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管理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教育面临着更高、更新的要求,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执行者,其自身的专业水平对课程改革的效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中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有所缺失,难以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对此,学校应当创新教学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创设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条件与环境,促进教师教研能力、教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高,以此来增强学校整体的师资力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优质的教师队伍,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社会发展的新一代人才。
[关 键 词] 中职;教学管理;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226-02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应当以行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导向,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教学结构,建立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构成因素,只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确保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但面对庞大的中职专业教师队伍,仅依靠国家组织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加强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完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机制,让学校、教师与社会都积极地参与进来,才能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目前来说,我国的中职教育正处于探索发展的转变阶段,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方式,确保其专业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有效提升。在这一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中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因此,转变落后的教育理念,更新专业教学方法成为当前中职院校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将教师的专业素质提上去,才能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针对如何创新教学管理进行探讨,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中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教学管理观念较为落后
中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初级的技术型人才,提高教学水平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当前许多院校在教学管理的观念上较为落后,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够重视,难以为教师知识、专业能力、教学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没有融入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毕业学生体现。近年来,毕业生就业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所学内容与工作实际有所偏离。学校在教学管理理念上,没有真正地从行业、市场的角度出发,教师所掌握的内容较为落后或实训教学能力不足,这些都是中职学校在教学管理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二)持续改进发展动力不足
职业院校是为社会与企业培养各种专业型人才的平台。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应当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适应一线的技术岗位要求。因此,中职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应当以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发展为核心,构建具有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总体规划,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为重点,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但在中职院校中仍有许多管理者和教育者对质量管理缺乏了解,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管理过程中以领导为主体,以教师为客体,教学管理具有随机性,缺少持续改进的动力。
(三)教师培训工作有待加强
培训工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职业院校中,教师不仅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还必须要具有实践操作的能力。因此,学校除了教研活动、理论培训,还需要组织充分的实践培训活动,如定期组织教师进入企业参与实践工作,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增强学校实训教学的质量。但目前中职院校在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培训少,培训难”的问题,培训资源难以满足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求,学校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加本校培训,以此来促进教师的成长。
三、创新教学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与时俱进,革新教学管理制度
素质教育理念对现代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机制。相比普通中学教育来说,中职院校更加侧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由于过去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够成熟,许多中职院校在教学上参照普通的教育模式,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以至学生虽然掌握了理论层面的专业知识,但實际操作却十分生疏,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动手能力较差,在实习、就业的时候,也往往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明确新时期对中职院校教育改革的要求,将理实一体化的理念落实到教学管理中去,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训教学水平,扩大“双师型”教师的比重。为了加强教师对实训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应从管理制度上着手,如定期对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进行考核、抽查实训课、制定针对“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政策等,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教师提升自我的积极性,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加强教研,形成浓厚学术之风
教研工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如果缺少教研工作,那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很容易变成低效的体力劳动。中职院校应当注重教研工作,基于学校现状、教师现状构建相应的教科研体系,并将其与教师的日常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先进的理念与成果能够在教学中得到验证和发展,让教师在教研过程中,加强对教学的理解,提升教学能力。
1.个体化教研
为了体现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教研活动的专题性与实践性,学校可组织教师开展个体化教研工作,让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确定研究的主题,通过这种精炼、具体、细化的个体化方式,来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与操作性,让教师在学习、探究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获得专业上的成长。
2.群体化教研
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对其专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通过课题化的工作来引导教研活动,并鼓励一线教师充分地参与进来,发挥教师的智慧,把学校宏观的教育理念与发展思想转化、细分为具体的教研组问题,打造“研教一体”的教师群体。学校可以以专业为单位,为教师构建网络研讨平台,也可以定期组织座谈会,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场所和主题等。
(三)打造特色,鼓励教师个性发展
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语言风格以及性格特点上都各不相同,因此,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不能用统一化的标准来要求和管理教师,而是要倡导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在保证正确的宏观理念下,鼓励每位教师发挥自身的优势,打造富有特色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往往充满生命力与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教学管理者,要从本学校的现状出发,依据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制定具有前瞻性与科学性的教学管理策略,提供切实有效的、观点鲜明的教学理念,并将其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导方向。在此基础上,教学管理者要鼓励教师依据自己对教学理念、专业课程以及自身特质的理解,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并落实到教学中去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过程既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过程,也是推动专业教学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构建特色课堂,是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四)加强培训,创设有利发展条件
中职院校应当将教师培训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之一,加强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设出有利的条件。首先,要加强校内培训,相对政府主导的教师培训来说,校内培训具有更大的覆盖面积,能够保证教师充分地参与进来,以更少的投入,更加灵活的组织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中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有效的校内培训活动,如鼓励校内教师组建科研小组、课题小组,并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还可以邀请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到学校,与教师进行交流学习,让教师们更加了解行业的动态与变化,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对基础课程的教师,如英语、数学、信息技术等,也要构建一定的培训制度,使学校内形成科学、系统的培训机制。其次,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中职院校还要积极地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走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利用企业的信息优势、设备优势、环境优势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此来避免教师掌握的知识与技术陈旧落后、与企业实际脱节的问题,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企业工作的需求。在深度合作的理念下,学校可与企业共同构建教学过程,聘请企业中的优秀技术人员担任教学工作,参与到教师队伍中来,通过交流学习来提升双方的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应当注重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学水平,适应新课改对自身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从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创新教学管理,通过革新教学管理制度、形成浓厚学术之风、鼓励教师个性发展等措施,为教师的成长创设有利的环境与条件,同时提供组织、资源、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从思想上、方法上给予充分的重视,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学校整体的师资力量和教學水平,推动教学改革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吴博事.创新教学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文存阅刊,2017(13):31-32.
[2]杨小微.学校管理创新:以促进学科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为旨归[J].课程·教材·教法,2017(1):30-36.
◎编辑 王海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