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玉雕工艺创作的艺术灵感激发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玉雕艺术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承艺术,好的玉雕作品能够反映出传统文化,体现作者巧妙的思想意蕴。因此,一件成功的玉雕作品必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必然是玉材本身的自然规律的无限延伸。玉雕工艺就是把一块璞玉变成艺术作品的工艺过程,这离不开作者对玉石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想象能力,同时更少不了作者厚重的艺术功底与传承的文化底蕴。现以玉雕工艺创作为基调,对玉雕工艺创作的艺术灵感激发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 玉雕;工艺创作;艺术灵感;激发路径
  玉雕工艺传承久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卓越的智慧创造而出,这既是精神与艺术上的追求,同样是文化上的反映和传承。玉雕工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本身的创作过程是十分复杂的,需要创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来发现玉石本质内在包含的内容。用玉雕行业的话来说,就是通过观察玉石本身,要让玉石“开口说话”。进而,还要辅以创作者自身丰厚的文化积淀与思维创作灵感,让玉石的内在艺术得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延伸,这就是上等玉雕工艺创作的必经之路。随着现代社会人群审美眼光和玉雕鉴赏水平的不断增强,玉雕工艺的创作艺术必然也要不断的提高,因此,如何以独到的艺术创作灵感来提升玉雕工艺的艺术价值,必然成为当下玉雕工艺继续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方向。
  一、玉雕工艺的内涵意蕴简析
  考古界认为,河姆渡文化时期,我国就已出现了玉璜、玉珠等玉器,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玉文化。辽宁鞍山海城东南45千米处小孤山出土的三件用岫岩老玉沟的玉料所打制成的砍斫器,距今已有12000年以上,这说明中国的玉器最早和石器一样是从打制、磨制到琢磨逐渐形成的,这个玉器的出现只能说明在10000多年前中国大地上已经出现了玉石共用的年代,就是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玉的特性、美丽的颜色和坚韧的品质,被先人们从以石为主的材质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材质,做出特定的器具。
  玉雕是中国独有的技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朝代,玉雕有著不同的造型与特色。
  中国当代玉雕工艺,从大的流派来说,可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以北京为代表,涵盖辽宁、天津、河北、河南部分地区、新疆等省市,南派则包括长江沿岸及以南地区,并分为几个支派,包括以上海为代表的“上海工”,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州工”,以扬州为代表的“扬州工”,此外还有“广东工”和“福建工”。上海玉雕以白玉为主,也有少量的翡翠制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玉雕艺术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北派”“海派”“扬派”“南派”四大玉雕艺术流派。
  二、玉雕工艺创作的艺术灵感激发路径
  玉雕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玉雕工艺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一直都在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而前进。笔者认为一件好的玉雕作品创作的核心要素就是对玉材原石细致入微的观察,让玉石“开口说话”,同时更要在创作时以丰富的文化为载体,以作者思想情感为引,发挥强大的艺术思维能力。因此,玉雕工艺创作的艺术灵感激发必然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从中寻找能够赋予玉石艺术生命的线索。
  (一)以玉探路
  玉雕创作的本身,就是对玉材原石的精雕细琢,让其焕发艺术的生命。“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玉琢磨与瓦砾不别”这句话正是这一道理。因此,玉雕工艺创作的艺术灵感来源之一就是“以玉探路”,通过对玉石本身的细致观察,从中寻找玉雕工艺的创作灵感。
  首先,要细致观察玉石的色泽。玉雕工艺作品对于玉石的材质要求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但是玉石作为一种天然矿石,其形成条件十分严格,甚至达到了苛刻的地步,因而玉石的数量非常少且价值不菲。在玉雕创作当中,人们往往需要条件较好的玉石原石来满足创作需要。例如,质地是否达标、玉晕或色泽分布是否满足作品需要。同样,在玉雕的创作中十分注重玉石的颜色运用,不同的颜色则代表了不同的内涵与意义,如白玉象征人的美好道德情操等。所以,首先要从玉石的颜色当中来寻找创作灵感。
  其次,要细致观察玉石的质地表现。玉雕工艺的艺术美感主要是从玉石本身的材质之美来体现的,成功的玉雕作品,无不是做到了对玉石本身材质的充分展露与延伸。但是玉石这种天然生成的矿石,其本身质地往往都各自不相同,每块玉石都有着自身的特色之处。因此,玉雕工艺的创作灵感,就应该从玉石的材质、颜色、纹路入手,通过细致观察和发掘,让玉石的内隐魅力充分释放出来。
  再次,应该从玉石料运用当中汲取创作灵感。如玉石料应当有一定的运用层次区别,稀缺珍贵的,创作者应该以灵巧的手法尽用其材,玉石料形质独特的,创作者应当着重体现出其本身的特色之处,玉石层次不同的,应当着重精美部分进行运用。只有秉承这一规律,玉雕创作者才能从各种玉石当中有效的寻求到创作的灵感来源。
  (二)艺术思维渗入
  艺术思维是玉雕创作的灵魂,有了艺术思维的渗入,玉雕作品才会拥有真正的生命。因此,玉雕工艺创作的灵感来源亦应该从艺术思维入手。总体来说,玉雕工艺的创作艺术思维应该是一个系统、多元、层次分明和贯穿整个创作过程的思维活动。而创作灵感同样从这一过程的思维渗入当中来寻求。
  首先,应该从直觉思维当中寻求玉雕工艺创作艺术灵感。这种直觉思维也可以称作艺术直觉,艺术直觉是以具体玉石的直观外在形象为起点,在观察当中的某一个瞬间触动作者的思维神经。当你不经意间看到一个玉石原料,瞬间就如触电一般震动到了你的神经,紧接着一幅生命的画面已经从你的思维当中直射这块玉石原料,这就是艺术直觉。因此,在玉雕工艺创作中,创作灵感的来源之一就是这种直觉思维,它在玉雕创作思维活动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其次,玉雕工艺的创作艺术灵感还应该来源于丰富的想象思维。艺术创作从来都离不开想象思维。这种基于想象思维下的联想和创造,才会有了玉雕工艺创作艺术的生命和永不褪色的意蕴或韵味。玉雕创作中,不仅要结合玉石原料本身的直观形象,而且要在内容塑造上进行取意巧做。一件优秀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想象思维的渗入所带给创作者的无限灵感。
  再次,玉雕师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理性思维的活动,也就是冷却思维。玉雕创作和其他雕刻艺术品创作一样,需要理智的选择、冷静的分析、准确的判断、反复的思维,还应该留有回旋的余地。玉雕的创作思维活动是多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它涉及方方面面知识,贯穿创作的全过程。玉之生命,在于雕工。玉本身有它的生命,设计创作为其穿上最合适的衣装。
   《考工记》有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玉雕工艺创作的灵感激发则正是来源于天地人文、玉石本质之美以及人工的巧运。注重这些元素,才能从中有效地寻找到玉雕创作的灵感,使玉雕工艺的艺术品质以及价值得到无限升华。
  参考文献:
  [1]林劭川,玉雕《江南才子》创作谈[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1.
  [2]段艳巡.浅谈玉雕艺术创作[J].天工,2018.
  [3]候晓锋.浅谈玉雕艺术创作[J].神州,2017.
  [作者简介]
  刘云杰,男,汉族,1981年1月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河南镇平。1997—1999年,在镇平第三职业高中玉雕专业学习,期间系统学习素描、白描、泥塑。毕业后师从石佛寺玉器厂党委秘书王三照大师,从事花鸟杂件的雕刻创作。2004—2008年到广西桂林市从事鸡血玉的创作,期间借鉴东阳木雕的雕刻技法,融合南阳独山玉的俏色雕刻技法,创作的《大自然的和声》荣获中国“百花奖”银奖。2008年到新密市华龙玉器厂,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密玉俏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密玉悄色第一人王冠军大师学习俏色雕刻。作品《美好家园》《天下粮仓》分别获得2018年沈丘“中原玉博杯”金奖和铜奖。
  (编辑:刘莉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7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