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双师团队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分析校企双师型团队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试点院校成功经验,提出制度规范、明确奖惩与待遇,重视实践、校企共育双师团队,外延发展、扩展团队能力,整合创新、创建校企合作平台等可行性建议,对完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双师团队;建设;措施
在传统的学徒制中,师傅在工作过程中以言传身教的形式教授职业技能,也就是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来指导和教育学生,是“手把手”教的过程。现代学徒制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师资队伍,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一种新形式,与传统学徒制有较大区别,它是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围绕培养学生或学徒这一工作核心,依据企业用人需要和企业的岗位执业标准,采用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的形式,以课程为纽带、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深度引导为支撑,学校、行业和企业深度参与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围绕四个方面进行,即制定一个人才培养方案、签好两份校企合同(培训合同、就业合同)、用活三块项目资金(企业资金、教育资金、学生就业待遇资金)、解决四个实际问题(企业招聘和学校招生问题、企业用工稳定问题、职工收入问题和职工自我价值实现及创业问题)。有三对关键词揭示了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内容:一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二是育人的双主体,学徒的双身份;三是工学交替,岗位成才。第一对关键词概述了现代学徒制的框架,第二对关键词描述了学生的身份,第三对关键词说明了培养的过程。可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是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
现代学徒制始于20世纪90年代,英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和美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较具有代表性。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一种尝试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之后,现代学徒制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萌芽并蓬勃发展。2014年9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现代学徒制度试点的意见》,根据文件精神,2015年,教育部从1000多所申请试点的学校中选出100所为现代学徒制实施试点院校。2017年,教育部通过遴选确定了第二批现代学徒试点院校共计203所。本文结合试点单位现代学徒制双师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以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校企双师团队建设存在问题
(一)师资队伍比例不合理
现代学徒制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优秀师傅共同构成教师队伍的主体,二者地位同等重要,应按比例合理配备。但是,由于一些学校和企业还处于合作的初级阶段,双方缺乏深入的实质性整合。企业考虑自身的利益,并不愿派遣最优秀的技术人员来教学或承担教学任务;同时,学校的专职教师受自己实践经验的限制,培养出的学生理论水平可能较高,但是动手能力欠缺,毕业生不被企业认可,不能一毕业就上岗。因此,校企师资队伍配置两张皮现象突出。
(二)职业教师师资培训体系不完善
受中国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较低,职业教师“学术性、示范性、职业性”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尚未形成。大多数职业教育教师仍然遵循从学校(大学学生)到学校(职业学院教师)的传统模式,虽然身份角色转变,教师也有双师证书,但只是多个证书,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经验。而且,由于教师教学教研工作量大,学校缺乏较好的培训平台与激励机制,导致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和专业技能培训少,实践经验不足。
(三)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能力较低
双主体形式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特征,作为双主体之一的企业师傅,其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系统的师资理论培训,教育基础薄弱,教学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性的实践教学任务。因此,在现代学徒制度的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建立與现代学徒制度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教育、科研、技术服务和职业技能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养和提升,通过文化、制度和机制的整合,建立一支适应现代学徒制度的双师教师队伍。
二、校企双师团队建设措施
(一)制度规范,明确奖惩与待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师队伍,首先要制定现代学徒制教师团队管理方法,从制度层面上规范双师团队建设工作。为此,要规范教师聘用的基本要求和程序,明确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工作职责,规范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工作待遇和考核奖惩。结合学校教师培训的要求,按照“互聘共培”的原则,细化现代学徒制下的教师培养目标、途径、措施及激励政策。同时,要结合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特点,分别制定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质量评价标准,并针对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
(二)重视实践,校企共育双师团队
为提高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适应现代学徒教育和教学的要求,有必要重塑适合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教师的成长,并培养企业师傅的专业素质。以项目引领双师能力的提升,通过企业体验、访问工程师、暑期实习等途径培养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培养企业师傅的教育理念和职业教育方法,提高其课程开发能力,培养其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企业师傅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
(三)外延发展,扩展团队能力
高职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因此,双师团队中应该有专门的教师负责文化育人与职业素养育人。学校要扩展团队师资,丰富师资能力,如,学校可将负责招生和就业的领导、班主任、辅导员、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职业规划师等纳入教学团队,利用他们管理、规划等方面的职业经验,提升学生(学徒)综合能力。
(四)整合创新,创建校企合作平台
现代学徒制双师型团队建设,必须依靠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平台,实现人员的无缝对接,如,专业领导和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班主任与企业人力资源等对接。通过校企双方无缝对接、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双方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最终达到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目的。校企双方还可通过课程建设开发,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结对帮扶,实现校企共建专业。这不仅可以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实践技能,同时也能培养企业师傅的职业教学能力,达到校企双方深度融合与创新。 三、校企双师团队建设成功案例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于2015年8月被教育部立项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立项以来,学校先后在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园林技术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等专业领域研究实践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建设了“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打造“双师”团队,提升学徒实践技能
为建设现代学徒制“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程师、技能大师承担專业核心课程的技能教学任务,完成专业实践技能课的教学工作和实习指导工作,并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引进教学过程。同时,“教学带训”跟岗实习环节企业指定了十几位企业技术师傅担任学徒的师傅,指导试点学生(学徒)进行跟岗实习。企业还聘请行业技术领军人物担任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研发和职工培训,提升师傅科研水平。为了提高学校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经常委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学校教师坚持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依据工作技能需求和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特点,及时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指导能力。
(二)设立双师平台,实现科研交流
为实现学校、企业教师互聘互派资源共享,校企协商共同制订了《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制度》和《教师流动工作站管理办法》,对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进行了双向培训,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在学校建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试点合作企业设立“教师流动工作站”,用于校内青年教师企业锻炼、校企合作技术研发等,充分发挥企业“教师流动工作站”和学校“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学徒岗位技能训练中的平台作用,专业教师和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开发,及时完善和更新相关理论知识,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完善双师制度,健全绩效考核
明确了学校导师的“校内课程教学、学业管理、与企业师傅沟通”职责及企业导师“学徒期间的实践教学和日常管理、带徒培训、学徒评价”职责,制定了师傅的选聘管理与激励办法,明确企业师傅每月的带徒津贴,并将优秀教师和师傅纳入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讲师库,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
教师是决定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品德高尚、专兼组合、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创造新的双赢局面和宏大的发展前景,推动“现代学徒制”更好地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3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