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区教育志愿者培训体系的探索和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我国城镇的社区建设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备受全社会关注。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川·爱”志愿者团队在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街道的多个社区开展了长达五年的暑期社会实践,组织者发现大学生社区志愿者存在着水平参差不齐、奉献意识缺乏、志愿前期系统性培训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根据“川·爱”志愿者团队在社区进行志愿服务的现状,提出了建立大学生社区教育志愿者培训体系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者 社区教育 志愿者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大学生社区教育志愿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动机
志愿者应当是指完全出于个人意愿,愿意无偿奉献自己时间和精力的个人。但是在“川·爱”志愿者团队招募的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单纯把参与志愿活动当成了为奖学金、保研等加分的工具,目的过于功利,使志愿服务变了味。
1.2社区教育活动内容枯燥乏味
“川·爱”志愿者团队进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时,针对低龄段的儿童普遍开展作业辅导、趣味课堂、幼儿托管等活动。不仅是志愿者感到枯燥、重复、无挑战性,社区居民们对这种志愿活动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也不高,志愿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急需创新和变革。
1.3缺乏合理和完善的培训体系
大学生社区志愿者团队在国内并无专业的培训机构,一般由各高校学生组织自行培训新志愿者,各组织标准不一,模式基本都是老带新,这样的社区志愿者团队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志愿服务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志愿团队核心成员的责任心。“川·爱”志愿者团队是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官方志愿者组织,招募到的志愿者虽然综合能力普遍较高,但因为没有科学的培训系统,志愿服务过程中完全看个人自身的能力,教学效果不能得到保证,导致服务效果差异化明显。而且志愿者们随着年级的增长和学业压力的增大,会主动减少志愿服务时间,导致了志愿者流动性高,难以形成固定、高效的志愿服务团队。
1.4缺乏充足的资金和物资支持
“川·爱”志愿者团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学院的经费支持、校内社会实践项目的申报经费、校外企业的捐助,这些资金对于开销巨大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来说并不充足。这种情况使得很多志愿者团队的成员需要自费去参与某些志愿服务活动,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也受到很大影响。
2大学生社区教育志愿者培训体系建立方案
2.1志愿者队的管理与机制建设
首先是志愿者团队管理制度,“川·爱”志愿者团队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建立起了一套良好的问责制度,明确了志愿服务活动中各个环节的责任分布,志愿者团队管理者和队员们各尽其职,责任到人,从而提高了志愿者的责任心。除了问责制度外,团队管理制度还包括:组织制度、安全制度、奖励制度以及活动经费保障制度,再建立这些制度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在社区实地进行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的补充和确立,使得大学生志愿者在进行社区志愿服务时有章可循。
其次是志愿者团队的组织构架,良好的组织构架能够使每个成员在团队中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作用,保证资源和信息流通的有序性,合理配置资源,稳定且提升团队合作的效率和作用。
2.2对志愿者们在责任意识方面的培养
在长期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川·爱”志愿者团队总结出来:志愿服务意识的建立、责任意识的建立是大学生社区志愿者们走进社区进行社区教育志愿活动的必要保障。
只有让大学生社区教育者们明白志愿服务的内涵,他们才能够摒弃自己原有的功利性想法,真正的做到奉献自我,拥抱社会。只有让志愿者们明白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他们才会认真、自觉地履行自己所应承担的义务,并把责任感落实到具体的服务工作中。
“川·愛”志愿者团队在每年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前,不仅和社区举行开幕仪式让队员们宣誓,播放一系列的宣传志愿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的视频,还邀请社工机构的员工来和志愿者们交流互动,以此加深同学们对志愿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的理解和认同。
2.3对志愿者们教学技能的培养
“川·爱”志愿者团队致力于志愿者们教学技能的提高,培训大学生社区志愿者在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基本教学技能以及教学素质。基础的教学技能包括:普通话水平的培训、备课能力的培养、课堂表现力的培养,组织管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素质包括培训大学生社区志愿者如何去关爱社区的小朋友们,如何与小朋友以及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等能力。
3结语
大学生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必然需求,它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良好的志愿者培训体系是各志愿者团队发展的先决条件,除了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和团队建设,也要做好对志愿者意识层面和技能层面的培养。各志愿者团队应多与其他组织进行交流合作,而不是闭门造车,通过共同的摸索、尝试与创新,最终建立起完善的志愿者培训体系,使得大学生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整体服务素质处于一个相对专业的水平,最终使社区教育志愿服务事业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基金项目: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深化与拓展研究,项目编号:2018tw03。
参考文献
[1] 陈雪.重庆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探索——以城乡社区市民学校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4.
[2] 史媛.社区教育志愿者培训现状与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4(26):171-173.
[3] 李姗姗.社区治理中志愿者服务发展分析——以百步亭社区志愿者服务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8(32):143-145.
[4] 吴琼,张平奎.高校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培养改革模式的探索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5):186+188.
[5] 张瀚月,陈仕品."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支教志愿者网络培训课程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8(07):41-45.
[6] 戴金来,杜欣悦.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的规范化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5(06):28-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2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