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转化学困生”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都会遇到一个难题。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学生,采取的教育方法也会不同。每个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个体差异不同,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认真思考,认真面对,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用爱心和耐心教育和帮助他们,点燃他们上进的信心,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每一个学困生都会有不同的进步。时光不语,静待花开。相信在我们每一个老师的辛勤努力下,那些迟开的花蕾,终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关键词:学困生 原因 转化 教育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得到成长。但是,由于不同的个性差异和每个人不同的学习、生活环境,每一个班级都会出现一些学习能力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这些人,以前我们习惯称他们“差学生”,现在,统一的称呼叫“学困生”。相对于农村,由于留守儿童较多,这种学困生相对多一点。所以,如何有效的、尽快地转化学困生是每一個老师必须面对的难题。我在农村学校工作了多年,长期的教学工作实践,使我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上,也积累了一些粗浅的经验和方法,现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农村小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今年我任教的班级共有三十四名学生,其中有十名学困生。我对这十名同学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总结出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认知能力差,智力水平比别人低,记忆困难,理解慢,掌握知识的能力低下。这样的学生有三个。
2.胆小、自卑,上课不敢大声说话,情绪紧张,课后孤单,他们觉得“天生笨”,干什么都不如别人,见了老师同学自觉矮三分,低着头走路。没有自信心,学习起来困难,成绩低。这样的学生有两个。
3.学习习惯差,不认真完成作业,不爱学习,贪玩,上课不认真听讲,对学过的知识不学习,不复习,造成学习困难,成绩低下。这样的学生有三个。
4.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孩子放学无人管,作业做不上,没人辅导,造成学习困难,这样的学生有两个。
二、学困生转化的几点方法
针对班上的这几个学困生,我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总结、摸索出了几点经验方法。
1.首先,教师要有爱心、耐心,要对学困生尊重、爱护、关心,决不能有放弃的思想。学困生的转化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作为教师要有耐心,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遇到困难不放弃,不言败,方能有效。那些学困生本来就心理上有阴影,有毛病,我们要有十分的爱心,对那些学困生格外关心、爱护。从思想上、心理上感化他们,召唤他们,使他们觉得老师的温暖、关爱,觉得他们也是可造之才,也是可以学好的。从而树立起信心,点燃起求知的欲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转化学困生。
2.针对学困生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加强辅导。要针对每个学困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那些认知能力差的学生,要加强辅导,耐心教育。对他们不懂的知识,要反复讲解,反复练习,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学习。加强课外辅导,使他们逐渐提高学习能力,认知能力,赶上别的同学。对那些胆小自卑的学生,要多加鼓励、表扬,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耐心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的能力和信心。对那些学习习惯差,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要加强教育,严格要求,和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共同教育,共同促进。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惯,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认真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只要学习习惯好了,他们的学习很快就会赶上来。对那些家长无暇顾及,家中无人管教个孩子,老师要付出更多。对他们多加关爱,多加辅导,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温暖、关心。认识到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老师就像他们的父母,在这个温暖地充满了爱的大家庭里,他们会得到更大的进步。
3.结对帮扶,互帮互学。对学困生还要在班上确定几个学习好的学生,让他们结对帮扶,互帮互学。学生们之间的帮助辅导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的。
4.降低要求,逐渐进步。对学困生先要降低要求,让他们从最基本的要求和最基础的知识做起,慢慢尝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进步,逐渐树立信心,赶上别的学生。例如,我在教《周长》这一课时,就对他们降低要求,只让他们掌握会计算最基础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这样,他们就会觉得学习起来容易,学习不难,从而有了信心,逐步的就会进步。
5.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学困生今日脱困了,明日在另一点上又形成了断层,今天能管住了自己,明天又不能管住自己。因此,要想让学困生真正走出困境,必须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才会有好的结果。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复杂而又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又长期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不断地研究。相信,那些迟开的花朵,在我们广大教师的辛勤教育下,一定会花开灿烂的那一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68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