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要足够重视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先介绍了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内外阅读 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5-0098-01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1]。只有教师能够重视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才能够保证阅读教学实现其作用和效果。教师不仅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找到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还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
  一、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重要作用
  第一,课内外阅读的概念。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指的就是学生能够利用课堂上所学知识,更好地开展课外书籍和文章的阅读,取得更有效的阅读效果。课内阅读的教学和开展,是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很多学生阅读材料都局限于教材内容,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第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将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在一起,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带领学生了解各国的文化,感受文字的魅力。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更多的词汇量和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速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内外书籍,能够接受更多的文化熏陶,实现学生文学素养的稳步提高。课内外阅读对学生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能够培养学生的人为情怀,使得学生能感受到人间疾苦,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二、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第一,以单元作为主题的衔接点。人教版的教材将文章分为不同的单元,并在每个单元的开头标注了该单元的主题和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每单元的主题当作课内外阅读的开始点,让教材成为学生阅读的来源。例如,在教学完《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来阅读更多关于动物的书籍,进一步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这也为学生准备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这一活动提供充足的口语素材。
  第二,以作者作为阅读的衔接点。小学语文的教材中,会有很多某位作家的多个作品,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带领学生阅读更多关于这个作者的其他文章和书籍,更好地衔接课内外阅读。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个接一个》,这首儿童诗的作者就是日本金子美玲的作品。教师在上课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去阅读金子美玲的其他作品,例如《全都喜欢》《向着明亮那方》等等。
  第三,以教材内容当作是衔接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书籍或文章,把教材内容当做是学生阅读整本书籍的入口。例如,在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时,学生难以真正感受到严监生的吝啬,这是因为学生缺少足够的生活经验。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比较阅读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临死前的严监生》,然后再去阅读《儒林外史》中有关描述严监生吝啬的内容。这样,学生就能够记住严监生吝啬的这一特点。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去阅读不同版本的《儒林外史》,使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知识。
  (二)采用多樣化的阅读方式
  语文的学习需要学生注重日常的积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实现的[2]。很多学生都会因为某一篇文章而喜欢上作者,然后就会找这个作者其他的作品;也会有学生因为某一个故事,而去寻找这个故事的整本书籍去阅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让学生能够在熟读课内文章的基础上,去读一些相关的文章和书籍,积累不同的阅读体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式,同时在教学时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此来保护学生的阅读热情,保证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水平。
  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时,由于学生现在处于和平年代,感受不到过去那种炮火连天的生活,不容易理解开国大典的重要意义,也难以理解当时人们的情感。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内容,让学生明白新中国建立的不容易,了解开国大典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以此来引起学生与课文内容之间的情感共鸣。又比如,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时,教师就可以延伸教材内容,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阅读《城南旧事》中其他的文章和片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真实想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会做出一定的改动,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鉴赏式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去阅读原著,然后比较二者存在的不同之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教师要为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效果提供一定的机会和平台,这样才能够给学生阅读带来足够的动力[3]。因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地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诗歌朗诵比赛,学生既可以朗读一些教材中的诗歌,也可以搜集一些课外优秀的诗歌进行朗读。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逐渐促使学生都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知道阅读大量书籍给自己带来的积极作用。教师也要为阅读量最多、阅读质量最好的学生一定的奖励,使得学生都能够获得阅读的动力,能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更多样化的书籍来充实自己。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内和课外阅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师必须要保证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性,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勾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能爱上阅读、乐于阅读。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朱水香.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策略谈[J].黑河教育,2018(12):51-52.
  [2]徐冬菊.有效衔接课内外阅读 架设心灵的幸福桥梁——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性[J].新教师,2018(08):34-35.
  [3]王静.内引外联 相得益彰——探寻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6):1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66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