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批注式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万祥

  【摘要】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是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让学生比较头疼的一个学习内容,因为很多学生在做阅读时总是不能深刻了解文章背后的含义,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来,另外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时也应该规范批注的样式,并且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过程,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培养学生的批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内容;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现在的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急躁,做事情时也只是一味追求效率,但是阅读就是要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才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内容,还有很多一部分学生在读过这些文章的内容之后片刻就忘记了,这样的阅读是无效的,所以为了能够改变这一学习现状,批注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批注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以根据自己对于文章的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自己对文章的感受,这也是让学生能够进行深层次阅读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师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之前,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当学生对阅读这件事情有浓厚的兴趣时,才能够真正愿意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所以,在一开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或者拿出一些自己批注过的文章,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真正读懂一篇文章,而不是为了做题而进行阅读,在对一篇文章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进行答题,当放下笔之后就全部忘记了,这样的阅读就是无效的阅读,以后就会成为学生提高自己阅读能力的障碍。
  例如高中语文课本《林黛玉进贾府》章节,是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同时也是学生不重视的阅读内容,其实名著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感悟,而学生往往因为不够了解名著到底是在讲解什么,失去了对名著的兴趣。所以在讲解到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可以向自己的学生分享自己批注过的文章,比如教师可以分析林黛玉在进入贾府后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其背后的深意,在进入贾府之后一众人的表现又说明了什么?通过这样解释性的批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与教师一起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来,另外,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去广泛读书,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对文章的兴趣。
  二、明确批注的样式
  批注式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在文章上开始圈圈点点,而是有一套自己的明确规范,很多学生在做批注式阅读时随心所欲,认为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若是胡乱进行批注的话,时间久了可能就忘记了,另外规范的批注在与别人进行分享时也容易沟通,所以规范的批注是很有必要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形成统一的批注标准,教师在开始进行批注式教学之前,就应该带领学生对这些批注做一个简单的认识,哪些是句子解释,哪些是补充说明,确保每一个学生在进行阅读之前可以知道每一个批注的真正含义,并且养成规范批注的习惯。
  例如高中的语文课本《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比较出名的一篇文章,文中涉及到了很多对于景物的描写,还有一些心理环境的描写,为了能够让学生熟悉批注的流程,教师可以以此文章为例,带领学生一起来学习批注的方式,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借助多媒体,将自己的批注符号和批注方式全部展现在多媒体上,给学生一个比较直观的观看过程,在教给学生进行批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勇敢地说出来,争取做到当时的问题当时解决,这对于提高学生批注式阅读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等到学生批注结束之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换自己的文章,尝试着辨认对方的批注是否符合标准。
  三、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在高中语文的閱读学习中,其不像是高中阶段的数理化一样有着明确的公式和准确的数字,因为每一个人脾气性格不同,人生经历和成长环境也不一样,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阅读到同一篇文章时有不同的感觉,这时,教师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认为自己是对的,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自己走,而应鼓励学生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个性化阅读,读出文章中的新意来。所以,在学生进行批注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批注的方式记录下来。就算是同样的一件事情学生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教师也不应该提出质疑,而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在学生说出自己理由时应该认真倾听,这样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会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高中语文课本《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讲述的是年轻人与她们邻居之间发生的故事,为了能够让患病的年轻人有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老画家为年轻人画上了一片叶子,但是自己却因为这件事情而失去了生命。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有很多学生有不一样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老画家做出来这样感人的事情是十分值得敬佩的,是十分值得的,而有另外一部分学生认为老画家不应该这样做,而是要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另外的年轻人,让年轻人去做,这样自己就不会失去生命了。当学生持有不同的意见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加强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批判和质疑精神
  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批判和质疑的精神,认为教师和书本上不管说什么全是对的,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有很大的阻碍。在平时的阅读中很多学生是根据最后的问题去阅读,阅读也只是变成了一个去寻找答案的过程,这就让阅读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而批注式的阅读还有比较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让学生在阅读这一文章时进行点评,这一点评不一定是好的,也可以是质疑或者是批评。以此来培养学生追根求源的思想。
  例如高中的语文课本《祝福》是鲁迅先生比较有名的一篇文章,其中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十分精彩的,虽然文章是以《祝福》为题目的,但是描述的却是一个悲情的故事,所以在学习到这一文章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一点提示,让学生在批注的过程中写出自己的疑惑。很多学生在一开始时因为被自己原有的思维所禁锢是很难迈出质疑的第一步的,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让学生彼此之间交换文章,就像是游戏一样对对方的文章提出质疑,让学生能够养成批判的思维方式。另外,教师也可以定期进行分享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在使用批注阅读过程中有哪些心得或者是遇到了哪些问题,让全班的学生一起分享交流。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的阅读过程中开展批注式教学对于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开始使用时应该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让学生在逐步适应这一种阅读方式时能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另外,这一种阅读方式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后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49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