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甘晓芳 李玲霞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期望越来越高,社会对卫生人才知识、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综合素养卫生人才,积极探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医学院校应采取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医学人文实践教学、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优化师资队伍、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氛围等措施。
关键词: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9B-0108-02
《21 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指出:医学的未来将是“胜任力”的培养,医学生人文教育已不单纯是人文社会学科教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必须紧密结合医学科学发展和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将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融合到整个医学教育全过程。
一、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政策标准层面
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根据我国国情出台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试行)》,在文件当中强调,医学院校在培养方案中需要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但尚未强调医学人文社会社会科学课程占医学专业类课程的比重。
(二)实际实施层面
1.课程类型。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课程设置主要有思想政治类、经济学类、伦理学类、卫生管理类、卫生法学类等等。
2.课程地位。
医学院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受重视程度低,除了国家硬性规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想政治类课程外,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设置大都作为选修课,学时分配较少,大都16学时。
在国外,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内容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是:英国和日本为10%~15% ,美国和德国占20%~25%。与国外相比,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只占总学时的8%左右,差距相对较大。
3.师资队伍。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师资队伍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专任教师,马列思想政治类师资团队是国家硬性规定要求,因此各高校承担该课程的教师以科班为主,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
另一类是兼任教师,一般情况是学校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要求下,所开设的卫生管理类、医患沟通类、医学伦理类、卫生法学类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任课教师常由医学专业类教师兼任。
二、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模式落后
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以大班教学、理论讲授为主,很少设置实践性、实验性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导致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陈化等人对广东省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调查表明,学生对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只有36.5%,59.4%的人认为医学人文教学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学方法单一,教育模式的落后,直接影响了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培养。
(二)重专业,轻人文
从当前高校的课程设置来看,资料表明,虽然很多医药类高等院校都已经提出加强医学生人文科学实践的方案,并在逐步落实中,但仍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的社会科学课程,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仅限于选修课 ,且根据专业课增加而首当其冲减少。其原因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高等医学院校仍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这与于奇等人对山东某医学院校医学生认为素质教育满意度的研究一致。
(三)教师资源短缺
医学专业的人文科学教育课程具有跨学科的特点,这就要求授课老师不仅要精通医学知识,还需有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背景和素养。
因此需要教师既具备医学专业相关知识又具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知识,但是医学院校的师资队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一般为选修课,任课教师的重视程度较低,从而,容易导致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传授失败。
三、构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育体系的措施
(一)更新教育观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不仅反映着医学技术进步,而且标志着医学道德进步,实现了对人的尊重,同时该模式对医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医学教育应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育放置到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加强医学人文实践教学
加强医学人文社会课程实践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一方面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如社会调查,到福利院、养老院、医院、纪念馆、烈士馆等地方参观学习,做义工。另一方面优化校内实践教学,如观看医学人文方面的影片、文艺汇演等。
(三)改進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开展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时应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避免满堂理论灌输式教学,积极吸取国内一些比较成熟的PBL、TBL、案例分析等教学法。目的在于通过多样的教育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仅培养了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优化师资队伍
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组建专业化的“医学+人文”的师资队伍团组。
二是出台鼓励教师进修学习的措施,让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的教师外出学习,丰富医学专业知识,开拓眼界。
三是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学习,提高线上+线下的学习资源与机会。不断优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师职业素养,对提高医学生人文情怀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氛围
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融入校园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医学人文情怀,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氛围与情怀,为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提供了重要基础与保障。一是设置医学人文主题月,通过社团、学生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二是创新校园实体环境,通过橱窗、碑文、石雕等形式营造医学人文环境。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NGJGH2017097)。
参考文献:
[1]任天波,徐萍风.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6).
[2]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指南(2016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3] 何昆蓉.论全科医生制度下的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4).
[4] 陈化,田冬霞,林楠.广东省某医学院医学生对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认知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3,(6).
[5]于奇,吴炳义.山东省某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满意度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5).
[6]鲍文华,杨晓东.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新理念[J].黑龙江高等教育,2015,(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0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