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引导学生。课程改革大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将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用于教学,为学生带来新的课堂体验,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提升学习效率。本文通过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原则的探讨探究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的内容总体而言难度不高,但是知识量较为繁杂,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1]。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模式将问题情境与理论知识进行融合,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知识、思考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直觀认识,还会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原则
  (一)针对性
  将问题情境进行合理创设,在课堂中将情景自然导入,推动学生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究,这对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促进有积极作用。若想在课堂教学中将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发挥最大化,教师就必须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爱好进行充分了解,在此前提下对问题情境进行针对性创设[2]。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有效地促进完成学习目标。
  (二)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较小,具有好奇心强、探索精神丰富、活泼好动等性格特点,这虽然有利于轻松氛围的创设,但在课堂中也容易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等不良现象,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造成阻碍[3]。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时要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考虑在内,增强情景的趣味性,这样既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也有利于在趣味环境中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将关注点放在学习之中,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层次性
  数学是一门有着较强知识性和层次性的学科,因此数学的学习对于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强的积极意义。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时要充分尊重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创设出具有层次性的、符合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强化学生数学思维及其他逻辑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创设趣味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将课前导入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新的课堂知识进行导入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择符合课堂要求的、符合学生兴趣点的合理情境素材,在课前通过设置的情境引入教学新阶段,开启教授新知[4]。比如我在讲授《有余数的除法》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数、商和余数的含义,新课导入阶段我带领学生玩《说数找手指》的游戏:请孩子们伸出左手,从大拇指开始,从1依次往后数,一个数对应一个手指;数完1、2、3、4、5再轮回来数6、7、8、9、10,这样一直数下去,每个数都会对应一个手指。然后我请学生任意说一个数,我会马上就能找到那个数对应的手指。学生对老师的这种“超能力”感到非常神奇,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不断地交流探索,学生明白了用他们所说的数除以5,余数是几对应的就是哪个手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创设实践问题情境
  实践问题情境创设主要应用于知识的巩固和练习阶段,此阶段对于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有重要意义,实践问题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复习,巩固知识[5]。
  在讲授《观察物体》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我为学生准备了立体图形、毛绒玩具等各种实物,以小组为单位坐在课桌的四周,请学生说一说从自己的角度看到的物体是什么样的,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习《观察物体》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我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同一样物体,同学A从正面观察为正方形,同学B从右面观察为长方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画出物体的形状。在这一问题情境中教师仅给出两项条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构想物体形象并进行绘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创设案例问题情境
  案例情境的创设主要应用于对数学知识的课堂教学进行辅助,把数学知识同问题情境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问题剖析,从而获得新的认知和领悟。例如,我在教授混合运算法时就结合生活实际的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小明爸爸开了一家小型超市,一位顾客在店中购买了3瓶果汁、3袋饼干,其中果汁一瓶4元,饼干一袋3元,若顾客付款25元,那小明爸爸应找回多少零钱?若顾客付款30元,又应该找回多少呢?教师创设完情境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进行思考,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之后再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引导,探讨具体解答过程,过程中注意将混合运算的方法和规则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案例情境中充分理解和掌握关于混合运算的知识,并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结语
  总之,教育体系改革不断推进,小学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的更应加以重视,顺应环境进行课程改革。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从学生角度进行教学改革思考,切实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小学生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都很强,且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教师应针对这一普遍现象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将其价值最大化发挥,其中趣味问题情境、实践问题情境、案例问题情境是最主要的三种形式。
  参考文献
  [1]檀同海.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探微——以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9(08):26-27.
  [2]万小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及有效运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4):117.
  [3]魏秋实.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7):171.
  [4]马杰,马珊.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05):65-66.
  [5]廖香秀.丰富问题情境创造精彩课堂——对小学数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实践探讨[J].华夏教师,2017(06):59-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33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