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试题考查微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结合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实情,目前学界对“非连续性文本”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笔者从2019年杭州市高三一模试卷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试题考查角度出发,窥探试题现状,批判性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努力方向,以期未来的测评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更趋全面、科学性。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试题分析;能力考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当下的新媒体、信息化对现代公民提出了理解、运用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要求,语文教育界对此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跨媒介阅读与交 流”(学习任务群3)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7)均提及“非连续性文本”应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
“非连续性文本”这一概念最初来自于PISA,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结合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实情,目前学界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界定大致呈现两种类型:一是以图文综合方式呈现,常出现在语言基础知识运用板块;二是指在某一主题统摄下,多个文本材料的组合。无论是哪一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都以简明、客观、实用的特性,进入高中语文的阅读系统。而非连续性文本的有效测评能够提高学生阅读与表达交流水平,发挥语文教育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作用。
一、2019年杭州市高三一模“非连续性文本”试题分析
近年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高中语文试题中频繁浮现,引起了一线教师与研究者的重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在不断探讨中趋于命题科学化。2019年杭州市高三一模(以下简称“一模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延续了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命题模式,采用了“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基于这一点与学生对这一类题的低得分率,笔者聚焦于本试卷的这一试题进行详细分析。
(一)一模卷“非连续性文本”试题材料选择
1.材料来源。一模卷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试题材料选自学术论文、新闻、报告,这一来源具有客观性、严谨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如此,便一改早些年间非连续性文本材料主观臆断的流弊。一模卷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分别选自刘晟、魏锐等和赵中建、龙玫的两篇学术论文,及王如军刊登于《人民日报》的一则新闻,还有刘扬的一篇报告。
2.材料组合形式及话题讨论。一模卷中“非连续性文本”试题的材料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皆为纯文字的学术论文,材料二则是以图表形式呈现,但无论是文字材料还是图表材料,皆围绕“STEM教育”这一话题展开。中美彼此参照,提取共性,使得“STEM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态势得以全面、深入、直观地阐释。话题聚焦教育现状,可调动起学生的先验知识,贴近生活,减少陌生感,具有结合自身学习状态,思考问题的现实意义。
(二)一模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对学生能力考查
试题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呈现,着重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概括分析信息的能力。
1.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这类试题题干表述具有极高的相似度,一般是“相关内容的梳理”或“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因而重点关注选项信息,然后对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行精准定位,将选项与材料两相对照,筛选、提取关键点,进而做进一步的分析、理解。可见,筛选、提取关键信息是完成这类试题的基本能力。例如一模试题中第7题:下列对材料中“STEM”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定位材料一第一句话,B、C、D项则定位于材料二,通过对照选项与材料信息的异同,发现A项中课程设计的总体目标和材料中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同一内容;B项中选项中的学科知识与材料中的学科能力等同。结合先验知识,区别分析A选项的差异是从属关系,即教育的首要目标成为具体课程设计的总体目标,不构成错误关系,而B选项中的知识与能力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无法等同。
2.概括、分析能力。一模卷中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信息能力的有两道题,第8题的选择题和第9题的简答题。相对而言,简答题难度略大,例如第9题的题干要求是概括出成功实施STEM教育的条件。首先学生要抓住题干中“成功”“条件”这两大关键词来突破,进而在筛选、提取、整合、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此题要求学生具备大局意识与识别重点的能力。另外,语言表达时力求简洁、清晰。
二、语文教育关注“非连续性文本”的必要性
“课程标准增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目标要求,是必要而及时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纳入语文教育是得到了顶层设计的充分认可的。
(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时代要求
“当下是读图时代、媒体时代,信息大量以碎片化形式呈现。”信息时代的文本具有海量、混杂、零散的特点,这就要求读者对信息的出处、内容、真伪,做出筛选、整合、理解、 评析,辨真伪、识对错,进而完成知识的有效获取,实现资料的共享,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教育须关注时代发展,理解时代,反映社会。
(二)语文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加强实践性,注重时代性;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意识,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及身边的各种资源和机会;还提出语文课程应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在跨文化、跨媒介的语文实践中开阔视野而非连续性文本恰是满足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能力。
(三)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更加注重学生阅读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赏析叙述性、抒情性、议论性的文章,以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与思想感悟。这方面的重要性固不可否,但不得不承认,这一偏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存在短板。非连续性文本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一模卷“非连续性文本”试题中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一)存在的問题
1.评价、反思信息的能力考查缺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习任务群3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明确的表达,概括而言,可分为三层:一是获取、呈现与表达信息的能力;二是观察、思考语言现象的能力;三是辨析、评判信息内容的能力。反观一模试题,三道题目的能力考查均集中在信息的筛选、概括、理解上,且考查层次的区分度不够明晰,缺失对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考查。
2.题型、选项设置单一化。试题类型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呈现,对于学生积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动不足。另外,选择题选项皆以纯文字形式表述,窄化了现实生活中信息的呈现范围。
(二)努力的方向
细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考查等级,尤其要适当增加对反思、评价信息这一能力的考查。题型方面,除选择题和简答题外,可适当增加一些带有情景设计的主观题;选项设置方面,除纯文字表述选项外,还可设计图文转化的选项。
综上所述,本文以2019年杭州市高三一模试卷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分析对象,在关注其形式的同时探究其对学生内在能力的考查。语文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特点,与生活接轨,这就要求研究者与一线教师们对今后的阅读测评作进一步的探讨与努力。
参考文献
[1]韩雪屛.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2]徐娟敏.深化高考非连续性文本考查探究[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22).
作者简介:李芬芬,女,1990年生,浙江杭州人,硕士研 究生,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与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39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