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养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日常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越来越多,其发病多在中老年人群中和长时间固定姿势上班的年轻人中,一旦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病程时间会较长的同时也会反复发作,并且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对此疾病的治疗,除了手术以及药物治疗以外,日常的养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养护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1、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疾病中的一种,其疾病的形成是因为腰椎间盘的各个部分,比如纤维环、髓核、以及软骨板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之后因外力原因,使椎间盘的纤维环出现破裂,导致髓核从破裂处脱出于椎管内,进而使周围脊神经根受到压迫或者刺激,使人体腰部产生疼痛感。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为双下肢或者一侧下肢出现疼痛或者麻木等症状。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5~骶1以及腰4~5的发病率最高,达到95%左右。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因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病程时间以及个人差异的不同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四点:(1)腰背痛。腰背痛是很多患者最开始会出现的反应,患者出现腰背疼痛的几率在91%左右。而疼痛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后纵韧带以及纤维外层受髓核的刺激,然后通过窦椎神经使腰背产生疼痛。另外,大家可以先自我进行诊断,特别是弯腰的时候加剧疼痛,有时也会引起臀部腿部疼痛;(2)下肢放射性神经痛。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神经根受到压迫,表现为坐骨神经痛,疼痛主要沿臀部、大腿及小腿后侧至足根或足背,呈现为放射性刺痛,严重时患者会感觉到电击样的疼痛;(3)下肢麻木并感觉异常。患者一般会在疼痛后出现下肢麻木或者麻木与疼痛同时出现,同时下肢还会出现发凉的情况,主要在脚趾末端表现明显;(4)腰椎活动受限。患者不能进行大幅度的腰部活动,不管是弯腰、后伸或者是侧弯都会使腰部受到影响。
另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腹部用力时也会使疼痛加剧,卧床休息时疼痛感会减轻,站起来的时候症状表现不是明显,坐下的时候症状会比较明显。而患有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其主要症状有拇指背屈肌力出现下降以及下肢出现肌萎缩现象,若患者出现中央型巨大椎间盘突出时,就容易会发生大小便失禁以及异常等现象[2]。还有一些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出现下肢发凉症状。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养护
如果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这必然就是一场持久战,三分靠治疗,七分靠养护,手术治疗也无法对其根治。因此,必须要特别注重日常的养护,尽量避免复发[3]。
(1)注重保健。患者在不发病期间也需要注意养护和休息,注意日常饮食和对腰部的保护,常戴腰围;(2)注意卧床休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需要的就是静养卧床休息,尤其是在患病初期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睡在硬床板上,不要睡在软床上,因为硬床板能减轻对腰椎的压力,腰疼就会减轻,反之,压力越大,则越疼痛,卧床休息不够很有可能加重病情;(3)避免突然弯腰及久坐不动。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必须弯腰的动作,可以用蹲下来代替,工作需要坐着来办公时,也要时而站起来动一下或者变换一下姿势;(4)控制自己的体重。因为体重过大会加重腰椎的压力,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患者比较控制自己的体重不能过重,健康合理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和纤维食物,避免便秘,便秘也会引起腹部用力导致腰椎压力过大;(5)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患者可以仰卧在床上做拱桥式功能训练,具体做法是仰卧在床上,两腿稍微分开支起,脚掌撑着床,两个胳膊肘放在身体两侧,将身体撑起利用腰部的力量,每天都可以做来锻炼腰背肌的力量[4];(6)避免负重。患者应注意不要拿重物,对于腰椎也是有很大的压力,提重物时应该手靠近腿部;(7)腰部保暖。因为腰部的肌肉损伤,腰部的血液循环较差,容易着凉,而腰部受凉会导致腰肌纤维炎、痉挛常引起腰椎关节的僵硬,椎间盘突出复发,神经根水肿,所以一定要注意腰部保暖,天气转换多添衣,佩戴腰围。
总的来说,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率很高,年龄分布比较广的同时也越来越年轻化,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保护我们的腰部避免受损,如果出现类似症状也务必重视起来,不要觉得忍一忍就可以自行康复,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及时检查以及做好日常的养护工作,谨遵医囑,避免复发,后续恢复好的话是可以正常生活的。
参考文献:
[1]毛红玲. 介入法治疗2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J]. 医学信息,2013(28):337-337.
[2]王国顺. 腰椎的养护[J]. 双足与保健,2013(5):46-47.
[3]张云龙.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养护[J]. 家庭医学月刊,2017(10):20-21.
[4]梁天娇,郭卉,吴冰,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及预防[J]. 中外健康文摘,2013(9):299-2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77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