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写结合策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颖
【摘要】教学实践表明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地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学生进行说写结合训练,通过这种训练方式实现以说促写、以写促说、说写结合、相互促进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对作文教学质量提升最有效的方式。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立足于各自的教学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推进说写结合训练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说写结合 小学作文教学 实践路径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凸显的说写结合问题
1.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听说训练不足
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对读与写特别关注,而对听与说则关注不够。小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其逻辑思维与语言能力的考察,但因为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学生成绩地提高,所以往往将注意力放在应付考试上。这就使小学生的读与写训练受到了不应有的削弱,口语能力的培养被也因此被忽视。口语交流是人际交流的最主要形式,其产生的历史也早于书面语交流。因此,口语能力的弱化对于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2.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读写结合乏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没有实现有效结合,这是一种现实的状况。小学阶段的阅读量较大,但是作为教师往往将阅读目标锁定在美词妙句及内容的把握上。至于文章的写作手法则因此被忽略,这就是学生对美词妙句印象虽深,写作过程却无从下手的原因。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未能将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于写作实践之中,因而使实际写作能力的提升受到影响。
二、说写结合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针对小学作文教学说写结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予以解决:
1.注重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地提升
表述能力作为一种必备的能力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小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首先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全方位的了解,选取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切入,使其表述能力得到相应的培育。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维路径进行正确梳理,使之将自身的想法精准地、清晰的表述出来。作为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完成对需要表述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使之作为作文的基本素材。教师要引领学生使之对自身的表述进行总结,对表述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纠正不足,进而提升口语能力,同时促进写作能力地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选题,让学生据此进行相关的准备,进而完成对自己想法的正确表述。以师生间互动的方式完成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进而达到以书面的形式正确表达的目的。
2.强化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同时,也要促进学生口语能力地提高。为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特定主题的习作训练。通过写作这一表述方式,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带着一种明确的目的性与针对性,依据自身的写作实际对需要阅读的文章进行选择。另外,也可以使学生对于写作的技法、文章的结构进行精细地分析,并将所掌握的技能运用于自身的写作实践之中。
如对于有些文章可以让学生围绕文章所揭示的主题进行相关训练,最好的方式是进行读后感的写作。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剖析。这对于写作技巧会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将其应用于作文实践之中必然会使写作能力获得大幅提升。
3.促进口语表述与书面写作能力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口语能力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加大训练力度。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应的素材并助力学生理清写作脉络,促进学生写作水平地提升。
例如,以大自然的启示作为写作的主题时,教师就应该在正式写作之前收集与大自然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并于阅读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写作酝酿。要使学生对例文的写作技巧与思路深刻领会,并能在自身的写作过程加以借鉴。此外,教师还要促进学生把自己的构思以口语表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对于促进学生的语言组织、内容概括、谋篇布局极为有益。当学生写作完毕,教師可以组织学生对各自的文章进行朗读,并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让学生在对彼此的文章评价中找寻到各自的不足与优点,进而由学生对不足之处加以修正,对优点加以巩固并使之发扬下去。同时通过这种评价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相互间取长补短,学习他人的长处,规避他人的短处,进而促进自身写作能力地提升。
参考文献:
[1]白香萍.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9,(05):104.
[2]吴彩霞.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N].发展导报,2018.
[3]余志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25.
[4]马慧.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研究之我见[J].科学大众,2018,(12):74.
[5]徐金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65.
[6]王雪迎,潘娣.浅谈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融合的新思路[J].学周刊,2019,(03):1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68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