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初中生数学兴趣活跃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郑小明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的创新和演变,课堂教学形式更具生命活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强烈的学习兴趣,以满足新时代教育教学对课堂的要求,更好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作为初中数学教师,立足课堂实际,灵活地运用以下教学策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不同的教学渠道,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开创数学教学的新天地。
关键词:激发;初中生;数学;兴趣;活跃;课堂
一轮又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为不同学科的教学带来不同的教学体验,特别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方面,更是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充满活力的课堂情境,富有新意的教学策略,成为课堂教学改革前进的目标,也是满足学生对知识需求的具体措施。在实际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困扰和难题,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从不同的教学角度入手,尝试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全方位落实素质教育。下面,就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如下三点阐述:
一、运用独特新颖的导入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
课堂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开端,因为只有把导入环节设计好,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真正的开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才会产生亲切感和新鲜感,自主地萌生探究的激情,能让学生迅速地进入到最佳的状态中,把学习当做一种内心的需要。为此,初中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方式,成功地把学生吸引过来,赋予课堂无限的活力,让学生真正学进去,最终学会、学好数学知识。比如在“对顶角”的知识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两个山羊打架”的视频,然后以此为切入点,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对顶角,接着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探寻关于对顶角的实际例子,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满怀激情地探究更深层次的知识,成功地进入到下一步的知识学习中。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情绪一直受到很多的束缚,特别是对于陈旧落后的方式,总感觉没有什么热情,无法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为扭转这一被动的教学局面,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从协调师生关系入手,积极地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大力推行“微笑教学”,用真挚的情感、和蔼的神情,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在自由舒适的气氛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预先准备好的纸上,剪下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接着在纸板上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要求各小组选派学生拿一个三角形做如下运动:平移、翻折、旋转,观察其运动前后的三角形是否全等。这样宽松的氛围,能够真正激起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从而顺利地找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三、发掘数学教学内容中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保持长久的热情,产生浓烈的创新兴趣,就必须提取数学教学内容中的美,让学生尽情地享受和体验。为此,初中数学教师要以课本理论为基础,让学生从中品味知识的美感,并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逻辑性、缜密性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安排和设计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从中感知到创新的乐趣,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生活中的轴对称”的教学内容中,教师要设计问題情境,把学生所喜欢的优美图片,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出来,像人体、植物花果树叶、古典建筑,山倒映在湖水中的景象等等,让学生欣赏到自然界中的轴对称图形,去感受美妙的大自然景观,实现与知识的共鸣,激发出学生创造图形的欲望。
总的来说,新课标的有效实施,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调动,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初中数学教师以课堂为契机,合理地把握以上方式,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把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充满活力和朝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园,让学生细细地品味到学习的乐趣,唤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学习热情,自主地研究和分析数学知识的奥秘,探寻新的学习方法,更好地解决数学难题,让教与学的关系更为协调、逐渐趋于统一,促使数学课堂散发出靓丽的光芒,赢得学生发自内心地喜爱,欢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曦佳.对学生学习初中数学兴趣的再认识及教学策略[J].中学理科(综合),2016(15):89-90.
[2]邬新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和认[J].池州师专学报,2017(13):77-78.
[3]刘淑云.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焦虑对数学成绩的影响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22):118-129.
编辑 高 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43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