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芳
摘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新课改、新课程的育人目标。“人文素养”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高中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高中语文教师,需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素养;培养;渗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人文素养和弘扬人文精神等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课堂却有意无意地强调工具性,淡化了人文性,或无视语文学科特点,人文素养教育简单、抽象、机械。
一、人文素养内涵及意义
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就是人的内在素养和文化底蕴。它包括情商、智商各个领域,涉及人的个性、趣味、道德、审美、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新课改、新课程的育人目标。“人文素养”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高中学段是一个人性格品质、行为习惯、志趣追求等渐趋稳固的最重要阶段。高中阶段拥有良好人文素养,无论是对待眼下学习生活,还是面对将来职场打拼,甚至为人处世、社交往来等方面展现的生活态度、品质修养均具有积极意义。
二、人文素养培养现状
第一,在“分数就是硬道理”的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堪忧。语文所学,与高考直接有关的仅剩基本的识记内容:名篇背诵、文化常识、文言词语等。语文如同鸡肋,学生转攻提分快的其他学科,语文老师放弃或无力的死守阵地,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丧失。对其进行“虚空”的人文素养教育,简直就是“油水不进”。
第二,在人人皆可对教育评头品足的当下,教师已成“弱势群体”,教育界哀声一片。在此时代背景下,对学生教育,教师言行稍有不慎,轻则自取其辱,甚者带来“杀生之祸”。在部分社会人的眼里,教师“师德已失”,谁敢教育,更何谈“人文素养教育”?
第三,语文教师自身人文素养不足。语文学科属人文学科,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必高于其他学科老师。有些语文教师不能不断提升人文素养,教学理念落后、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方法老化,甚至变得“油腻”、世俗,忘了教育工作者的初心。
三、人文素养培养特点
语文新课程设置,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教学要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沉积在各大任务群中,不像其他人文学科,人文素养知识自成体系。所以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丰富人文内涵需要广大语文教师的挖掘,并用语文的方式恰到好处、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潜移默化地施以人文素养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培养,不能靠简单的说教、抽象的说理和机械的灌输。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有春雨润物的耐心、滴水穿石的恒心、百折不挠的毅力,要循序渐进,要日积月累。
四、人文素养培养途径
(一)教师需提升自身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此为师者的基本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认知、深刻的见解,更要有健康和健全的人格。风度翩翩的学者气度、淡雅乐观的生活态度、平和乐易的处事方式、积极向上的事业追求等人格魅力,一定会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其次,高中语文教师要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一要研究学习主体——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思想状况、心理需求、前途目标等,只有这样才能以学定教、多学少教,教学切合学生实际。二要研究学习的载体——课程。研究课程开设的目的,挖掘课程内涵,思考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路径等,只有这样才能最佳发挥课程的价值,实施精准教学。
(二)充分利用具有人文内涵的教材
新课程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些学习任务群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感情、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线性排列和连接。面对新课程的特点,高中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是要遵循课程要求,不穿新鞋走老路,将从文本中挖掘出人文素养内涵,在任务群的教学中艺术性地展现出来。
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本校已有的课程资源特点,立足地域特点、历史文化资源以及时代背景,加强团队合力,展示特长教学。开发活动体验性课程,诸如《整本书阅读阅读与研讨》、《品三国》、《探红楼》、《演剧目》、《评影视》等,将人文素养培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由经典的大众化理解引向纵深的个性化解读。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拓宽视野,在不知不觉中积淀人文素养,展现人文素养。
(三)教学方法要注重情感体验
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真“教”和真“学”,特别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适应新时代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高中语文教师要有高超的引领艺术,让学生真正进入情感体验。首先课堂氛围要宽松、平等,学生身心放松;其次,培养“人文素养”切入点要恰到好处,要源于课程,又要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才愿意去体验、感悟、表达。另外,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遵从学生体验的真实感受,不要以成人的思维强行引领学生。否则,会适得其反。
(四)在课外阅读中提升人文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阅读提出明确要求:“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加强课内外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升阅读品位,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领略人类社会气象与文化,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思想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
经典融入了人文元素,大量的课外经典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措施。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课外读物,要求他们阅读之后对其中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做好读书笔记。凭借课外阅读渗透人格教育不但可以让高中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更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升人文素养。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从自身做起,注意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然后在教学实践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教育,才能为全民人文素养的提高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2]高中语文教學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渗透.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25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