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体育多元化教员队伍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邓维霞 乔飞 单召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从现实可能性和客观需要两方面对陆军士官院校军事体育教员队伍多元化的成因进行分析。就军事体育多元化教员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归纳,认为必须从培养路径、资源整合、机制支撑、梯队建设四个方面 “多管齐下”才能将军事体育多元化教员队伍建设落到实处。
[关 键 词] 军事体育;多元化;教员队伍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274-02
军事体育教学与训练是士官院校军事基础科目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强身、健体、健心、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功能[1]。军事体育学科的发展、士官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员队伍。基于锻造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优秀士官队伍为目标,新形势下加强军事体育多元化教员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一、军事体育教员队伍多元化的成因
(一)政策导向,使得多元化具备现实可能性
院校编制体制调整切断了军事体育军官教员专业的培育基地和培训渠道,使得军官教员出现了断层,加之受转业、退休等方面的影响,军事体育教员编制存在较大的空缺,使得非现役和士官教员的进入具备了可能性。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提出:“以士官培养为主的院校试行部分教员岗位改由优秀士官担任”[2]。2014年,全军统一招聘非现役文职工作的启动,使得非现役文职教员这一新鲜血液大量注入部队院校。现役教员数量上的缺位及士官教员和文职教员的政策导向使得军事体育教员多元化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
(二)优势互补,使得多元化成为客观需要
军官教员成长于部队,对部队需求、学员岗位任职需求分析透彻,加之有军人身份,他们在教学目标、授课程序、训练秩序、军人作风的把握上具有优势,同时也存在年龄普遍偏大,示范能力降低、文化水平偏低、专业不对口等情况。士官教员既是教员,又是兵,有着军官教员不具备的身份优势,士官教员的自身经历,可以很好地引导学员端正训练态度。士官教员对学员的吸引力、亲和力更强,能够更好地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后辅导工作,有利于全面掌握训练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主要表现为“四员”优势,即领航员、辅导员、示范员和安全员,同时也存在文化水平偏低,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较弱的情况。文职教员学历较高、干劲足、爱钻研、理论素养深厚、专业扎实,同时在作风养成、规范授课、学情分析、军事体育专业知识等方面存在不足。文职和士官教员对改善士官院校的教员队伍结构,加快任职教育院校的转型发展,提高士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二、军事体育多元化教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部队经历和工作经验缺乏,对部队实际需求把握不准
士官教育从属于任职教育,任职教育强调培养学员在任职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实践应用[3];士官学员军事体育课程要以“打仗需要什么,我们就练什么”为导向,强化战斗体能、培养组训能力,因此要求教员具有丰富的阅历和部队实践经验。对多所士官院校的调研了解到,不管是士官教员还是军官教员和文职教员,从院校到院校的现象都比较突出,缺乏基层了解,缺少实践经验,缺少任职经历是教员队伍发展面临的瓶颈。
(二)学缘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水平有待提升
从任职教育规律和部队建设发展的需要来看,任职教育院校应从部队和各軍兵种院校选调高学历、高素质教员[3]。目前,士官院校军事体育教员中选调的此类别教员比例较低,大部分军官教员都是“近亲繁殖”,且存在专业不对口现象,士官教员大部分从本校毕业生选调,文职教员为地方大学毕业生,经历比较单一,实践经验少。通过访谈发现,士官院校军事体育教员队伍,与军队对高素质士官人才的需求,与飞速发展的士官教育对军事体育教员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身心素质方面,身体运动能力随着年龄增加逐渐降低;技能素质方面,身体运动能力的下降、《新的军事训练大纲》带来的训练课目的改变、难度的增大都使军事体育教员的技能素质困难难度增加;理论素养与创新能力方面,不注重知识的更替,不注重新的训练方法的使用,“啃老本”情况比较突出。
(三)工作任务繁重,教学、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士官院校军事体育教员除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完成诸如课外体能辅导、体能考核监考、比武竞赛训练及运动会裁判等训练相关任务。又由于军队的特殊性,教员必须严格遵守上下班制度、坐班制度,还要面对不定期的大小会议、学术讲座、写材料等繁杂的日常工作。军事体育教员长期疲于应付此类事务性工作,使得备课、科研及自我能力提升的时间受压缩,进而影响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军事体育课程属于基础学科,科研成果难度较大,因此,部分教员就将目标放在完成单位最低要求的标准上,论文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比较普遍。
(四)机制欠缺,军事体育多元化教员队伍缺乏活力
机制在社会学中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从机制的功能来分,包括制约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机制的建立,一靠体制,二靠制度。制约机制是保证管理活动有序化、规范化的一种机制,该机制在军体教员队伍的管理上的缺位主要表现为:没有严格的资质认证制度,无法保证新入职教员的质量;没有定期的能力考评制度,无法保证在职教员的岗位任职能力。激励机制是调动管理活动主体积极性的一种机制,该机制的缺位主要表现为:人员交流、继续教育制度不通畅,奖惩制度、职称评审制度不够明晰,人情、资历占据一席之地。保障机制是为管理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机制,该机制的缺位主要表现为:教学物资、教员装备缺乏,教学保障水平有待提升。 三、军事体育多元化教员队伍建设的发展对策
(一)严格准入,加强对军事体育教员的岗前培育
军事体育教员所从事的劳动是脑力与体力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且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教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军人职业素养。在军事体育军官教员的培育和选调上,一方面,部队院校应重设军事体育专业,从源头上保证教员队伍质量,也为教员进修提供了最佳渠道。另一方面,要加大从基层优秀军官中选调的比例。美国西点军校的教员62%为轮换教官,主要是来自陆军野战部队的上尉和少校现役军官[4]。此外,在对士官教员和文职教员进行岗前培训时应注重军事体育课程的专业性,组织对该课程的观摩学习及有关军事体育课目技能的学习,能够达到直接上岗的目标。
(二)资源整合,注重军事体育多元化教员队伍的继续教育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教员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对军人体能的要求随着战争形态的改变而改变,加之在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替快,训练理念、训练手段、训练方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军事体育教员的继续教育是教员队伍永葆活力、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充分整合部队基层、地方高校、地方培训机构的资源优势,盘活交流、学习通道,使那些爱学习、爱上进的同志实现自我提升。
(三)机制支撑,激发军事体育多元化教员队伍的工作热情
首先,要建立多元化的培训进修和岗位全程跟踪机制,培训机制 主要包括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岗前培训要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职培训要根据教员的实际需要,鼓励教员进行短期培训或学历提升教育,采取在职进修、业务集训、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等方式引进新的教学思想,避免“闭门造车”式的军事体育教学。岗位全程跟踪便于指导和监督军事体育教员的教学工作,并定期开展军事体育资质认证考核及游泳救生员考核,使军事体育教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其次,要健全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考评激励机制,尤其在职称评定、立功受奖、岗位晋升等方面做到公正透明。
(四)梯队建设,打造军事体育多元化教员队伍优秀团队
要加强军事体育多元化教员队伍建设就要抓好梯队建设,努力营造“能者有活力、平者有动力、庸者有压力”的良性工作氛围,要通过严格的任期考核,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确保教员队伍的质量。在年龄结构上,要适当降低老教员的比例,做好青年教员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使他们尽早接班。在职称结构上,既要严格控制高职的比例,也要让中青年教员看到自己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希望。在学历结构上,本科及以下学历原则上不予考虑,要鼓励在职人员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历提升。在新晋人员的安排上,应以军事体育、运动训练、运动康复、武术、器械体操等专业的人员为主要招聘对象。士官教员应从部队或基层选调作风过硬、体能扎实,有强烈意愿投入部队教育战线的优秀士官。此外,还要做好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学科带头人强大的榜样激励作用对军事体育多元化教员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和谐氛围,军事体育多元化教员队伍快速成长的催化剂
军官教员、文职教员和士官教员组成的军事体育多元化教员队伍因为各自身份的不同,势必面对一定的地位悬殊、待遇不平等、利益分配不均等现实问题,长此以往会因“同工不同酬”产生较大的失落感,不利于教员队伍建设。这就要求教研室领导层面要做好教研室的团结和人员思想工作,加强对文职教员和士官教员的关心爱护。只有各类别教员扭成一股绳才能使工作效能最大化,也才能促进军事体育多元化教员队伍的快速成长。
总之,加强士官院校军事体育多元化教员队伍建設,全面提高军事体育多元化教员队伍质量,是新时代士官教育对军事体育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持尊重老教员,发展中年教员,寄希望于青年教员的思想,从岗前培育、继续教育、机制支撑、梯队建设和谐氛围等方面,“多管齐下”迫使“能者上、平者追、庸者下”,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士官院校军事体育教员队伍。
参考文献:
[1]邹骐阳,申晓杰.军事体育教员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12):98.
[2]花良发,张朝伟.雷达装备课士官教员队伍建设思考[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4(3):213.
[3]阂先雄,刘东岩.军队任职教育院校教员队伍建设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2014(7):64.
[4]朱军,石靖.构建适应军队院校任职教育发展的教员队伍[J].继续教育,2014(3):65.
编辑 李 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2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