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德树人背景下音乐类学校体育课的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并落实于教学实践中。本文针对音乐类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立德,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更新教育理念;加强课堂常规管理;实施因材施教、团队合作的教法;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引导学生积极、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立德树人  体育教师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a)-0128-02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鉴于学校体育作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笔者在体育教学中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针对音乐类学校体育课存在的问题,把运动技能教学与“立德树人”相结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为音乐类学校体育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1  音乐类学校体育课存在的问题
  1.1 体育教师缺乏责任感、使命感,师生关系不和谐
  在音乐类学校,学校不重视体育,不重视体育第二课堂开展,在年终考核时往往忽略体育老师的付出,导致体育教师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个别教师,上课不准时,教学不认真,没有树立榜样作用。学生个性特征比较突出,不服从课堂管理,对学生的教育缺乏德育内容,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
  1.2 体育教师课程理念陈旧
  体育教师以“教师中心论”的理念来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更多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把“学生自由论”理解为“放羊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任由学生自由活动。
  1.3 学生对体育课不重视,缺乏运动健康意识
  学生对体育课不重视,认为体育不是高考科目,可以消极对待,可以不参与课堂教学,甚至用体育课来完成文化课的学习,没有一点运动兴趣,缺乏运动健康意识,又有大量沉迷于手机的学生,手机一刻也不能离开眼睛,缺乏健康的网络教育。
  1.4 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低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单一,较少吸引力,教师缺少对学生运动兴趣的积极引导,没有了解学情,不能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也和学生的自律性差、体育观念意识缺乏、吃苦耐劳意志力的品质有直接关系。
  1.5 体育教师评价方式不合理
  考核学生体育成绩,往往是以数字的量化来衡量,如高度、速度、远度,个别体育教师增加了过程性评价,还是没有对体育品德这一指标的评价,不符合新课标评价内容上所要求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综合评价。
  2  立德树人在体育课中的实施
  2.1 教师立德,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论语》中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育教师要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教学教规,提前布置好上课所需要的器材,排除场地安全隐患。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是一门看不见的课程,通常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就带入到体育课程中,所以,体育教师要注重个人形象,言行举止,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处于青少年的学生模仿能力特别强,尤其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的个人魅力有直接关系,教师要提高个人技术运动水平,提升个人修养,以此影响别人,给学生们树立一个有礼貌、讲诚信、讲原则的榜样。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师生教学任务的角色关系、师生情感交流的人际关系。笔者认为,教师要主动去关心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在教学中,对于上节旷课的学生,主动问候,了解其没有来上课的原因,让学生们知道,他们能够按时来上课在教师心中是多么重要;要善于观察学生们情绪的变化,主动和他们聊天,多给学生们情感上的正确引导;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常带动他们一起参与运动,培养运动兴趣,给他们体验运动带来的喜悦。
  2.2 更新教育理念
  《新课标》首次凝练了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首次突出了体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强调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基础教育,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1]”。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精读《新课标》具体内容,注重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培养,建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们运动兴趣,积极进取、不怕苦不怕累的坚强意志品质,强化体育育人功能,促进全面发展。
  2.3 加强课堂常规管理,培养规则意识
  笔者在教学中让体育委员集合整队、考勤、带学生做准备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协助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严抓迟到、早退、旷课、玩手机现象。特别是手机问题,时刻提醒学生,严重执行学校的手机管理规定。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让学生遵守上课的课堂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4 兴趣爱好为向导,运用因材施教教法,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相仿,但是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较为突出。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置的前提是要调查和了解学生的需求[2]。兴趣爱好是最好的导师,学生的兴趣爱好是教师研制体育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对体育的本能需求。所以笔者在学期开学初制定相关的运动项目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运动项目喜好。作为音乐类学校的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在课程设置中尽可能减少安排球直接与手部接触的运动项目,如篮球、排球等项目。尽可能避免学生手部受伤,影响正常的练琴学习。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体育活动的正当权利,这是体育教学正当性的一個基本要求[3]。因此,我们对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可以采用降低或增加练习难度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成功喜悦,增强学生们运动的自信。对舞蹈专业的学生,由于该专业的学生有早功、晚功、专业课等,运动负荷、运动强度较大,在体育项目安排中要区别对待,给他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性。张伯苓经常教育学生说:“体育运动能使学生养成不偏、不私、不假,事事为团体着想,肯为团体负责,努力奋斗,甚至牺牲的精神[4]。”合作是现代新型学习模式,笔者在体育课程中把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两位小组长,明确各自的具体责任和义务,带动各组成员相互学习、交流、帮助,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扎实的基础。
  2.5 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
  《新课标》指出:“在评价内容方面,重视对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中特别要关注那些运动基础相对较弱但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真正体现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增强他们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1]。”可见,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是要综合考虑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多种因素,特别是关注运动基础差,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笔者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用更多是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运动参与度、出勤率、课堂纪律、团队精神等因素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
  3  结语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并落实于教学实践中。笔者针对音乐类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立德,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更新教育理念;加强课堂常规管理;实施因材施教、团队合作的教法;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引导学生积极、更好的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4.
  [2] NUNAN D. 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43-134.
  [3] 李启迪,邵伟德.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与正当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90-93.
  [4] 张伯苓.以社会之进步为教育之目的[J].教育,2010(4):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54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