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支架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建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支架理论自提出以来,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它能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基于对支架理论的理解,并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建构能激发、维持和促进高中生英语阅读学习的支架教学策略,旨在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支架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教学策略;高中英语
  中圖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9-0080-03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过度推崇语言形式的状况,许多学者都基于支架理论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及策略,但较少结合相关语言学理论进行讨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必须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指导,因其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注重对语境特征的掌握,发展学生的意义潜势,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因此,本文将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出发,结合吴冬梅和吴晶晶[1]提出的支架教学策略,尝试将支架理论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以期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支架理论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支架(scaffold)本来是建筑行业的一个术语,意为架设在楼房外部以便施工的脚手架,后被引入教育领域。支架理论由当代建构主义者提出,源于维果茨基(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概念。最近发展区是指学习者当前的发展水平与将要达到的水平间的差距[2]。通过教学,该差距可以被缩小甚至消除。支架教学要求教师提前解构复杂难懂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基于最近发展区和概念框架,逐步理解新知识与构建意义。这里所指的概念框架即为教学支架。由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变化,支架的提供也因教学内容而异。当学生逐步内化新知识,支架也随之撤除,以让学生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多数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讲授语法和词汇,导致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相脱节。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其个体经验对学习的影响,从而导致课堂枯燥难懂、学生自我效能感低等问题。支架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对教学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对建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具有积极意义。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支架教学策略建构
   教学即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教师行为有两大类:主要行为(如对话、呈示、辅导)和辅助行为(如激发动机、课堂管理、教师期望)[1]。基于对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现状的思考,笔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建构教学策略:
  (一)激发阅读学习的支架教学策略
   高中生对事物的感知通常凭借直觉上的好恶,而非经过理性的分析。这种认知倾向,决定了他们往往对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积极投入,而对不感兴趣的内容淡然置之,教学的双向性难以体现,课堂变成了教师的独白。基于上述认识,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及偏好搭建支架。譬如,学生喜欢鲜明生动的事物,英语教师便可以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恰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挑选与阅读教学内容有关,能调动学生视听觉的图片或短片作为支架,使阅读学习与客观事物产生直接联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动机。这也响应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3]的号召:“要积极渗透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推动信息时代背景下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比如,在人教版Book 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阅读教学中,根据了解世界各地的节日、含义、由来和民俗,学习与节日相关的词汇、短语、句型句式的教学目标,教师问候学生后,可以分享一个介绍不同国家节日习俗的短片,导入本课的主题: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为了让短片的播放成为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设置两个问题:(1)Whats this video about?(2)How many festivals are mentioned in the video? What are they?并要求学生在观看短片的同时寻找答案。学生对不同国家的节日习俗是存在好奇心的,所以该短片既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情绪体验,引起其阅读学习动机,又能增加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在教学中,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总被要求进行机械识记,而非表达看法和分享观点。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支架作用,设计值得讨论而学生又有能力讨论的问题,为他们创造用英语讨论文本话题的机会。
  (二)维持阅读学习的支架教学策略
   搭建好上面的支架之后,接着应设计维持学生阅读学习的支架。教师应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这涉及到教学过程中具体策略的运用。
  1.情景语境支架教学策略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register)理论强调语言变体,即因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不同而形成的语言变化形式。情景语境指的是语言发生的外部环境,它由三个主要因素决定: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即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语场指发生场合、交谈话题等情境因素,这关系着词汇和话语结构的选择和使用。语旨指参与者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可分为亲密的或疏离的,这限制着语言使用的语气、情态、称呼和人称代词等。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如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是即兴的还是有准备的,这影响着词汇的选择、语法类型等。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上述因素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为各个言语交际活动构建语言环境。    系统功能学派认为,发展学习者的“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才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换言之,学生能够根据语境在这个“潜势”中选择合适语境的语言[4]。在情景语境教学支架的帮助下,学生能够熟悉以及掌握语域特征。聚焦于发生场合、目的角色、交谈话题、交际媒介等语域特征,学生会选择并使用合适的词语、语法类型等,以发展自身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此外,根据系统的观点,语域具有一种基本功能——双向预测[5]。一方面,通过语境可以预测语篇,即大致预测出特定情景中相关的词语、语法类型、语篇结构等。另一方面,也能根据语篇预测相关的语境。从这一角度,将语域理论引入阅读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般来说,在读前(pre-reading)环节要提供情景语境支架。教师借助音视频资料导入话题,同时精心设计相应的问题,为学生营造较真实的语言情境,帮助学生识别语域特征。如在人教版Book 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研究试验的短片,并让学生在观看时思考以下问题:1)Who is he? 2)What is he doing? 3)What are his achievements?这三个问题的设计,既能让学生练习口语,引导他们学会区分语域特征,又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先备知识,及时调整后续的课堂活动。当学生完成布置的任务后,教师要呈现与话题相关的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总体而言,情景语境支架的搭建不仅可以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相对真实的语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交际时正确选择语域的能力,懂得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区分口头语和书面语、亲密体和随便体等,从而避免语言运用不得体导致的交际失败,使教学活动得以维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2.文化语境支架教学策略
   语言在本质上是一套社会符号系统,依赖语境而存在[6]。语言活动发生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所以必须考虑语场、语旨和语式对语义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语言活动又植根于某种文化语境,所以还必须考虑文化背景的作用。由于语言与语境关系密切,任何忽视上述两类语境的行为都会使交际事件不得体,致使交际失败。正是基于这一点,系统功能语言学不仅提出了语域理论,还提出了语类(genre)理论。语类是一种诞生于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的语言图式结构,而文化语境是整个语言的语境,决定着整个语言系统中的意义系统。
   阅读活动属于语言和语篇范畴,阅读材料本质上是文化衍生物。曾有学者提出,若读者脱离社会文化,便不可能真正理解阅读材料[7]。《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3]也指出:“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蕴含文化意识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重视搭建文化语境支架,注重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思维过程、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才符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如果出現了与中国文化相异的内容,同时学生又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时,教师就必须提供文化语境支架。比如,在人教版Book 1 Unit 1 Friendship的阅读教学中,因文本涉及日期的表达,教师应告知学生在英语文化中日期的表达顺序是日、月、年或月、日、年,同时对写信、写地址的格式差异进行相应拓展;若文中涉及对话,要告知学生一些因文化习惯不同引起的语言差异,如I see, I dont think/I dont really think,see you, 在回答问句时yes/no的正确使用等,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文化语境支架的提供,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人文体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和语法表达深层背景的理解,准确地选择与使用词汇和语法,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言语互动支架教学策略
   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倡应在较为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与他人交流沟通学习语言。所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言语互动支架是阅读教学的必要手段。英语教师对目标语言的敏感度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应能预测学生会使用的词汇、语法等,并根据教学实际对其灵活处理。另外,为使言语互动更顺利地进行,无论学生对话题熟悉与否,教师都应该提供词汇短语、语法结构等语言支架。作为较高层次的支架,生生间的言语互动支架应在师生互动结束后搭建。师生言语互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辅助慢慢熟悉相关的语言表达。而在生生互动环节,学生自己承担了大部分语言建构的责任,教师搭建的支架随之拆除。在学生进行言语互动时,教师应走近学生,监控与鼓励学生用目的语交际。同时,教师也要随时准备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疑惑。
  (三)促进阅读学习的支架教学策略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教师也要设计阅读学习策略支架,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而且,除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环境、任务难度之外,情感也会影响学习效果。教学活动应能激活学生的积极情感,如好奇、欣喜、兴奋、自豪等,以让学生产生内部学习动机,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内部学习动机一旦产生,就会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产生影响。一般认为,学习动机越强,有机体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从而学习效果越佳[8]。因此,教师还应该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架,通过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运用鼓励与赞扬培养学生恰当的自我效能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结束语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支架理论给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维持和促进学生的阅读学习等提供了具体的教学策略指导,以让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意义构建,提升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还应该根据教材特点、教学对象、目标和内容等灵活选择,以让阅读教学有趣而有效。
  参考文献:
  [1]吴冬梅,吴晶晶.支架式教学及其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1).
  [2]常丹丹,谢新云.“支架”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张德禄,苗兴伟,李学宁.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Halliday M.A.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M].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6]曾蕾,廖海青.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7]王初明,Bill Winster.从系统功能语法看阅读[J].现代外语,1996(4).
  [8]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05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