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绘本素材 激活道德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对于绘本故事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单一,在教学时只是简单地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过于注重文字阅读和讲解,忽略对图画的关注。针对此问题,笔者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上的绘本素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点粗浅的建议,以发挥绘本在品德课堂上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让静态的画面“动起来”、让传授的方式“活起来”、将文本与生活“连起来”、让绘本故事感情“露出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绘本素材;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2016学年,正式使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从国家的角度看,对法治的教育的强调,与之前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国情教育的强调是一致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很多绘本故事,这意味着绘本故事是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一个主要栏目。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对于绘本故事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单一,过于注重文字阅读和讲解,忽略对图画的关注。如何活用绘本素材,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灵动?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静态的画面“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学生的内心注入强大的能量,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积极主动,学习过程就会自如,教学效率就会高效。但是,我们发现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绘本故事的画面不如专业绘本书籍那么精美、细致和丰富,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能把单一的图画变成生动的画面,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上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一课时,教材就有一个《交朋友》的绘本故事。故事中只有5句话,于是笔者把绘本故事的内容用flash动画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一播放,马上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课堂立即安静下来。生动的画面,再加上优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故事发展的完整过程,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使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简单的画面丰富化。
  还有源于真实生活事件的绘本内容,如一年级下册第9课《我和我的家》中的绘本故事《我和弟弟》,教师可以将真实的生活图片与绘本画面有机结合起来。课前,安排一些家长把孩子和弟弟或妹妹的生活照片拍下来,教师将其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图片的真实性会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我们是一家”,我们应该互相帮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关心家里的亲人。
  二、让传授的方式“活起来”,体会绘本故事魅力
  在绘本故事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看故事或者听故事的阶段。看和听都只是静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在看、听之外,引导学生与绘本进行双向互动,让学生在学习绘本故事中“动起来”。
  如上一年级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中的《大自然的语言》绘本故事时,课前教师可以结合绘本内容,布置学生利用周六、日的时间,走进大自然,观察一下哪些事物是大自然的语言,它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与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或者向同伴展示一下自己畫的大自然的图画……在与绘本的互动中,让学生走进绘本,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绘本故事的魅力,又能让他们在互动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奥秘”,进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将文本与生活“连起来”,搭建内心体验桥梁
  教材中的绘本故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但是我们却发现,很多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只停留在看故事或者听故事的阶段,教师应该让绘本故事成为连接学生生活与内心体验的桥梁。
  如二年级下册第8课《安全地玩》第二个内容《我是安全警示员》就有一个绘本故事《她会去玩吗》,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时机,把故事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新课标指出:“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教师应利用这个绘本故事,教育学生在玩的时候注意安全,因为在玩的过程中可能会跌跌碰碰,甚至会受伤。
  有的时候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走进绘本,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对话、一起思考,满足学生情感陪伴的需要。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从与绘本故事人物的相伴中走出来,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用绘本中的生活与人物的做法作参照,促进自己精神世界的成长。
  四、让绘本故事感情“露出来”,引发情感体验与共鸣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绘本故事的特点是注重细节的设计。这些细节设计在绘本故事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细节的解读,会对学生理解绘本故事产生直接的影响。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绘本故事中的细节进行观察,用“放大镜”将绘本细节无限放大,便于学生仔细观察,引导他们发现奇妙的地方,从而释放绘本故事的内在魅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与共鸣。如二年级下册第15课中绘本故事《青蛙看海》,第一幅图,从青蛙的表情可以看出青蛙当时非常惊讶,因为老鹰说:“要看海,就得翻过一座大山。”对于一只小小的青蛙来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看第二幅图,青蛙看着大山,非常恐惧,山又高又大怎能翻得过去呢?第三幅图,老鹰和青蛙站在大山的面前,老鹰的自大与青蛙的胆怯相比,更显得青蛙觉得自己要翻过大山的确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第四幅图,青蛙一步一步地跳上台阶,从它额头的汗水,可以看出青蛙当时非常吃力、辛苦。但是旁边有一只小松鼠在鼓励小青蛙,小青蛙擦擦汗又继续往山顶跳去。我们发现青蛙和小松鼠形成了温暖的爱心链。第五幅图,可以看出小青蛙面带笑容。第六幅图,老鹰一脸愕然,小青蛙面带笑容,成功在望。第八幅图,小青蛙果然来到了山顶,看到美丽的大海,这时整个画面非常美丽。但是绘本只用了一个省略号,什么话也没有说,此时的情境真是“无声胜有声”。在教学中,学生不太容易发现这些细节,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放大、凸显画面,让学生将八幅画面连贯起来阅读、大胆想象,从绘本故事的细节设计中,感受其道德内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活用绘本素材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和创造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生动的画面、细节的呈现以及动态演示等多种手段,能够将“道德与法治”课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眼前,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张吉.巧用绘本故事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探究[J].成才之路,2018(03).
  [2]杨孝荣.绘本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6).
  [3]阿依古丽·沙孜汗.绘本在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06).
  [4]张英.巧用绘本教材  提升教学品质——浅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1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03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