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的风险防范与教育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近年来校园所引发的安全事件频发,校园贷所引发的热点事件也在新闻媒体上呈现出越来越热的局面。为了提升大学生的风险和危机意识,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强化校园贷的风险教育和危机管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风险和危机应对能力培养,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培养适合转型其中国社会所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 校园贷 风险 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关键年,其间中美贸易争端随时见诸报端,互联网金融爆仓事件频发,大学生遭遇的校园贷的陷进也经常被曝光。虽然教育部明确要求“取缔校园贷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但我们还是看到大学生因为欠下校园贷巨额利息,无力偿还,无法面对家人,选择了解自己的生命的悲剧是由发生。
面对种种悲剧,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也在采取多种方式提醒学生提防校园贷的陷阱。学校也会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短信、主题班会的提醒。为了取得良好效果,我们也有老师卧底校园贷的QQ群,希望能够全面了解校园贷背后的套路,采取相应措施提醒学生提升风险意识,防范校园贷陷阱。但学生的有益信息接受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能够直达学生内心并发挥作用的信息较少。另一方面学生也以为自己对于校园贷的套路足够了解,但是面对诱惑和套路时,很多时候还是防不胜防。为了防范校园贷的风险,现代校园努力从多方面开展校园贷风险防范的教育,目前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如下:
(1)学生主体意识比较单纯,容易上当受骗。由于现代大学生活在家长的保护当中,一切以高考为目标,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借贷陷进缺乏防范意识。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没有家长的关注,在家庭得不到关注后,缺乏理财规划,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缺乏规划。
(2)单兵作战、缺乏协同合作:目前学校主要承担防止陷入校园贷现金的部门主要有学生管理部门和安全保卫部门通过第二课堂开展教育。相对校园贷以往通过校园小广告作为传播途徑,传统的教育和提醒的方式能够发挥一些作用,如今,校园贷不再借助于小广告,更加注重互联网的传播方式,无孔不入的信息数据,使得传统的单兵作战的教育方式不能跟上社会的需求,经常今天强调,明天学生还是会陷入校园贷的陷进。
(3)模式单一、学生参与度较少:目前针对预防校园贷陷阱的教育方式主要通过谈心、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开展教育活动,学生的参与度较少。经常出现老师在收集了很多资料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刷手机、上网聊天,没有能够有效的吸收相关信息,遇到问题还是照样上当受骗。
为了更好的做好校园贷风险防范教育,通过调查,在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一代大学生,他们是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时期、也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他们自小的培养主要是中心式培养,一切围绕高考这一终极目标培养,除了学习以外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他们操心,进入大学后学生所有学生独自面对生活中的所有事项的同时还需要面对目标缺失的这一状况,。有很多学生面对生活的千头万绪,会出现选择困难,同时面对信息渠道多元化,会迷失自己。
中国青报曾经做过一样调查,75%的受访大学生曾因宿舍矛盾的苦恼,出现这种状况的一方面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沟通技巧,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去寻求解决的办法。在出现问题的同时,不少学生选择网络作为自己回避矛盾的一种方式,有不少学生因为沉迷于游戏使得自己的生活费超支,开始时不愿意和家里提出增加生活费,选择蚂蚁花呗、或京东白条作为自己的生活费压力缓解的途径,只是当他们面对下一季的还贷压力时,有些学生选择“校园贷”作为自己的资金来源,选择性忽视了后续更加严重的压力。
(1)大数据时代对大学生兴趣点的分析机制。在大数据的时代,人工只能对学生的搜索推送反应及时,会将学生解决的问题的方法推送给学生。尤其是花呗、白条等低门槛消费借贷方式的走红,使得大学生的消费欲望被无限的拉扯放大。在一次次的透支消费中,过度消费和还款问题如影随行,“借新还旧”和“一忍多贷”也越来越普遍,甚至有了“我拿花呗赌明天,还了一天又一天”等形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更有女大学生“裸条”借贷的新闻出现,高昂的利息导致年轻人无力偿还,也出现了前面提到的自杀等新闻,这种靠过度信贷支撑的消费只能陷入恶性循环的漩涡。
(2)大学目标的缺失。经过个案访谈,不少陷入“校园贷”危机的大学生多是目标缺失,导致自己的生活费管理出现问题,原本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缓解经济的压力,结果让自己越陷越深。
(3)成长经历。作为90后的大学生没有经历过政治、经济上的大起大落,完全享受着社会经济增长的成果,心态上更为放松。同时作为中国互联网第一代的原住民,他们从懂事其就将网络“玩弄于股掌“,轻松驾驭各类新科技、新经济,是引导海淘、手机打车,移动支付等新生活方式的主力军。
(4)管理缺失,虽然教育部和银保监会出台相关文件,对校园贷严加关注,但是小贷公司通过手机软件就能直接和客户对接,以此逃避监管。选择校园贷学生对金融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的缺失,使得小贷公司可以通过恐吓、威胁的手段。
互联网的时代,我们需要全面合作,协同各方资源,建立教育机制,协同合作,培养具有较强金融意识的大学毕业生:
(1)家校的融合共同构建良好的服务机制。现代大学生的家长的素质有所提升,对于大学生的未来的发展所需具备的素质有所了解,互联网的时代,家庭和学校的联系越来越方便,不再象以往一样不方便沟通,使得家校沟通具备了技术条件。根据现在的实施的状况来看,通过家校沟通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对于现代大学生的成长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2)学校部门间的融合。如果学校的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将相关的专业知识介绍给学生,那么学生会有更多的判断能力。在校园也可推进市场化的运作,引导大学生树立市场观念,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事情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生才能走向成熟。 (3)邀请相关专业教师在第一课堂关注学生财经知识的传播。除了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据调查,目前第一课堂基本没有相关金融知识的公选课的传播,相对第二课堂和网络的碎片化的知识,第一课堂的系统化的知识的学习,更加有利于学生正确面对校园贷的陷进。为了更好的做好校园贷的防骗工作,高等学校也要开设相关课程或者第一课堂的相关课程也要注意相关知识的传播。学生之所以选择校园贷是因为他们不能准确认识校园贷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后果,贪图一时的方便而误入歧途。
(4)新媒体的时代利用好新媒体用学生喜欢的形式传播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以往的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传输教育方式,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互动式教育方式。互联网金融的美好前景,让学生对校园贷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最近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堡垒,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制度的空子下,一些公司披着互助金融、互联网或数字货币的外衣下,大搞金融骗局,使得很多学生陷入风险。需要认识到新媒体斗音在大学生中迅速占领市场,一方面是同样的内容有不同演绎方式,观众自己也可以参与互动,这使得受众有很强的代入感,我们的针对大学生财商的教育也要借助新媒体的传输方式,用心沟通,用新吸引。
(5)相关监管部门加大管理、惩处力度。对于有资格推进校园贷的相关机构进行严格监管,一旦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严格处理直至吊销经营资格,使得相关单位不敢将手伸进校园。另一方面面对中国社会进入消费时代,可以对大学生给与信用卡副卡或信用卡的业务。任何市场,只要主流机构不进入,非正规机构立马占领市场,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我们需要给予一定的引导,但不能杜绝。
校园贷的出现进一步体现了中国社会已经向消费型社会转变,正如天猫的双“十一”,就是从当初大学校园的单身节演变成全世界狂欢的购物节,对于校园贷的出现,也是大学生除了学习,越来越与社会联系紧密,需要我们通过全方位的配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費观念,正确面对和使用校园贷这一事物,不为之所困,也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成为中国转型时期的合格人才做好准备。
作者简介:孙阳(1978.2-)男,汉族,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 张吉利.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商,2016(07).
[2] 杨阳.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校园贷款[J].广西教育,2016(04).
[3] 李洪兴.“校园贷”离不开风险教育[N].人民日报,2016-03-23(005).
[4] 柴葳.财经素养教育亟待“补课”[N].中国教育报,2016-09-26(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62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