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但是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这与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有很大的关系。文章在深入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数学知识
小学是各方面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对数学问题的正确思考方式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但是数学思维能力并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形成的,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深入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对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数学知识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一般过于关注学生的知识灌输,而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在这样的教育形式下,教师的教学过程都是以自身为主体进行的,课堂上的教学时间基本都被教师占用,学生对新学习的知识几乎没有反思和总结的过程,如果教师再不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启发和引导,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充分关注数学教学的启发性和引导性,关注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启发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知识体系,建立相应的知识框架,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并且能够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培养数学兴趣,为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一般都采取相对单一的教育方式,教学过程中缺少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这直接关系着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热情和掌握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提升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为思维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趣味性方面多下功夫[1]。摒弃原有的枯燥教学形式,利用更加生动和形象的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三、突出主体地位,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教學重心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之下,小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没有独立的思考时间,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较低,一直都是处于接受和记忆知识的状态,要想真正达到突出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教育目的。就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这种教学形式[2]。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重点关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渐弱化教师的主体作用。
对此,教师应该在正式讲课之前,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优化设计,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教学重点,减少教师参与小学生学习的程度。尽量将整个教学课堂交给学生,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在讲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这节课时,学生对“平均分”这一概念不理解,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就利用直观的教具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例如,可以以学生或者糖果等为对象,让小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而起到锻炼思维能力的作用。
四、结语
思维能力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将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强化思维能力训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琼.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谈[EB/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 (17):244.
[2]沈佳.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EB/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1):366.
作者简介:罗丽婷(1991—),女,江西南城人,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94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