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体态律动提升小学音乐教学实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小学教育阶段,音乐属于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其教学工作的实施对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师生间交流的缺失,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进而教学质量也不够理想。为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将体态律动教学引入小学音乐教学之中也就成为了一项必然选择。大量教学实践也均表明,体态律动教学的引入,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就基于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重点对如何巧用体态律动来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时效性进行了探究,旨在为后期教学工作有所参考。
关键词:小学 音乐教学 体态律动 学习兴趣
在现代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入体态律动,充分的迎合了当代素质教育的需求,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也促使教学有效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因此,合理运用体态律动来提升教学质量也就成为了当代小学音乐教学的一大必然选择。
一、小学音樂教学中体态律动的重要作用分析
结合大量教学实践来看,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引入其所发挥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引入,充分的迎合了小学生生动活泼、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及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发展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运用四肢来做相应的动作,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真正的参与其中,由此也使得师生间及生生间互动有效增强,而且在这种模式下的音乐教学也不再使学生智能通过传统教学模式下那样只能以跟随者教师唱歌的方式来汲取音乐知识,学生往往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音乐课堂所带来的魅力,进而产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升,由此也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音乐
借助体态律动开展的小学音乐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多种不同的途径引导学生去直观的进行感受,指导学生熟练的运用肢体语言来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认识进行呈现,由此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之中,更好地增进了小学生与音乐作品两者之间的交流。此外,在课下学生也可以依据具体的音乐内容、旋律等进行体态律动动作的自主设计,这对于学生自主创造能力及表现能力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巧用体态律动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的课程导入,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也有助于课堂教学工作的高效化实施。所以,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始前的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要善于借助体态律动来进行新知识的导入,结合教学内容,借助丰富多彩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以此来有效的调动和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进行《长鼻子》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组织学生一同扮演“大象和小象”的样子,在学生表演过程中播放将要学习的歌曲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来对歌曲的内容进行理解,这样的一种教学设计,不仅在潜移默化间就实现了新课程的导入,而且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为接下来的课程教学做好了铺垫,这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二)巧用体态律动进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体态律动教学来培养和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和创造力,这也是当今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赋予小学音乐教育的一大迫切目标。对于小学音乐这一学科而言,其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专业音乐知识的职责,同时也要担负起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积极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收获一定的鉴赏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创造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比如在进行《我是人民小骑兵》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采取了这样一种教学设计:首先,组织学生一同对本首歌曲进行了分析,随后播放歌曲学生自习聆听,并引导学生想象“假如我是一名小骑兵,我会怎么做?”随后组织学生试着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进行表达,完成对歌曲的二度创作,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自己专属的一套极具个性的风格。
(三)注重音乐教学情景的创设,推动体态律动效果的充分发挥
对于校学生而言,由于年龄因素的制约,活泼好动,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鉴于小学生的这些特点,为更好地保证教学效率,关键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转变传统、滞后的教学模式与观念,摒弃传统灌输式和填鸭式的落后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们的教学主体地位,并促使其主体作用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及教学内容进行音乐情景的创设,借助生动的音乐情景来促进体态律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高效化实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实现对学生表现欲及创新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如在《采蘑菇的小姑娘》教学时,通过讲解待学生们对歌曲和歌词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其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生大胆的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对歌曲中角色的情感及心理进行呈现。因为不同学生之间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想象,因此学生们所表现出的肢体动作也会大不相同,对于这一现象,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此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其能够更加自信的展现自己,进而促进体态律动教学效果的充分发挥。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代素质教育日渐推进的教育背景下,注重体态律动的引入已成为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一大必然选择。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感知音乐,进而也更有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后期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落实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理念,注重体态律动的巧妙运用,全面推动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并逐步提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桂梅.论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9(03):154.
[2]郝志华.刍议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8(21):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68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