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板块五课型”教学框架模式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79-0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当前的阅读教学,主要以单篇教学为主,教师过于重视精读的训练,教学过分依赖教材和备课资料,阅读教学方式和策略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不强,教与学的过程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存在:散乱无序、容量不足、灵活性差、耗时长、效率低、机械性重复教学等问题。
如何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状况,有效提高阅读教学呢?
近年来,群文阅读教学在我国悄然兴起,通过多文本的“比对读议”,开创性地丰富和完善了“三位一体”的阅读课程体系,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阅读素养,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
总结语文教学的经验,结合群文阅读的优势,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们尝试打破单篇教学壁垒,采用“单元通读、课文精讲、学习方法、自学运用、拓展延伸、写作提高”的教学思路,从自学入手,指导方法,再自学提高的螺旋式上升的教学策略,初步探索运用“五板块五课型”教学框架模式进行教学。
这一单元主题板块式教学框架模式从单元备课入手,有以下五个板块和五种课型组成。
第一板块:布置预习,准备资料,完成“前置性作业”。
第二板块:巩固基础,解决障碍,课型有“基础课”。
第三板块:精讲精读,学习方法,课型有“精讲课”。
第四板块:拓展延伸,自主学习,课型有“拓展课”。
第五板块:实践运用,写作提高,课型有“活动课” “写作课”。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教材为例,具体操作如下:
本单元以“成长“为主题,编排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乌塔》《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四篇课文和一个园地。
按正常的单篇教学,本单元需要十二个课时完成,“五板块五课型”教学框架模式十个课时即可完成教学,剩余两个课时安排为阅读课。
第一板块主要进行单元学习前的预习。在进行本组内容教学前,首先布置学生预习本单元课文。老师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对本单元课文重难点有所了解。同时,安排学生查找一些与本单元主题成长有关的故事、名言警句等,搜集好资料,为单元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板块主要是检查预习、掌握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基础课”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归类、比较等方法,梳理生字詞中的重难点,强化薄弱点;结合语音作业的发送,采用小组合作方式通读课文,扫清课文朗读障碍;检查“前置性作业”,疏通课文脉络,整理课文学习疑难点,把握单元学习主题;交流资料,了解课文背景,了解相关资料。为了巩固基础知识,还可采用“竞赛”的方式,教师出题、学生出题,同桌竞赛、小组比赛,以“竞赛”的方式整体检测和巩固学生对本单元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三板块是课文的精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两篇名人成长的经典课文,教师通过精讲,找准“成长需要很多养分”这一单元核心切入点,让学生明确本单元教学主题是成长故事;了解重点知识——成长的经历;感悟重点情感——成长需要立志、懂得感恩;体会学习方法——浏览课文、整体感知、感悟重点、共同探究;领悟写作手法——列举事例,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力求通过教学精讲范例,归纳整理出同类知识点的学习方法、同类文章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并试图运用。
第四板块通过拓展延伸、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了解了学习方法,知道了学习的重点,本单元二类课文就应放手让学生充分自学。通过“展示课”,让学生展示学习《乌塔》《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的成果,交流领悟到成长需要自立、自知。
课内的两篇课文,远远达不到对“成长”这一主题内涵的理解。教师推荐《凿壁借光》《罗斯福的故事》《不肯放弃的林肯》《宋濂的故事》四篇名人成长的故事让学生自学。同时,学习他们自己搜集到的名人和亲戚朋友的成长故事以及关于成长的名言警句等资料。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学生在这些成长故事中,又感悟到了成长需要很多养分:勤奋、爱、不放弃、守信、勇敢、机智、乐观、积极、奉献…… 在交流情感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每篇文章相同和不同的写作方法。单一明确的教学目标增强了教学的系统性、强化了教学的整体性;多元的教学素材丰富了主题的内涵、深化了学生的理解;相同写作方法的反复体会使学生对写作有了清晰的认识;繁琐问题的简化,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长期增多的阅读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开阔了视野。
第五板块注重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实践运用。在“活动课”中采用知识树和思维导图的办法,梳理、归类、整合知识点,深化理解;在“写作课”中运用本单元写作方法写自己的成长故事,学生早已成竹在胸,不需要老师多讲。
“五板块五课型”教学框架模式,整体把握教学主题和读写知识结构,梳理教学知识点,整合教学内容,丰富学习内涵,突出方法的学习,采用更灵活有效的教学,优化了整体课堂效果,落实了新教育理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2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