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小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向德智体美劳方向全面发展,增加学生的艺术底蕴,提高学生的的审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丰富的体态律动教育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可以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感受音乐带来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本文将对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探究,旨在探究体态律动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体态律动教学;小学;音乐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193-02
  体态律动是在听音乐的同时通过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转化为感知和认知,通过音乐与身体相结合的节奏运动唤醒学习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同时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体态律动是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应按照新课标的教學要求,采用有效的情境教学模式,将体态律动教学应用到音乐课堂上,为音乐教学营造良好的气氛,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主动进行律动,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
  一、借助体态律动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主要将教学重点放到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上[1]。缺乏对学生的音乐情感上的培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推动,教育教学要求将学生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学习歌曲时进行相关律动,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感悟音乐。可以说,音乐能够有效的表现情感、抒发情感,同时也是寄托情感的重要艺术语言,音乐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音乐教学中情感表达,让学生深入体会音乐律动中的不同变化,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加强学生的情感表达。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体态律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不同音乐形式,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领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学生在进行《法国号》欣赏课时,在上课前教师可先向学生普及一下法国号另外的名称为圆号,并拿出圆号让学习听听音色,并指导学生掌握四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跟着老师的音乐进行律动打拍子,集体随着三拍子的韵律进行律动。提高学生的节奏感,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音乐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借助体态律动教学,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小学生处于生理、心理不断发展时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普遍活泼开朗、无忧无虑,对音乐这种娱乐性极强的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也乐于学习,有着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2]。但是学生平时接触的音乐大多比较通俗,一定程度上说,学生欣赏到的音乐类型层次不高,对于音乐课上的音乐无法真正的做到欣赏,未能够借助体态律动准确的表现。因此,需要教师的正确的指导,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及感悟,让学生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音乐做到很好的鉴别,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如在学生学习腾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这节课时,教师可组织两人组成一组,并指导学生掌握蒙古族典型的“柔肩”等动作,这样随着音乐的节奏两两互动进行律动的教学形式,不仅表现了蒙古族民歌悠长、宽广的特点,更表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意境。通过在音乐课堂上的律动游戏,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跟着音乐全身心融入学习中,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感悟音乐的魅力,加深了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
  三、借助体态律动教学,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协调能力
  小学音乐教材,倾注了编著人员大量的精力,其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精心编排,针对不同音乐类型具有不同节奏的音乐形式,有的节奏简洁明快,有的节奏气势恢宏,有的庄严典雅,可以有效的激发不同性格类型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体态律动频率,锻炼学生的肢体动作,把握节奏的规律,让学生随着音乐反复的提高肢体动作标准程度,直到达到熟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音乐的节奏,领悟不同类型音乐节奏反映的不同情感,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还有效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如学生学习《生日快乐变奏曲》音乐鉴赏课时,教师可通过播放生日快乐变奏曲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从音乐中都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进行思考,然后借助律动融入到音乐作品鉴赏活动中,借助律动设置生日聚会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一组一个变奏的方式,最后一起组成完整的歌曲,学生随着音乐进行律动,充分的调动学生肢体动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分的参与音乐学习活动,促使学生音乐学习更加具体,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进行体态律动
  小学生身心发展还未发展成熟,认识水平也相对较低,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处于比较熟悉的环境,降低学习上的压力,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必要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教学视频、音频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直观的教学情境,更好的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变化,带动学生随着音乐节奏进行体态律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在网络上选择节奏感好的音乐,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点头、拍手、晃动身体、踏步等形式律动,经过有效的训练,使学生掌握音乐的节奏,做到主动进行体态律动,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如在学生学习《划龙船》这节音乐欣赏课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可采用体态律动教学方式,结合歌曲的演唱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教室一起围成一个大圈,找个学生在中间打鼓,让学生随着鼓点的节奏开始走,这样走一走,逐渐培养其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带动学生喊出了节奏,接下来教师自然的将歌曲融入到教学中,这样学生随着节奏“划”的兴致就起来了,通过将体态韵律贯穿于课堂中,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音乐教学实现寓学于乐的效果。
  总之,体态律动教学对学生音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提高学生音乐的节奏感和审美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给课堂教学添加了新鲜和活力,为教学营造了良好的音乐氛围。因此,教师应当将体态律动教学内容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的身体和音乐融合在一起进行律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进行体态律动,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夏一榕.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具体方法分析[J].黄河之声,2018(2).
  [2]吴秀华.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艺术评鉴,2018(10).
  【作者简介】
  严俐(1975~),女,汉族,广西省梧州市人,学历:本科,副校长,职称: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0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