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信息化环境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当前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学校教育信息化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作为教师积极引导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中职教育对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中职学校应当依据时代发展需求,积极主动地进行信息化教学。本文就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除了强调就业人员对所有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識应当有深入的了解之外,还应当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效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因此,为了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获得较好的发展,作为中职学校也应当注重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教学的相关设计。
  一、中职学校学生特点
  信息化环境下,想要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当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创新。首先,中职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比较小,大多都处于青春期。在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于一些新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也能够较快地接受新知识,另一方面,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思想极为不稳定,在学习方面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其次,中职学校的学生与其他学校的学生相比还是具有较差的基础,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很难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因此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也较差,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之下,长期以来学习成绩得不到提升,学习态度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会排斥学习[1]。最后,中职学校的学生平时都十分活泼好动,他们也具有较强的记忆力,他们对于知识记忆是相对较强的,然而,对于一些抽象性的知识会比较难理解。除此以外,很多学生认为在中职学校学习只是为了掌握一技之长,在毕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往往忽视了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构成要素分析
  (一)学习环境分析
  教学环境是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的内容,在当前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信息化技术也是教学的主要方式,同时也可以辅助学生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引导更多的学生投入计算机学习过程之中。除此之外,对于学习计算机的学生而言,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因此获取教学资源来源较为单一,在这时教学人员如果能够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范围,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对于实际情况的需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计算机教学达到信息化水平,因此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也能够进一步确保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计算机学习过程之中[2]。
  (二)教学理念分析
  针对中职计算机教育学设计来说,能否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并运用一些特定概念进行计算机教学,从而对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做出一个合理有效地描述十分重要。与此同时,需要教师合理的对计算机教学知识进行安排,通过应用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计算机教学,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重视计算机教学质量,针对于教学理念这一方面而言,也能够满足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发展规律。
  (三)教学目标分析
  对于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工作而言,确立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于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并对相关的教学目标做出相对应的预测,才能够保障学生更加了解计算机教学过程,掌握新知识。与此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知识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带动中职计算机教学效率得以进一步提高。
  三、当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一)信息化建设盲目扩建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也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很多学校都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对计算机教学设计进行进一步改革,然而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很多学校并没有掌握信息化教学的精髓,只是盲目地扩大计算机课程教学规模,这些不顾教学实际的行为,不但会浪费很多教学设施以及教师资源,更会使得很多教学资源在具体实践的过程当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3]。很多学校在注重教学设施建设的同时,忽略了教学软件的建设,这也使得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
  (二)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
  在信息化环境下中,计算机教学人员的综合素养十分重要,教学人员的数量以及设施属于信息化教育改革的硬件部分,然而教学人员的专业素养的提升才是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关键,很多教师往往具备着丰富的经验,然而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导下,却很难顺应时代的潮流,很难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及方法[4]。
  (三)信息化资金来源短缺
  很多中职学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缺乏充足的计划,并没有充分分析当前中职校教学的现状,这也使得很多教学设施都是随意的添加,学校用于计算机改革的资金被大规模占用,再加上社会经济浪潮的进一步冲击,加剧了中职学校资金来源的获取,只能够一味地借助政府拨款来获取资金,因此在信息化资金来源方面缺乏持续应有的保障。
  四、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
  (一)创新教学方法
  计算机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教学需求,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能够仅仅一味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应当注重学生是否能够消化所学的这些知识。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新鲜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性,通过引导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经验来丰富自己的计算机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技能[5]。例如教师在教学如何进行文档格式设计的时候可以向学生展示设计案例图片,先利用图片的生动性吸引学生的关注,同时向学生展示一个文档,文档内容是设计人员的简历,没有经过修饰的简历十分粗糙,不能引起他人注意,此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场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依据自身条件设置一份适合自己的简历,在明确学习任务之后,教学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方法,在教师具有创新性的引导之下,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的掌握一些技能的操作[6]。   (二)提高教师素质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进一步深入,中职计算机教师的综合素养对于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改革具有十分巨大的影响,如果教师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怎么教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呢?因此,提升中职教师的综合素质在计算机教学设计中尤为重要,由于信息化环境下,教学会添加很多教学工具,再加上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相关多媒体教学设备也在更新换代,如果教师不能够及时的更新知识储备,提升综合素养,以达到科技发展需求,那么迟早会被时代淘汰[7]。
  (三)培养实践能力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过程当中,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得学生最终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師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获得一定的学习体验,在讲课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对所讲的知识进行规划,课堂一定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由讨论,确保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对自身的学习计划进行调整和探索。例如在进行表格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操作环节设置成闯关模式,在闯关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掌握表格界面,之后教师可以设定固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闯关。在这一环节的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在游戏的过程当中也掌握了很多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导下,我们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有必要去了解各行各业对人才的新要求,对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进行创新,适当的调整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在丰富学生课堂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锻炼。
  参考文献:
  [1] 武月.中职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04):136-137.
  [2] 邢秀芳.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探索教——以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21):150.
  [3] 龙琼芳.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初探[J].电子测试,2018(15):139-140.
  [4] 范荣芳. 基于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5] 梁祖俊. 基于微课的中职计算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案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
  [6] 刘巍,阮芸星,蔡霞.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计算机类通识课教学设计[J].计算机时代,2017(08):67-69.
  [7] 张程程.基于任务驱动的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设计——以《网上购物》一课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7(04):265.
  基金项目:南京市2017年第十期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为:“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室多媒体同屏互动常态化课堂教学应用研究以我校为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547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