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德育观对当今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作为先秦儒家思想家的荀子,其德育观对于当今的思政课教学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鑒价值。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要让人性向善,就要通过礼义法度等方式去指引人的自然本性,改变人的本性,确立正确的道德观。荀子的德育观对思政课的启示是: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依从人自身的发展规律;思政课教师应灵活地运用好教学手段;提倡“慎独”式的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法。
关键词:荀子;德育观;思想政治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1-0070-03
孟子言性善,荀子却反其道而用之:“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荀子看来,人性为善的原因在于后天的奋斗,从而确定教育在其中的重要地位。荀子又曰:“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因此,他认为教育的功能即能够“化性起伪”,达到去恶扬善的目的。
思政课作为一门最为核心的德育课,它的突出特点即在于思想性,独特性在于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当代公民。遗憾的是,当前思政课依旧以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为主,并未有效地实施新课程的改革方案。可见,有必要从荀子等人的德育观中吸收有益的内容,探讨出更加合适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切实地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水平。
一、荀子的德育观溯源探寻
所谓德育内容主要指的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目的在于达到既定的目标,从而规范被统治群体的理念、理论、看法以及行为举止。其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经济情况,凸显出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特征。荀子所提出的德育观概不例外。其德育观的主要目标在于化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思想混乱的问题。然而,荀子所秉持的观点异于儒家学派所持有的“人性本善”的观点,提出“性恶论”。他举出不少的例子来证实人性恶,也正因此,他认为后天教化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达到“化性起伪”进而步入善的殿堂的目的。可见,荀子“性恶论”可谓是他构建德育观系统的理论根基。
(一)荀子视域中的“性”
荀子所谓的“性”是指人的自然属性,即“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在他看来,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无需后天有意识的学习就被赋予的生物学层面的能力。荀子把大自然生命征象当作论述的对象。他指出,人之所以会做出主观的反应,其原因在于从自然界养育的生命所发生的自然征象在感官的作用下和外界发生了联系,而这些先天性的情况不必通过后天的刻意学习而习得。荀子试图返回至事物的最初阶段寻觅其原初的形态,认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化是性、伪之分也”。在此处,他基于对比“性”“伪”,从而更加明确地指出人性本先天,而无法通过后天所改变,属于自然之性。同时,荀子进一步指出,这一类“性”还涵盖了人主观层面的欲望及其感官上的认知能力。
可见,荀子视域中的“性”源自于先天,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主要通过人的自然本能及其生理机理所组成。此时显而易见的是,他并未就其善恶之分提出评判的结论。
(二)荀子视域中的“性恶论”
既然在荀子看来,“性”源自于大自然,是与生俱来的,那么,总结出的“性无善无恶”或者“性有善有恶”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了,然而,荀子据此所归纳的论点却是“人性恶”。其原因在于:
首先,荀子指出“人生而有欲”。其中的“欲”涉及到两点:其一,人生来有生理上的欲求,例如,“饥而欲食、劳而欲息、寒而欲暖”便是一个人人都有的欲望等;其二,人的心理需求,诸如“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正由于欲求人人均有,每人都要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因而出现了人性的善恶之分。据此,他进一步指出:“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也就是说,倘若民众任凭自我的“好利”欲望胡乱发展,即会遗忘辞让之德而出现你争我夺的后果;倘若任凭嫉恨的心理无序化发展,那么忠诚守信的美德也会消失殆尽,最终导致残害杀戮恶性局面的出现;倘若任凭耳朵听赏音乐、眼睛观赏美色的欲求,那么即会爆发淫党横行而礼义廉耻荡然无存。可见,在荀子看来,人之天生所带来的欲望是导致所有非道德现象出现的本源。
其次,荀子提出“性中无礼义”亦为导致“人性本恶”的另外一个原因。他认为:人们所形成的向善的礼义,源自于生命体以外的事物,而非源自于人的本性,也就是他所说的“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即指的是肤浅的期望变成厚重,丑陋的期望变成美好,狭仄的期望变成宽广,贫穷的期望变成富裕,下贱的期望变成高贵,倘若自身并不具备上述的事物,势必往外探寻,相反,倘若人与生便拥有,那么自然不会往外探求。因此,荀子进一步指出:“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么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可见,人必须通过后天的主动学习而获得礼义,而非先天便拥有。因而,人所做的一切善良行为属于人为的性质,“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显然,要让人性向善,势必要通过师长所确定的法度进行教化,凭借礼义道德进行积极的指引,如此才可以确保人向善靠拢,而要抵达此目标,就要“化性起伪”,也即通过礼义法度等方式去指引人的自然本性,改变人的本性,确立起正确的道德观。
二、荀子德育观对当今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荀子所言的性恶和人天生所拥有的生理、心理上的诉求并非完全相同。他认为人天生具有不可去之的欲念和本能,人正因为无约束地纵欲导致“恶”的后果,而“顺是”正是欲念和恶行二者相连的媒介。反之,若可以将欲念控制于一定的范围之中,则可以规避恶的出现,而后天的教育正是去恶的重要途径。荀子的德育观对于我们当今的思政课教学具有启迪意义。
(一)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依从人自身的发展规律
既然荀子所谓的“性”源自于人的自然之性,但又认为人性本恶,必须在后天教育的作用下,走向“善”。因此,对于思政课而言,必须创建良好的外部大环境,因为良好的环境能够造就优秀的人才。有人咨询毕达哥拉斯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他的回复是:“让他生活在法制建设良好的环境中,并当好一名好公民。”每个人都通过一定的形式生活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而环境对每个人的人格起着塑造的作用。当前,思政课教学应充分地对环境所起的作用引起高度的重视,生活在良好的环境,能够促使人奋发向上,而恶劣的环境则使人堕落。因此,不管是学校、家庭,抑或是社会,都理应为教育的对象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 (二)思政课教师应灵活地运用好教学手段
在青少年阶段,学生也是形成自我个体意识最为明显的时候。在教学中,不少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年少轻狂、是己排他,接纳赞扬,拒斥批评,希冀成功,难以经受失败,甚至对于教师的劝导产生叛逆心理。因而,倘若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当,即可能造成教学效果并不明显乃至无效,不仅仅无法达到荀子所说的“化性起伪”的效果,反而还让学生感到更加反感。荀子 《非相》指出:“谈说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分别以喻之,譬称以明之,欣欢、芬芗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受。”即认为阐述道理的有效手段是:严肃而又端庄地面向他,用恳切的态度对待他,坚毅地帮助他,通过比喻的方式启迪他,借助于分析法引导他,平易近人地和他相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告诫思政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灵活地采纳多样性的有效教学方式,这样才可以达到预期的德育教学目的。
首先,思政课教师应密切地发现社会的新现象对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对学生在发展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应充分重视,据此实施可行性的教学手段。思政课教师应在上课之前做“学情”分析,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应据此展开教学活动,包括探讨、辩论以及合作等多种新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分析和推断能力,促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消化,从而达到德育教学的目标。从当下的现状而言,国内思政课教育整体上呈现出思政工作者自唱“独角戏”的局面。因此,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就非常重要。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将教学的根本需求作为出发点,将主体间性引入思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借助于对话以及理解等多种教育手段,形成民主且平等的观念,遵循思政教育的内在规律,依从平等、互动的宗旨,由以往的“灌输”式教学转向指引的教学方式,由脱离现实而回归当下生活。脚踏实地地做好生活的领路人,将小事作为切入点,由细微处挖掘,和学生成为朋友,与学生共享经验;要积极地采用春风化雨的方式,通过比喻、分析的方式循循善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地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探索,最终总结出结论,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次,思政工作者应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发现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即基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采用灵活的方式展开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说理法、情感法以及实践法等,从而引领学生展开多样性的学习模式,常见的有合作式学习、自主性学习以及探究性学习等。思政教师在选择教育手段方面,应尽可能地关注且充分地遵从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即便班级学生数量并不少,也应尽可能、尽快地了解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特点和学业基础,及时记录每节课学生的表现情况,据此分析每名学生的现实状况,因材施教,从而让每一位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均可以充分地通过教学而有所收获,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让每一位学生通过教学发现自我、树立自信心、寻求快乐,从而不单单学到了科学文化理论知识,且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三观”,如此才可以说是真正地体现出思政课所应达到的德育目的。
(三)“慎独”式的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法
要想摈除荀子的“人性恶”,达到“化性起伪”的目的,单单仅凭教育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发挥出受教育者自己的作用,即自我教育法。荀子对此也有相关的阐述,比如《劝学》中,他认为君子在博学之际,还应“日参省乎己”,如此才可以让自己变得聪明,且行为不会出差错。具体地说,就应该“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可见,荀子鲜明地指出了如何对待善和不善的截然不同的看法:对于善,应积累并坚守不移;对于不善,应保持警觉和摈弃。
这种自我教育方法也可以叫做“慎独”式的自我修养法。刘少奇曾指出:“一个人如果要求进步,那么就应该严肃地做好自我修养的功课。”自我修养法是受教育主体经由自我反省、检讨、修正等多个环节之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认知的自我教育法。荀子所推崇的“慎独”式自我修养法,可以说是在孔子的“见贤思齐”以及孟子的“反求诸己”观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联系当今的思政课,首先要求受教育者在独处、并无外部压力舆论监督时依旧保持谨言慎行的姿态,“不逾矩”,即不违反国家政府部门、学校所制定法律法规或校纪校规。其次,“慎独”中的“慎”字应解释为本义“珍重”,即心里面要珍重;至于“独”则指的是个体内在的意念和意志,正如梁涛所诠释的那样:“独”指的是心理层面上“未发”或是未和外界联系,是内隐的意念和意志。据此,“慎独”自我修养法要求受教育者应该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出发,考量自己是否真正地达到了内心层面的自我修为的目标。事实上,这也是最为根本的教育目的。当受教育者不再要求外部的条条框框约束自己而是自觉地遵守行为规范而不为恶时,才可以说真正地达到了荀子所言的“化性起伪”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荀子的德育观对于当下的思政课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性作用,可以让貌似枯燥乏味的思政课实则大有文章可做。作为思政课教育工作者,应学习荀子的教育观,并联系当下的实际,有意识地提高使命感和职责感,持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术,不断地开拓、创新,创造性地进行德育工作。同时,在开展教学时,须尽可能地将思政课的智育和德育加以有机整合,深入浅出,情理交融,从而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观念、素养和能力得以提高,真正体现出思政课的教学特点,增强教學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章诗同.荀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74.
[2]范毅夫,董国松.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0).
[3]赵达远,臧宏.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11).
[4]邓小虎.荀子思想中的“诚”:回顾和梳理[J].邯郸学院学报,2015(4).
[5]吴祖刚.荀子诚论发凡[J].道德与文明,2016(4).
[6]梁涛.荀子人性论辨正——论荀子的性恶、心善说[J].哲学研究,2015(5).
作者简介:余瑞霞(1980—),女,汉族,山西阳泉人,山西太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王宝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7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