种曲径中的一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根据不同的情形可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要吸引孩子们的课堂注意力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讲故事、比赛等方法来达到,要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可以通过动手实验、比对来达到等。针对学生们都不喜欢抄写生字词的情况,笔者对学生的记忆模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那就是每学完一个课时,笔者就开展一次比赛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4-6人,然后把生字分成四个层次,分别是读音(包括注音)、书写、组词、造句(运用),对学生进行考查。考查的形式是我每出一道题,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本子上给出答案,比如,笔者在黑板上写上一组词要求同学注音,每个同学都注好之后马上进行小组讨论,得出全组一致的结果,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公布答案,答对最多的小组获胜,得分相同的小组以先得出结果的小组为胜,这样的比赛形式很受同学们的欢迎。然后,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答题情况,抄写出现了错误的生词,对此,小组成员相互监督。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抄写负担,而且为了避免抄写,学生还会在考查之前努力做好准备。
2.移情。中国有个赏鱼的故事,说的是两个人在赏鱼,其中一个人说:“这些鱼真快乐呀!”另一个人马上反驳他:“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呢?”这个人并没有被问住,反而问道:“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不快乐呢?”这个故事很形象生动地说明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着隔阂,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这样。师生之间的隔阂和不了解,有时候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学生都爱玩,不喜欢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但有的教师并不理会这一点,仍然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再如有的学生不喜欢或者害怕在课堂上发言,但有的教师总喜欢点他们回答问题,有时还会故意刁难他们,让他们感到很不自在。其实这些都是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教师的出发点也许都是好的、善意的,但是在学生看来却并不是这样。教师要提高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不妨跳出自己的圈子,移情换位,从学生的视角来考虑问题。教师能做到这一点,就能深刻体会到玩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和诱惑力,还能因势利导,转变教学方式,化腐朽为神奇,让学生爱上语言积累。例如,春天到了,教师可以利用周末组织孩子们到公园去“看春天”,遇到风景独好的地方还可以停下来吟一吟诗词歌赋,甚至在地上写下来,潜移默化地熏陶孩子们;也可以指定一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东西,例如飞鸟、蜗牛等,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用一些词语去描述它,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还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甚至可以利用去公园跟学生谈一谈“条件”——看完春天之后必须写一篇300字以上的文章,题材不限等。移情换位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然后顺应他们的天性,善加引导,最终让学生不知不觉“爱”上了语言积累,“爱”上了语文。
3.致用。马克思说:“认识世界就是为了改造世界。”学习一个事物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因此,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运用语言。学以致用,不仅是目的,也是方法。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越来越重视,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锻炼综合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以致用。语言积累就是一个将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通过运用,学生能够将知识更好地内化。学以致用讲究用,即要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巩固学的效果,体现出学到知识的价值。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多使用一些学生刚学过的词汇,这一来可以通过倾听加深同学们的印象,二来教师一直都是学生们模仿的对象,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多运用新词汇。当然,学以致用不仅仅是课堂40分钟能完全搞定的,还需要家长们的配合,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以致用的“生活化环境”。学生不仅爱模仿老师,更爱模仿家长,如果家长能够和学生一起学习,和学生一起使用学过的语言知识,那么效果一定事半功倍。即使家长没有足够的时间陪学生一起学习,那么至少可以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肯定。例如,学生每次使用了一个新的词汇、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家长都能够给予适时地鼓励和肯定,那么学生也一定喜欢多运用,从而取得更好的知识内化效果。
三、结语
对于语言积累来说,目的是“通幽”——提高语文素养,方法是“曲径”——要通过多种方法来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语言积累是一个漫长而必要的过程,教师不仅要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更要积极开拓新的有效方法,帮助学生实现“曲径通幽”,达到“教”与“学”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德辉.构建丰富语言积累的有效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
[2]费丽娟.浅谈如何增进学生的语言积累[J].新校园(学习).
[3]李向英.浅谈语文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4]谢晓艳.依托文本丰富语言积累[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5]王晓亚.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6]管虹.丰富语言积累,增强学习信心[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55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