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视角:校企共建下生产性实训基地技能实训模式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引企入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校企深度融合的表现,是校企双方技术、管理、文化及人才交流的平台,是学校师生专业技能接轨社会实际需求的纽带。从对“引企入校”的必要性入手,建议以完备的具有法律效益的“契约”作为校企双方责权的约束,保障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经营和师生技能实训协调统一开展。分析在校企“双元”体制共建环境下,通过契约达成一致目标,重点分析学校增添生产性实训环节后师生专业技能实训模式的构建。
[关 键 词] 引企入校;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034-02
近年来,职业院校纷纷借职业教育大力发展之机,纷纷利用自身条件打造生产性实训基地,意图实现学生校内真实环境实训。“引企入校”借企业之力量是公立学校突破制度束缚,降低经营风险的必然选择。然而,校企两种不同所有制主体结合,如何化解经济与人才培养价值取向间的矛盾,保障学生技能实训是职业院校“引企入校”打造生产性实训基地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一、“引企入校”建立生产、实训良性运行模式
(一)公办性质束缚自主经营
学校作为政府主办事业单位,其设备、资金等资产均属国家所有,学校上至校长、下至一般教师均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一方面,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对外经营活动,需融入瞬息万变的产品市场,若学校独立经营或作为经营决策方难以破除体制约束,应对市场变化存在迟缓性,易错失经营良机。另一方面,学校工作人员均以教学为主且一人一岗,工作极为固定,缺乏对外经营的管理人才、流动资金及管理经验等要素。
(二)企业具备丰富的市场运行经验和管理团队
其一,企业长期在瞬息变化的市场内求生存,积累了丰富的市场资源和应对变化的经验、管理经验以及符合市场需求的先进生产工艺,引企入驻生产性实训基地承担生产经营之责才能解决其生存问题;其二,以企业为主,学校监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经营模式将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体制束缚,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更大的自主权,应对市场变化及时做出应对;其三,企业以流动资金、管理团队、设施设备、技术团队入股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解决了生产经营问题,还为学生的实训提供了最新生产工艺的指导和先进设施设备学习、掌握的机会。
二、建立校企双元主体约束机制,保障实训育人功能
2019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实现“产教融合”,职业学校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办学。然而,职业学校与社会资本分属国家所有和私人所有两种不同所有制;分属追求育人目标和追求经济利益两种不同价值取向;分属上级监督运行和自由经营两种管理模式。由此,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科学运行必须“因企制宜”,加大引企共建基地的力度[1]。
(一)校企合作形式
通常来看,公办学校同企业资本的合作不外乎引入型、互助性和股份制三种形式。
校企双方通过资产评估采用股份制合资而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校企双方利益相互保障最佳形式,也是我校力求实现的校企合作模式。在校企股份制合作中,学校以场地、裝修、部分设备等物质条件参股,企业投入流动资金、管理、部分设备以及技术等参股,双方协商一直以相应股权来决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维护双方的合作关系,分割相应的红利。
(二)契约精神:建立校企约束机制
具有法律效益的契约约束机制是校企两种不同体质利益集团达成统一的唯一保障。承载育人功能的学校势必以人才红利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动力驱动,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势必以不断扩大盈利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经营的驱动力。由此,为了保障校企双方各自的利益,以构建“利益共同体”为基础,构建校企捆绑式合作,共同制定完备的、具备法律效益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约束契约。
(1)建立经营承载契约。为了发挥企业经营优势与便利,同时又不失学校实训基地权限和利益,校企双方应该就实训基地管理运行建立相应的契约,成功将生产经营权限交给企业,实现实训基地的良性运行,保障经济利益。
(2)建立重大决策管理契约。为了公平公正地保障校企双方相关利益,在实训基地生产经营的重大事件中建立决策契约,保障实训基地的发展不脱离于任何一方。
(3)建立校企人才红利共创契约。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校企深度融合搭建平台,校企深度融合完全实现的表现更在于对于人才培育的共同参与上。为了充分解决校企双方在“盈利”同“育人”的冲突,校企双方应建立诸如《“校企共育”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生产性实训考核制度》《生产性实训教学检查制度》等相关制度,明确校企双方在人才共育中的责任与权利;校企共同制定《生产性实行计划》《生产性实行指导制度》等实训具体规范,明确实训基地学生生产性实训的时间段、工位、指导教师等相关问题。
三、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运行模式
(一)构建校企人员轮岗模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因受人事体制、专业设置影响,不断调整,导致“转行”和“纯教书”等因素制约行业、企业从业经历缺失或不足,实践操作技能陈旧等问题。并且,职业学校师资的技能操作能力培养需随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的革新不断更新,这必须成为一项长期的工作。 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一体化教学需要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必须建立校企联通的双师培养工作机制[2],安排学校的专业教师定期轮流去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教师可在企业的一线参加生产劳动,也可安排在技术或管理部门,还可参加企业的某些项目开发和研究工作。这样,教师本人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可以得到充实、提高和更新。同时,还可把生产中最新的技术带回学校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师进去企业的同时,企业安排技术员工进入学校,承担起进入企业教师的工作量,担任学生实训课程的指导工作。企业员工的注入,带来的不仅仅是企业最新的生产技术,还能带来企业真正的工作模式和企业文化。
(二)构建学生“递进式”实训模式
1.学生基地实训原则
(1)过渡原则。过渡性原则是指生产实训基地实训作为学生基础实训向真实环境顶岗实习转变中的岗位技能提升实训。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校企共建集生产、经营、实训于一体的对外开放式实训空间,其产品将直接面向客户。进入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操作能力,在完成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掌握基础技能技巧后,如旅游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的待人礼仪、摆台、铺床等基本技能;汽修专业学生掌握汽车组装、发动机拆装等基本技能,进入生产性实训基地协助指导师傅完成相关产品生产任务。
(2)全面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在学生进入实训基地要对实训基地各个岗位进行体验式实训,感受各岗位的工作状态、岗位要求和技能要求。
(3)诊断原则。诊断性原则指学生进入生产性实训基地并非意味着校内学习的结束,而是与校内学习交替进行,每阶段实训完成后教师、指导师傅将一同对学生实训做出评价,将实训中存在的相应问题或实训弱点列入下一阶段校内学习的重点。
(4)定岗原则。定岗性原则指学生经过生产性实训后要确定一个自己最适合的岗位。学生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础实训的练习,并且经过各个岗位工作状态、岗位要求及技能要求的体验后,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且技能掌握最熟练的岗位定岗实训,协助指导师傅充分熟悉该岗位的工作情况,成为自己的岗位专长,为以后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奠基。
(5)免责原则。免责性原则指学生在生产性实训中不对产品质量承担责任。学生进入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作为协助者、受指导者参与实训,每个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指导师傅,所有工作均需在师傅指导下完成,不独立进行产品生产。指导师傅承担学生工作的指导和产品生产的监督工作,对学生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2.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实训模式
根据中职学生教学要求,学生在校学习2年,企业顶岗实习1年,在校学习需修完必修的文化基础课。同时,进入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有必须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知识。因此,在设计学生参与生产性实训模式时学生需要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前3个月完成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学习,从第二学期后2个月开始学生进入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始体验式实训、协岗实训、定岗实训同校内专业学习的交替学习。
第一阶段:文化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
时间:第1学期、第2学期前3个月。
学习内容:文化基础模块主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职业生涯规划等基础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应用文协作、与人交流方式和职业道德规范等基础知识。专业基础模块主要学习专业理论课程和基础操作技能练习,让学生了解专业基本情况、设备基本工作原理、制图及设备基本操作技能等相关专业知识。
第二阶段:体验式实训阶段
时间:第2学期后2个月。
学生进入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岗位轮转体验,了解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岗位要求及技能要求,该阶段实训由学校专业课教师带领完成。同时,该阶段也是学生对自己校内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的开始,学生通过岗位体验,了解自己在校内学习的欠缺,通过教师和指导师傅的评价将问题汇总,在下一阶段的校内学习中,教师针对性地設计教学内容。
第三阶段:校内学习阶段
时间:第3学期前3个月。
该阶段主要针对学生在岗位体验过程中进行课程设计,对于学生在体验式实训中所暴露问题进行强化。同时,根据专业进度开设后续课程。
第四阶段:协岗实训阶段
时间:第3学期后2个月。
该阶段学生进入实训后,由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人员充当指导师傅,一名指导师傅带3~5名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协岗实训。学生在师傅指导下进行岗位实际操作练习,辅助师傅完成产品生产任务。该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10到15天为周期进行岗位轮换实训。
第五阶段:校内学习阶段
时间:第4学期前2个月。
该阶段主要针对学生在协岗实训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对于学生在协岗实训中所暴露问题进行强化。同时,根据专业进度开设专业拓展课程。
第六阶段:定岗实训阶段
时间:第4学期后3个月。
该阶段学生实训根据前面学习和实训情况,学校教师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参与生产性实训。定岗实训阶段同样采用师傅指导实训方式实施,但学生实训不轮换岗位,在固定岗位进行生产性实训完整个阶段。
第七阶段:顶岗实习
时间:第5学期、第6学期。
该阶段学生进入学校统一安排的企业参加顶岗实习。
参考文献:
[1]申屠江平.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9).
[2]叶柏林,盛国.企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运作机制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26).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7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