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萍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提升中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的协同发展成为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作为具有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美术表现、审美能力、创意发挥以及对不同文化理解能力的重要学科,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便显得尤为关键。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当前中学美术教学的现状为切入,延伸至对传统美术教学理念突破的必要性,进而简析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1
  一、初中美术教学现状
  1.对美术学习存在一定的偏见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强调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但因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应考压力,这就导致很多家长、学生普遍认为美术课程仅是一门副科,并不会对学生的理论学习产生实际影响,因此可以不予重视[1]。进而使美术课程教学的时间过分被压榨,很多学生在美术课中做其他学科的作业,或是把美术课当成一个“放松课”,亦或者将美术课时让位于“主科”。这样的教学思想中,很多家长及教师过于强调文化课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为了增强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审美能力,必须扭转家长及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偏见思想,使学生具有发现美、观察美、创造美、向往美的能力。
  2.教师的授课理念较为守旧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因很多美术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其教学方式比较定式:课堂中多是教师讲解美术技巧、让学生进行美术练习和揣摩;师生间互动有限,教师常常将学生置于被动学习中;因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守旧,使美术教育难以发挥美育的有效功能。因此,教师需要明确美术教育的现实意义,其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环节,除了应使学生多加临摹、练习,还应注重培养其观察和欣赏能力,通过对相关艺术作品的引导,增强学生的审美素质,带给学生精神上美的享受,在舒缓学生的紧张的学习压力中,提升其审美能力,进而使美术发挥出思想熏陶、情感陶冶的作用。
  3.课堂的授课方式单一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构建者,很多教师已经开始注重对美术教学的方法创新,有些教师引用了美轮美奂的美术作品,例如:在“美术欣赏与评述”教学中,教师用过引入国内外经典美术作品《洛神赋图》、《富春山居图》、《蒙娜丽莎》、《向日葵》等。但是还有很多教师延续着满堂灌讲解,阻碍了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发展。此外,在美术课教学中,会有教师以多媒体展示绘画大家齐白石、毕加索等经典画作,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临摹。临摹本身是一种有效性的教学方法,可以讓学生学到相关的绘画技巧。但在临摹教学环节,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发挥个体的创造力、想象力,不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反而限制了学生自我发挥,使其对美术学习形成枯燥、无趣的印象。
  二、突破传统教学理念、方式的必要性
  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主导者。只有教师真正意识到美术教学的意义,才能深入思考美术课程教学的价值。美术学习中既有对色彩的搭配,又有对构图的构思,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引导学生看几幅作品,临摹几笔画作那么简单[2]。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认真细致的进行美术课程设计,实现课堂导入环节、课堂互动环节、课后总结环节的协调,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性艺术创造。
  为了促进学生良好的创作积极性,在美术作品选择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选择与当下课文主题相符合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就所学作品展开分析,给予学生发言、想象的空间。为了促进学生美术素养,教师还应注重开展美术的实践教学,可以带学生去野外采风写生,使学生能够以美术语言描绘自我眼中的自然和风景。此外,教师还需要加大对班级“读书角”里美术资料、美术书籍等投入力度,并辅以阅读引导,使学生在多看、多读、多思考中能深入性的了解美术作品内涵。只有树立生本意识,着眼于对学生的素质培养的角度展开教学,才能使学生形成美术思考,走进美术世界,于细微处见不同。
  三、学生综合审美素质的培养
  1.创新教学
  作为中学生美术学习路上的“向导”,教师的综合素质往往决定学生的艺术发展水平。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优化美术教学理念及美术教学方法。并深刻的意识到,美术课程的知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并不是简单的说教及陈述,需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3]。
  考虑到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正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阶段,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由简入繁的过程,教师需要讲究教学模块的逐层推进,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如果教师审美知识的教学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会导致学生失去相关的知识学习兴趣及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感性认识相结合,实现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及热情的提升,以此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质。
  2.培养审美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很多先进教学手段为美术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学生美术审美体系的构建必然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调动身体的各个感官,对美术作品做出最直观性的感受。并且,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美术知识展开生活分析,例如:提问“为什么手术室的衣服是绿色的?”、“现代人们室内装修中采用黑白灰中包含的审美内涵?”以此增强学生美术发现、审美能力。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展开有效的引导教学,提升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情趣,使其善于发现美,面对不同的美术作品能够具有自我审美体验。此外,教师还应意识到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美术作品源于生活、为生活增添色彩。因此,教师也要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艺术美,使其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密切相关,以挖掘生活中的美实现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旭淳.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8(20):33.
  [2]周喜哲.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5):216.
  [3]贾文学.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28):1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8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