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当今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已经成为时代共识。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亟须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微课应运而生,因此研究微课设计与应用的基本原则是推进教育教学与时代同步化进程的重要环节,也是践行新课程理念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微课;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模式
   21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在全球范围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中国网民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位,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逐渐普及。微信、抖音、网易公开课等社交和学习软件都成为日常应用的一种沟通学习习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学习、沟通和交流。然而,在当前教育背景下,面对升学压力,大多数高中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非常传统,“重分数轻培养”,一切教学设计、课堂活动、作业布置等环节都围绕着“提高分数”来进行。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高中历史是人文社科類专业的基础学科。作为人人应知、人人必学的学科,原本鲜活、生动、丰富的世界历史变成了必须死记硬背的条条框框和生冷文字。教学模式仍然以班级授课的灌输为主,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形式,信息化教学也基本局限于上课时 PPT 课件的使用。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努力探索和研究历史教学微课的开发与应用,从而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改革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微课的相关概述
   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产物,我们要研究并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活动,首先要辨别和界定与之相关且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微课、历史教学微课。界定核心概念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合理的解决策略。
   (一)微课概念
   关于微课,国内学者已有诸多阐述,本文所说的“微课”,既指学习资源也指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资源,是指时间短,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以传授某一知识点或技能为目标的单一或系统的网络课程;作为学习方式,指的是学习者为了实现自我进步和成长,随时随地基于开放共享的互联网资源而进行的碎片化或系统化的学习。
   (二)微课设计要求
   面对国家全面改革振兴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改革也随之推陈出新,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和教学方式日益受到欢迎。当微课成为一种学习“必需品”的时候,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设计微课?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形式上短小精悍
   微课的首要原则是“微”,即时间短、格式小巧。微课的时长一般不超过 10 分钟,美国可汗学院和中国历届微课大赛的优秀作品基本都是如此。这种时间上的限制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基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黎加厚教授曾提出“注意力 10 分钟法则”,指出人的注意力在 10 分钟之内最为集中,学习效率也最高。超过10分钟后注意力随之分散。其次,格式小巧是微课的另一个特征。微课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的需要,就是需要方便上传、下载和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方便快捷的作用。
   2.表达上引人入胜
   微课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其适应了“自媒体时代”,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表达方式。相对于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师生关系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可能更取决于教师表达的方式与态度。一节好的微课,教师的表达必须更加个性化,必须能够有效吸引学习者注意力,并使其保持一段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热情。
   3.结构上逻辑完整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是微课的特征。有导入、讲解、总结、延伸等完整环节。只有逻辑完整的微课,才能让不同知识背景和学习需求的学习者随时随地地进行自主学习。
   4.应用上开放共享
   如今,以大规模网络公开课为代表的开放性教育资源构建正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兴起。无论是美国的可汗学院、TED 还是国内的微课网、网易公开课,如果没有数以千万计的用户相互分享、讨论和改进,则很难形成今天的规模。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正是为适应互联网时代而生。微课要想创造价值最大化,必须最大限度地开放、共享。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微课教学尚未推广
   高中历史学科微课教学尚未得到推广。教师观念的革新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首要前提,虽然大部分教师都听说过“微课”,但对微课的概念和核心特征却不甚了解,且对主要的设计开发软件不熟悉,感觉设计制作的技术太难;从网络上借用又缺乏优质的微课资源,再加上课时紧张和考试压力,高中大部分的历史课堂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二)微课制作技术薄弱
   技术难题是教师对微课心向往之而又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从微课的实际效果看,传统的摄像机或智能手机录制的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但不如使用屏幕录制软件效果好。而当前的主流屏幕录制软件主要是美国 TechSmith 公司出品的,这些屏幕录制软件虽然也有汉化版,但因是外国公司设计,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中国本土化的微课设计工具还未得到普遍认可,我们的教育信息技术创新还需努力。
   (三)微课应用渠道单一
   一方面由于教师设计和制作微课时存在诸多障碍,所以导致优质的微课资源非常匮乏;另一方面由于许多优秀教师录制的微课仅限于自己使用或者本校教师使用,缺乏有效的推广和共享机制,导致微课的应用渠道非常单一。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或者市场化的微课制作和共享平台与优秀的一线教师通力合作。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课设计与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困境其实也是我国微课发展现状的共性反映。本文试图在研究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高中历史教学微课设计与应用,为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三、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的设计应用方式
   顾名思义,历史教学微课是微课应用于历史教学的专业化成果,其本质属性是教育技术发展与历史学科的深度结合。因此,历史教学微课既要符合微课的特点,又要充分结合历史学科以及学校教学的现实情况。本文所讲的历史教学微课是微课在历史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它以服务历史学科的教学为目的,以历史知识微视频为载体,时长小于 10 分钟,围绕某一历史知识点、重难点、易混易错点而设计应用的微型课程。历史教学微课与一般微课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时长更短以便适应高中的教学节奏,视频风格要符合高中生的性格特点,同时要注意学科规范,主题选择更强调与课堂教学互补等方面。
   相对于一般微课来说,高中历史教学微课因同时要考虑到历史的学科特征和高中教学的现实需要而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保证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的的实施效果,其设计开发思路在一般微课的基础上必须要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与需求,因此要求更加專业化和明确化。其设计流程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结合历史学科教学特点精选微课主题
   我们主要选择历史知识体系中的关键点、重难点、易混易错点以及课堂教学中的盲点,这些更容易契合学习者的需求。以高中历史学科“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系列微课的设计为例,主题的选择过程如下:第一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二步: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三步:西周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第四步:分封制。像“分封制”这样的“点”就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微课主题。历史微课强调对一个问题的深入解读,而非简单的介绍;强调探知获得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设计微课时还需要调动非常多的相关资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对目标知识进行全方面的解读和探讨,这样可以有效补充课堂的缺陷,帮助学习者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二)创设历史情境设计教学活动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原本应该是生动活泼的,然而,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教材编写、高考导向等种种原因,壮阔的历史被割裂和教条化。因此,在设计制作教学微课时,教师要搜集生动有趣的、紧扣主题的历史文献或实物史料进行整合,创设厚重的历史情境。资料搜集完成后,要合理进行设计,从而完成对主题的透彻解读,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三)选择制作工具录制历史视频
   微视频是自媒体时代传播力最受欢迎的一种传播方式,也是微课制作的核心。前两步准备好后,如何录制就成了重中之重,录制视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摄像机录制式、智能手机录制式、屏幕录制式等。这几种方式中,摄像机成本较高且操作不便,智能手机录制时容易出现抖动或模糊不清的情况,而使用屏幕录制软件与 PPT 或手写板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以上问题,因此最为流行。近年来,中国微课网推出的优芽互动电影和未名微课派等微课工具,利用动画等技术使微课生动有趣,而且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日益受到微课制作者的欢迎。
   (四)根据教学需要聚合资源
   微视频是微课的主体,但不是全部,一节完整的微课还应该包括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辅助资源,如微学案、微练习、微课件、微说明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学习系统,让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得以巩固。因此完成微视频的录制后,需要把这些文本、课件等资源进行整理、聚合。
   (五)关注效果反馈并及时修正
   微课资源包聚合完成并上传后,并不意味着微课设计就终结了,相反,是一个新的起点。微课的服务对象是学习者,检验微课成败的根本标准是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历史教学微课比一般微课更强调实用,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师生的教学活动。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完成微课制作后,还必须借助平台工具和技术的力量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他们遇到了哪些问题,学习完成后还有哪些疑难,对微课资源包进行不断的增删和修正。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讨论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的应用问题。在教育教学中,理论和技术永远只是手段,合理应用取得成效才是终极目的,微课亦是如此。关于微课的应用途径,研究者的争论颇多,有的主张在课中、有的主张在课外。如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秋月直言:把“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并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华东师范大学的钟启泉教授认为微课等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对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提出了反面质疑。综合学者的研究和国内外对微课的应用实践,笔者认为微课应用其实没有必然的界限,只要是有利于教学效果提升、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方式都可以应用。如在教育教学中翻转课堂、课内知识整合、个性化辅导等方面都可以进行微课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美]露西·乔·帕拉迪诺(Lucy Jo Palladino).注意力曲线:打败分心与焦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1.
   [2]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
   [3]钟启泉.田园将芜胡不归:“微课”的诱惑与“课堂研究的主旋律”[J].教育发展研究,2015(2).
   [4]赵国忠,傅一岑.微课:课堂新革命[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张佰芝,学士学位,高中历史教师。
  编辑 李烨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5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