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钝性分离法在血液病患者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探究钝性分离法在血液病患者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行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纵向法扩皮,给予实验组钝性分离法扩皮。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出血情况及渗液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置管后1d、3d、5d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扩皮成功率及送鞘一次性成功率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纵向法扩皮相比,给予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血液病患者钝性分离法扩皮、送鞘效果与之相近,但其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疼痛缓解,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钝性分离法;血液病;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
  【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6-242-01
  本文通过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行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血液病患者分组行常规纵向法扩皮及钝性分离法扩皮的研究,探讨钝性分离法在行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血液病患者中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行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PICC置管,且已排除精神疾病、心肝肾严重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53例。其中,实验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23-80岁,平均年龄(46.23±9.78)岁;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46.31±9.8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上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呈平卧位,抬高床头,外展并测量穿刺侧上肢,消毒穿刺点,准备好PICC导管及导针器,于超声引导下送针及导丝,给予对照组常规纵向法扩皮,即:沿导丝上方平行导丝纵切皮肤,深度3mm左右,左右扭送推动导丝至插管鞘、扩张器,将导丝及扩皮器退出,送导管入血管,以无菌纱布止血穿刺点即可[1]。给予实验组钝性分离法扩皮,即: 先分离插管鞘内扩皮器、外鞘,保留10-15cm体外导丝,在导丝上套好扩皮器,以右手左右扭转钝性扩张穿刺皮肤及皮下组织,至回血后退出导丝,将内鞘血液以生理盐水冲洗后,将外鞘套好,再左右扭转推进血管以扩皮,将导丝、内鞘退出。送导管至血管,以无菌纱布止血穿刺点即可[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置管后24h穿刺点出血、渗液情况、疼痛情况及扩皮、送鞘一次性成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比实验组患者中50例少量出血(94.34%),3例中量出血(5.66%),0例大量出血(0.0%),2例滲液(3.77%);对照组患者中42例少量出血(79.25%),9例中量出血(16.98%),2例大量出血(3.77%),8例渗液(15.09%)。实验组患者出血情况及渗液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置管前,实验组、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0.62±0.12)、(0.63±0.11);置管后1d,实验组、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3.19±0.46)、(3.79±0.51);置管后3d,实验组、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1.40±0.20)、(2.06±0.25);置管后5d,实验组、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0.73±0.13)、(1.26±0.19)。两组患者置管前VAS评分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置管后1d、3d、5d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扩皮、送鞘一次性成功情况对比实验组患者中50例扩皮成功,扩皮成功率为94.34%,52例送鞘一次性成功,成功率为98.11%;对照组患者中52例扩皮成功,扩皮成功率为98.11%,100例送鞘一次性成功,成功率为100.0%。两组患者扩皮成功率及送鞘一次性成功率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作为血液病患者常用PICC置管技术,改良赛丁格技术是患者化疗的理想静脉通道,已为临床所广泛使用[3]。但行改良赛丁格技术须行扩皮,常规纵向法易损伤患者组织或毛细血管而导致患者出血或渗液,进而影响患者预后。钝性分离法可对置管过程中神经、血管损害降到最低,具有创口小、恢复快等优势[4]。本文研究中,行钝性分离法扩皮的实验组患者置管后24h穿刺点出血量、渗液率低于行常规纵向法扩皮的对照组,而疼痛情况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与纵向法扩皮相比,钝性分离法扩皮更利于患者预后。但需要注意的是,钝性分离法对于操作者技术要求极高,操作者应在数量掌握操作方法后方可行钝性分离法,以免因操作不熟而对患者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与纵向法扩皮相比,给予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血液病患者钝性分离法扩皮、送鞘效果与之相近,但其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疼痛缓解,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程丽娜.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在老年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0):28-29.
  [2]张香娟.改良赛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8):126-127.
  [3]李娟,王惠,于友欢.钝性分离法在血液病患者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26(06):252-255.
  [4]韩荟,聂良华,唐月红.钝性分离法在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6):102-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6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