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常态化开展户外拓展训练以创新青年干部培训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朝 龚晓艺 高艳玲 政娜 王蓓

  [摘           要]  新形势背景下,共青团新特点、新问题考验着高校传统团务培训模式。经过多年实践论证,户外拓展训练在我校青年师生干部教育引导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学员喜欢这种体验式、浸透式的新型培训模式并将所感所学应用到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户外拓展训练对青年干部的影响和作用,探讨可行性实施策略,积极探索能够在高校应用和推广的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培训模式。
  [关    键   词]  常态化;户外拓展训练;创新;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  D296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214-02
   《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共青团基础性、源头性、战略性的重要作用,共青团青年师生干部队伍的打造和强化至关重要。当前形势下,团组织吸引力不足、先进性不够、团员荣誉感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考验着传统的青年干部培训。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培训过程中受训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是决定培训效果的核心因素,我们积极探索青年干部喜欢的培训模式,对传统培训进行补充,多途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户外拓展训练与高校青年干部培训
   (一)户外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又称素质拓展、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库尔特·哈恩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战争结束后,独特的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推广,训练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人格、管理训练等,通过独特的专业体验式培训课程,帮助企业和组织激发成员潜力,增强团队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素质拓展在经历了40年代的创始、50年代的扩大规模、60年代的长足发展、70年代的稳固和80年代的国际化之后,1995年由中国香港传入内地。全国各地的户外拓展发展极快,备受推崇,目前在公务员执政能力培养、军人及警察心理行为训练、企业管理培训、问题青少年心理修复、社区及婚姻家庭构建、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方面都有应用。
   (二)户外拓展与高校青年干部培训
   青年团干是高校师生群体一支重要的队伍,这个群体总体年轻有活力,在促进学生管理质量提升,塑造和培养学生干部成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的培训观强调自上而下的统一却忽视了个体知识和技能成长的规律,期望通过灌输式讲授与训练提高学员的知识和技能,实践证明这种单向教导型的培训模式方式效果有限。
   户外拓展是一种体验式、浸透式的培训模式,是将身体运动、思想、情绪、智力形态等整个人包括进去,因而对学习者产生的记忆痕迹也是最大的,学员从亲身参与中获取知识,可以牢记所学内容,李德诚、麦淑华在《整全的历奇辅导》一书中指出,最理想的学习效果也是来自亲身体验。
   探索户外拓展训练与高校青年团干培训相结合,遵循青年团干师生群体的认知和行为发展特点,坚持以培养青年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体验、经验分享为教学形式,通过丰富具体、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全面提高受训对象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业务技能、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精神,尽可能消除传统培训的盲区。
   二、某高校的户外拓展历程、成效及成果
   本文研究对象是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其生源性质、青年干部特点等在厦门地区乃至省内外都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和参考性。在早期学生干部培训基础上,该校不断探索,吸收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科学理论体系知识,整合资源,常态化推广户外拓展训练。
   经过近十年研究探索和实践论证,户外拓展在该校青年师生干部教育引导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深受参训师生喜欢。为更好地指导拓展训练,与厦门大学出版社联合主编了“十二五大学生素质教育丛书”系列之《户外拓展精英训练营》教材,教材顺利出版并在厦门兄弟院校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为该项目在校际的推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申报课题获得厦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及社科联联合立项。申报项目获得福建省教育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课题获得福建省共青团和省青少年研究会联合立项。
   三、拓展经验及注意事项
   (一)安全是首要前提
   为让更多青年师生更有效地接受教育,必须以安全为首要前提。只有遵守安全保障双重保护、备份、复查、监控四大原则,严格规范出行审批程序,合理组建由拓展教练团队、后勤、医务、助理等构成的管理团队,注重拓展前后过程管控,严抓组织纪律安全,从意识和各个操作环节上严格把关,才能享受快乐与收获,才能让参训学员的身体、心理、形象等方面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出现。
   (二)拓展教师是关键因素
   培训模式的常态化开展必须形成高校自身的拓展教练团队。拓展教师在国外叫作“instructor”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teacher”或“trainer”。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拓展训练中教师从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淡化了教的职能后,多了更多重的身份特征,即活动的策划者、场景的布置者、规划的执行者、气氛的营造者、安全的监督者、矛盾的化解者、知识的提升者。
   拓展教练队伍的建设可以按照“有兴趣、有意愿、有信心、有责任”的原则选拔培训,采用在职培养、与培训机构合作、外聘和引进、观摩学习的方式开展,必须要确保拓展教师通过考核方可参与项目,否则,容易让潜在的风险转为实际危险。同时,高风险项目是对教师自己和其家人的挑战,拓展教师压力的合理解决也是高校引入拓展训练必须面对的问题。    该校拓展训练受到绝大部分青年师生的认可与教练团队的努力有直接关系,这支队伍吸收具备高校丰富团学管理经验的辅导员、团务干部为骨干,选拔校内退伍兵学生为协助,挖掘拓展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干部为储备,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良性运作。
   (三)创新需要领导层的支持
   改革创新需要勇气和魄力,需要领导层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该校在几年的探索实践过程难免遇到问题,该校领导高度重视青年师生干部的成长成才,对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外出审批、车辆保障、教材编写使用、课题申报等工作给予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帮助。也正因为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此种户外体验式、渗透式的新型培训模式才得以逐步运行、推广并有着极大的上升空间。
   (四)拓展训练基地建设问题
   每个拓展项目都需要不同的场地布置,拓展训练场地的选择是项目开展至关重要的环节。近年,各高校对拓展训练的引入越来越感兴趣,北京大学较早引入拓展训练,北京吉利大学、中国公安大学、南昌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基地。
   如果没有专业的学校培训教师,只按场地建设单位的设计进行投资建设,绝大多数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可以按照拓展训练基地建设的用户群、经营模式、场地、器材、资金、队伍、配套设施以及管理等十大原則进行建设。中高空设施费用昂贵,学校完全可以开展以地面和中低空、心智和户外项目为主的项目,这对活动顺利开展和学校降低风险都有益处,通过一段时间的开展,在合适的时机引入高空项目也是不错的选择。
   (五)项目内容的设计问题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等内容,精心设计一些涉及团队管理、适应融入、心理挑战、军事训练等方面,如团队组建、鼓动人心、信任背摔、能量传递等青年干部感兴趣的项目活动在户外进行实施,穿插感恩、国学、安全教育、就业指导等内容,在经验丰富的拓展教师引导下,帮助受训者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塑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给参训人员带来终生难忘的深刻记忆并切实影响到师生青年干部的锻炼和成长,以达到创新培训模式的目的。
   (六)拓展成果的巩固问题
   对这种体验式带有趣味性的培训方式,易于被青年师生所接受,但拓展的最终目的是将培训所得应用到日常生活,要避免出现“场面效果很好,结束结果不好”的局面。项目现场体验后,必须及时让学员进行回顾,发表体验感悟,教练根据情况引导。拓展训练结束后,要求学员整理消化,填写相关材料并形成文字总结。建立相应媒介加强宣传力度,建立材料档案,做好后期跟踪反馈,以保证拓展效果得到巩固。
   四、后期展望及存在困难
   (一)扩大拓展成果
   在现有团学管理团队和学生干部组织常态化开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成果惠及面,校内拓展对象向全校各班级、各分院及全校行政管理、教师队伍扩大。校外继续向兄弟院校及社会企事业组织开放推广,增强项目品牌影响力。
   (二)巩固教师团队
   以专业认证拓展师的标准培养教练团队,吸收具备高校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团学管理队伍为骨干,选拔校内退伍复读的退伍兵学生为协助,挖掘拓展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干部为储备,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良性运作。
   (三)完善基地建设
   逐步完善拓展场地、器材、配套等硬件设施,以适应扩大覆盖面及拓展效果的需求,期望能得到大力支持。
   (四)精心打造品牌
   对接各种资源,在教育领域做大、做精户外拓展项目品牌,在新形势下以大格局开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有效宣传并探索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广的可行性,作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户外拓展训练少了一些说教和灌输,多了切身体验和感悟,给了青年干部一个激发想象潜能的空间和培养实践能力的场所。实践证明,该培训模式操作性强,应用范围广,青年师生的接受程度高,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具有极大的推广空间。探讨户外拓展训练与高校青年干部培训的关系,对促进青年师生干部全面成长成才,进一步拓宽教育空间和渠道具有重要意义,让其成为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载体和有力补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Z].全国人大法规库,1995.
   [2]包海江,陈朝.户外拓展精英训练营[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
   [3]李德诚,麦淑华.整全的历奇辅导[M].香港:突破出版社,2005.
   [4]钱永健.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5]周晓霞,焦光源,赵晓民.拓展训练在大学生新生干部培训中应用初探[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00).
   [6]杨爱菊,王敏.普通高校大学生户外拓展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息,2013(2).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89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