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言变迁对现代文学学习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从古到今,语言是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思想表达的重要工具,语言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每一次社会发展都推进了语言的发展。想要了解历史,那么对语言变迁是如何影响现代文学,进而如何影响学习现代文学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语言变迁;文言文;白话文;现代文学
  一、语言变迁的历史背景
  要想探究变迁后的语言是如何影响现代文学,进而对学习现代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则要首先了解现代文学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学是人类情感的生动表达,每部文学作品都被深深烙上了时代的痕迹,是当时社会百态的缩影。学习现代文学是一次文字之旅,通过字里行间作者感情的抒发,使读者产生巨大的共鸣,有很强的带入感。许多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边城》以及抗战初期描写抗战生活的《纺车复活的时候》等等,通过近似口语化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有助于人们了解旧中国的社会百态,有助于更好地学习中国现代历史。对此要感谢白话文在社会上的流行。说起白话文,则要讲到“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以前,文学作品以文言文的形式进行呈现,直到19世纪末期,文言文一直都是作为传统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在于文言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传达的文字含义可流传数千年。而口语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往往发生改变。为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文言文延续了数千年。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情况发生变化。彼时正值中西方文化对接时期,而文言文难以表述,白话文开始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白话文可以准确翻译西方原著,使其迅速流行起来。两种语言同时并存,各司其职,本可以和平相处,但随着白话文应用越来越广泛,文坛出现了一种声音:西方文学发展之所以强大,源于其语言的简单易学,而文言文过于晦涩难懂、不易理解,使文学作品在百姓中无法广泛传播,只在文人学士中间小范围交流,缺乏群众基础,有一定的局限性,久而久之造成文学发展速度落后于西方。
  此种论调与当时文坛主流观点相悖,出现了“文白之争”。一场由语言开始的文化革命逐渐拉开了序幕。
  二、语言变迁的原因
  从文言文到白话文是一场语言的革命,也是语言发展、变迁的过程。每种语言的变迁,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几点: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宗教因素、战争因素。依据魏茵莱希、拉波夫等提出的“有序异质”理论,语言非同质系统,而是异质组成。一般来说,无顺序的是由变异部分组成的,例如在同一人群中对变异部分产生了认可,则意味着变异部分发生了传播。而白话文的兴起也遵循了这一过程。起先是由于文化因素,当时西方文化涌入,用文言文的形式去翻译西方原著成为难题,使用文言文翻译的内容与原文含义相去甚远,往往很难达到效果。同时文言文晦涩难懂、拗口难学,古人做文章讲究“工整、对仗”,用词要体现意境之美。行文中多以“然则、之、也”等虚词修饰,通篇文章看下来意义模糊不清。因此白话文的倡导者要求做文章的目的是要大家都能明白文章的含义,用词力求做到准确,不要产生歧义,使文章不再只在小众范围内传播,要使中国广大百姓都成为读者,得到其他新潮学者的认同。由此展开了一场文学革命,一场语言的革命。当时从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开始到《文学革命论》,白话文替代文言文的呼声越来越响,由此开始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直到白话文取得胜利。从此现代文学作品中不再出现“之乎者也”,而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方式进行呈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迅速发展,文学之花得以生根发芽,从而积累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按照科学的维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学用文言文代表,其实并不全面,艺术表现手段过于单一,与此同时,当时处在西方艺术类型冲击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语言的变迁也是当时社会变革的开始和重要表现。
  三、语言变迁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胡适倡导做文章要使用语体文,用词可以口语化,不用过多的虚词修饰,要准确表达文章含义,务必去除套话和陈词。后世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学者通常认为是从《文学改良刍议》开始新文化运动。因为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在旧中国产生了一股使用白话文的风气。同时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与教育》演讲中也倡导要改变过去的教育方式,提倡使用语体文。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不久社会上也响起了中小学国文教育必须改革的呼声。作为回应,旧中国第一部白话文教科书《中等学校用白话文范》的发行,正式宣告在1922年文言文不再作为教科书体裁进行使用。截止到1921年共有291册白话文教科书通过审定,逐步奠定了使用白话文教科书作为官方教科书的地位。文言文慢慢躲进历史的角落。
  白话文由于受当时政府的大力推广,教育制度随之改革,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表达、交流的工具。以白话文为写作载体的现代文学作品逐渐繁荣。其表现在文学作品的发行量、创作量都达到了空前程度,被压抑的创造力和创作热情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四、语言变迁对现代文学学习的影响
  如何定义现代文学作品呢?应该理解为是现代科学的思维用现代的语言呈现出来,并对传统文学表现形式进行了豐富,出现了诸如散文诗、话剧、新体诗歌等新的文学体裁。同时在文学作品创作时,由于注重细节的描写和情感抒发手段的创新使用,使作品更加饱满,人物更加鲜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是对古典文学的创新,符合当时的世界文学潮流。以上文学作品类型均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逐步形成的新的文学表现形式。这些新兴的文学作品是无法通过文言体裁呈现的。譬如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现,此前对于受众为儿童的文学作品并没有独立呈现,而随着日常生活交流用的口语可以载入文章,彻底改变了语言和文字不一致的问题。儿童读物不再是枯燥和千篇一律的文章。同时随着“五四”运动之后白话文的普及,现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地方性”和细节描述细腻的特色。细节的刻画,特别是肢体动作的生动描写,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在读者面前突然活了起来,与此同时在写作当中大胆运用地方性语言则更加突出了人物需要表现的情感和人物性格,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中心思想表述,升华了文学的要义。这对后世学习现代文学的任务文学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由于白话文用词的准确、明晰,避免了理解文章解析的歧义,对学习大有益处。   但是对于诗歌要使用哪种表现体裁则出现很大的争议,这也是文言文和白话文之争讨论最激烈的地方。倡导用文言文进行创作的学者主张诗歌讲究韵律、有格律,章太炎在上海演讲曾说:“凡诗必有韵,白话文所作之诗毫无美感,不能算为诗歌,只能称其为散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新体诗歌是有独特性的,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如此情绪、情感、意境用文言文是无法表现的。但是同样,文言文创作的旧体诗也有白话诗歌无法比拟的地方。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描绘的场景又是何等壮阔。同样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新体诗与旧体诗是各有所长,无法比较的。对此胡适说过:“不必排斥固有之诗词曲诸体。要各随所好,各相体而择题,可矣。” 学习现代文学时,我们应心怀感激,既要感谢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由于语言变迁带来的一场文学革命,因为它使得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得以发展,对于中国传统古典文学我们也要继承,因为它传承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语言变迁对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产生的影响,本质在于由于文学作品的体裁由白话文替代了文言文,使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如鲁迅、巴金、胡适等著名作家及其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学习这些文学作品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旧中国国民的生存状态,更全面地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审美的转型,对后世文学形式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薛景丽.现代文学语言建设中的变革、意义研究——评《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J].中国高校科技,2018,(11).
  [2]李颖超.汉语言的变迁及其改变的成因探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以新媒体网络热词的形成为例[J].汉字文化,2018,(20).
  [3]陈杰.浅析语言的变迁和现代文学转型的关系[J].汉字文化,2018,(9).
  [4]贾庆森. 网络热词:语言变迁中甄别多元价值[N]. 东莞日报,2016-06-12.
  [5]张西平.编后记:海外汉学与近代中国语言变迁[J].国际汉学,201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92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