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组合作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授课内容以及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学生按照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合作探究的一种学习模式。将小组合作有效地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够引导学生就具体的内容展开议论探讨,更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将小组合作巧妙地运用到初中数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中,从而让小组合作成为初中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自学
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会就具体的学习内容展开探讨,学生会互相分享、互相讨论,共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经历知识的自主构建。初中数学是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在初中时期掌握了扎实的数学知识,那么将有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要将小组合作运用到初中数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中,将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巧用小组合作,提升预习的有效性
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预习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是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初中數学相对于语文、政治等科目而言比较抽象,数学基础好的学生会通过预习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数学能力欠缺的学生,预习就是敷衍了事,起不到实质性的预习效果。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课前预习,让学生互相启发,合作互助,共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图形的全等”,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图形全等的概念和特征,并能识别图形的全等。教师要在课前设计导学案,呈现清晰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和练习题目,让学生逐步展开自学。小组合作模式下,每一个学生要先展开自主学习,学生可以从判断对错入手来学习全等图形的基本特征。如等边三角形为全等三角形,关于这句话的正误,学生可以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等边三角形,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等边三角形,如此学生就能做出判断。当学生进行过自主构建后,学生就要聚在一起,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思路,互相对照各自的练习题目。如果学生之间存在分歧,那么学生就要展开深刻的讨论,学生也可以将其反馈给教师,并在课堂上针对性地展开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模式下的课前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均能得到有效培养。
二、巧用小组合作,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学习重难点就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就是学生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的知识点。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之间会相互影响,共同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展开重难点的探究。
例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节课的重难点就是引导学生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必要条件的个数和分类方法。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好多个,可以从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入手,即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可以从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一个对应角入手,即边角边……
不仅仅是结论,学生还要经历三角形全等条件的判定过程。如边边边的判定条件,学生可以准备三组相等的边长(可以是木棍或者硬纸条),然后学生分别将相等的边长放到对应的位置,使之组成两个三角形,通过这两个三角形是否能够重合来做出总结。实践探索中,学生可以进行明确的分工,有的负责准备木棍,有的负责摆成三角形,有的负责对比总结,从而使得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形成一定的数学探究能力。
三、巧用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展开巩固练习
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是需要巩固练习的,初中数学当然也不例外。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知识的巩固练习,从而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加强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如“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展开实验探究:一座大楼的相邻两面墙上有A、B两点,现需要测量外墙根部两点A、B之间的距离,人不能进入墙内测量,那么如何运用三角形的全等设计测量方案呢?新课标中提倡数学问题生活化,而这道习题考核的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要先进行自主探究,每一个学生都要尝试着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小组学生聚在一起,整理优化出最终的实验方案,进而求出AB两点的距离。
小组合作模式下,数学能力强的学生会带动数学能力欠缺的学生,学生会共同经历知识的运用过程,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思维都会获得发展和提升。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适合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不妨让小组合作成为初中数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课前预习,课中重难点突破以及课后练习等活动,从而让学生在互助合作的氛围中形成较强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志宏.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8).
[2]窦红伟.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02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