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中职教育信息化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梁镨方

  [摘           要]  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促使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速度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通过改变教学思维以及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立足于中职教育角度,分析了信息化教育理念,研究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设计步骤。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092-02
   近几年,我国中职教育地位在主体教育结构中得以凸显,是当下我国学生的一个重要教育种类,相比于传统教育结构而言,中职教育课程内容十分完善。但是目前,中职教学质量并不突出,信息化课堂建设存在很多问题,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中职教育信息化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教育信息以及教学设计
   所谓的信息化教学,其实是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以此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其根本核心并非信息技术,而是教学活动,即一切信息技术的应用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活动,如果不能明确此特点,则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丧失意义。虽然信息化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活动,但是其重点仍然是信息化,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二者之间最为明顯的差别就是信息化教学促使学生作为课程教学主体,并且丰富了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手段,让学生拥有信息资源的主动访问权利。这其中教师所具有的教学作用并不会发生改变,只不过从原有的主导地位转变为引领位置。可以说信息化教学,让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引的模式贯穿学生整个学习历程。并且从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表现而言,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同学合作成为教学基本特征,十分注重各类教学资源的应用,并且会通过创设情境等方法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相互契合,达到有机统一。
   信息化教学以及设计应用到的主要理论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构主义思想;另一方面是多元智能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期,建构主义思想学者提出:(1)人们所学习的知识并非客观,而是个体对知识的基本建构。(2)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教师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教师完成知识讲解,学生可以自行建构知识。(3)学习应该落实到实际生活当中,一边发现问题一边解决问题,在此环节当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4)学习并非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需要合理的协商,从而不断完善知识架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学生并非是学习的机器,是具有不同思想意识的人,简而言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以及兴趣进行层级性教育,完成人才的多元化教育。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
   (一)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文认为,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高质量的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的学应该是第一位,教师的“教”应该置于第二位。鉴于此,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也需要遵守此种特征,完成学生教学主体的构建。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指导教学作用,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适当应用各类信息化技术完成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动力,促使其自行学习、讨论与总结,这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
   (二)注重教学情境创设
   在传统教学方式的长期影响之下,很多学生对学习已经丧失兴趣,此种情况下采用灌输的教学方法,无法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鉴于此种教学现状,结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信息化教学设计应该合理应用自身优势,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一个高质量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可以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将会自行对学习问题进行理解与剖析,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完成学生核心素养建设。
   (三)任务驱动的教学活动
   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行参与问题解决与分析,就需要在课程开始之前为其设定一个主线任务,这个主线任务将会引领学生进入学习任务当中,并且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保证课堂教学不会发生偏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一个个具体的任务目标展开学习,经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主动应用学习资源,以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方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任务或问题可以是陈述、采访、观察、分析设计等形式。
   (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与风格,其经验世界也是独特的。利用电子邮件、论坛、即时聊天工具等技术支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集体心理环境,通过小组讨论、辩论、互评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步骤
   (一)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上述原则分析不难发现,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程构建,因此在目标的确定中,同样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立足于教学内容而言,其可以说是教学目标的基本载体,如果没有教学内容,则教学目标无法体现。基于此种特点,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需要立足于学生角度进行完善,还需深度剖析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特点,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合理、科学[1]。就信息化教学而言,之所以与传统教学方法一样,首先确定教学目标,是为了可以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因此这其中将会包含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学习思想建设以及情感提升等目标。但是这些目标的建立,必须符合学生当下的综合素养水平,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后可以达到预计目标,不然学习目标的设计就会丧失意义。当然,教学目标的设计也不仅仅从学生整体角度进行考虑,还可以从学生个体角度进行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学习。    (二)情境创设
   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最为基本的要求就是,创设的情境需要与课程主体内容相符合,换而言之就是需要与教学目标相统一,并且创设的情境需要做到真实、生动,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其中。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不断向问题结果靠近,构建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让学生的智力意识达到最佳水平,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境学习中,开心地获取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有重要帮助。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完成视频、音频、图片等基础元素的合理调配与应用,结合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情境。
   (三)信息资源设计
   立足于信息化建设角度而言,其主要是依托各类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获取以及合理应用,这就导致信息资源的数量十分庞大。教师如何应用各类教学资源成为信息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从中职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而言,大致可以将应用到的信息资源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教学视频、图片、文件等。除此之外,还会包含各类教学软件,如happyclass,iBook等以及各类网络、计算机配套设施。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就对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必须保证选择的信息资源符合学生学习的特征,同时还需要基于网络建立一个资源库,资源库存在的意义在于,可以存储教师筛选之后的资源,方便其他教師参考或者提取。必要时,教师也可以将教学资源查找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其自行寻找。学生可以应用计算机以及移动设备连接网络,从资源库或者网站中下载教学资源,从而提升资源的应用效率以及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设计
   在完成以上基础准备内容之后,就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与设计,最为基本的效果是,完成课程基础教学环节梳理,促使课堂教学平稳有序,为保证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有效,建议教师在备课阶段,应用文字将课程内容进行描述,之后根据描述内容,反复推理与验证教学流程是否合理[2]。这其中需要包含课程各个环节的讲解与描述,也需要包含课程整体计划以及组织学习方案。例如,在课程开始之后的5~10分钟需要做何种布置,在课程开始之后的10~30分钟需要进行到哪一教学环节等。这也是教学目标、情境创设以及信息资源应用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虽然教学主体仍然是学生,但是需要明确教师的课程引导作用,只有这样,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应用、情境创设才能做到强强联合。为保证课程流程设计质量以及完美落实,可以应用流程图的方法进行表示,这样对课程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以及教学因素的应用就会更加清晰,引导信息化课程正向发展。
   (五)学习案例的设计
   对信息化教学而言,其最终需要回归到主体教学内容当中,各类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仅仅是辅助教学作用。从教学角度而言,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较为宽泛,既可以是各个教学经典示例,也可以是学生的优秀作业范例。对案例的选择,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案例需要与教学内容相契合。(2)选择的教学案例需要便于学生理解。(3)学生在学习之后,具有丰富自身知识的效果[3]。(4)案例需要可描述复杂性问题。(5)案例的选择不能过于抽象化,尤其是数学案例,也不能过于简单化。(6)案例的呈现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一定要避免对学生思维产生定式,不利于学生成长。
   综上所述,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专业人才培养有着重要作用。立足于时代发展基本特色,应该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教学质量,构建高效、高质量的课堂,而信息化教学设计,应该从学生教学角度进行考虑,严格按照目标制定、情境创设、资源应用、教学过程设计等步骤,进行课程构建。
   参考文献:
   [1]曲欣欣.高职院校分层分类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2):185-186.
   [2]陆慧.分类招生制度下高职学生职业实践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8):109-110.
   [3]朱锦晶,谭锋.基于情景式的高职专业实践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为例[J].软件导刊,2015,14(1):185-187.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49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