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构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标准的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师徒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升级版。文章从课程定位与目标设定重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重构、教学绩效评价标准重构三个层面阐述了“现代学徒制”课程标准的未来建设模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课程标准;室内设计;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2-0122-01
  一、“现代学徒制”的高等、职业属性
  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形式,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培养模式,其具备高等学历培养和职业技能培养两个属性,兼具高等属性与职业属性,所培养的人才具備系统性知识体系,同时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现代学徒制”是二者结合的一种实践形式。
  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引入“现代学徒制”的动因
  1.与国家强化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导向相统一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是一个复合型学科,该专业学生既要具备工科素质,又要具备一定的美学功底。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可以强化该专业实践环节,在实际工程项目中,专业水平锤炼得更加扎实。信息互联技术使高职实践教学环节更加丰富、生动,支持交互式操作,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更快速,其适应新时期国家对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1]。
  2.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提升专业竞争力
  虽然我国房地产行业处于调控期,但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前景依然被看好,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是人类奋斗的目标。所以我们应把握市场机遇,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引入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环节,发挥高职院校在实践环节竞争优势,与高等院校形成梯次配置,赢得自身竞争空间。
  三、现代学徒制课程标准重构方案
  1.课程定位与目标设定重构
  课程定位的专业核心能力是课程服务,在建筑室内专业人才培养中,课程定位应明确理论知识内容与操作技能基础,为后续课程学习提供保障。
  课程目标是对知识、技能、素质水平所要达到程度的描述,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与企业标准为依据。学校作为实施主体,定期组织专家学者、企业专家在人才培养框架下,针对不同职业和岗位特点,制定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建设围绕“要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展开内容,可以制定一个或多个并列、递进逻辑的目标。
  2.课程教学组织形式重构
  以教学任务结果作为载体,课程教学环节落实“怎么做”为教学活动目标,理论指导实践并实现二者的融合,高职院校、企业作为双教学主题,以最小单位作为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组织包含内容、地点、教学模式三要素,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以表格形式展现[2]。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突出实干特性。企业师傅熟悉实践环节,培育高职学生职业规范行为,使其在实干过程中掌握常识与实务。课程教学环节应明确任务单元,对理论内容与实操内容进行区分,与不同的学习阶段相匹配,强化岗位技能掌握水平,采用独立或分组形式开展学习,形成“一师一徒”“一师多徒”的灵活分配模式。
  3.教学绩效评价标准重构
  课程理论教学评价由过程性与终结性两部分评价组成,对课程活动和教学效果同样进行评判,既作为教学过程执行情况判据,同时也作为高职院校和企业技师评估学生学业情况的参考数据,由二者共同制定每个环节评价细则。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涉及操作规范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同时侧重技能传授。实施效果评价阶段,结合不同课程特点,适用差异化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教学理论知识评价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另一方面,作为检验评价必要补充。
  参考文献:
  [1]杨敏,赵鹏飞,李小红,等.现代学徒制专业标准制定“源”与“度”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1):5-9.
  [2]吴懿.浅谈高职建筑室内设计相关专业现代学徒制探索路径[J].美术教育研究,2017(3):149.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2018年度课题“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徒制教育教学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GZYYB2018046)。
  作者简介:刘志文(1989—),男,山东莱阳人,本科,研究方向:室内设计、绘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3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