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融入农耕文化的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要符合时代要求,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在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同时应注重弘扬和传播中华农耕文化。基于此,研究指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在农耕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农耕文化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农耕文化;高等农业院校;融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2-0135-03
  引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中心之一,悠久而厚重的农耕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文化之根本,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资源。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文明的兴起、城镇化的推进,传统农耕文化正在被淡忘,甚至被贴上“愚昧”“落后”的标签,农耕文化面临着严重威胁,这与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倡导的乡村振兴战略是相违背的。因此,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国家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农业院校作为“三农”的服务中心,在这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通识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只是对语言本身知识的讲解,还包括对其所承载的多元文化的传授。高等农业院校可充分利用大学英语这一特点,结合学校在科教、人才和服务方面的优势,将农耕文化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的意识。这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文化自信;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农耕文化的內涵界定
   迄今为止,对“农耕文化”的概念界定学术界尚未统一,更缺乏对“农耕文化”内涵与特点的具体诠释。从现有文献看,多数学者侧重于从特征、规定性、地域性等方面诠释“农耕文化”。彭金山[1]从哲学视角解析农耕文化,即“应时、取宜、守则、和谐”,体现出了农耕文化在生产、生活、政治、道德、文化方面的精神特质。罗建军、雷锦霞[2]认为,农耕文化是人类在农业耕作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与农业社会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张永丽、孙群雯[3]将农耕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农耕文化是指小农意识;广义的农耕文化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徐兵、隆滟、郭阳[4]指出,农耕文化是以农业生产为重要载体的系列活动,是一种意识形态性文化,包含相关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文化教育等内容。农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可进一步拓展与丰富,农耕文化不仅仅限于中原农业文明,还包括农牧文明、游牧文化、茶文化、蚕文化等等。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农耕文化,是指劳动人民在长期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从事各种农业生产活动时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是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
  二、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农耕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教学缺乏融入农耕文化的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特质,需要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基础上,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介绍国外人文信息的同时,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译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增强弘扬中国文化的使命感。但现实情况是,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关注英语学习者如何熟悉并掌握西方文化,如何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跨文化交际,这导致农耕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在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严重缺失。而且,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当代大学生群体,不管是农村生源还是城市生源,普遍对我国农耕文化缺乏深入透彻的了解。因此,将传统农耕文化带入到大学英语课堂,让学生认识农业、了解农业,培养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的热情,需要大学英语教师转变观念、增强意识。
   (二)大学英语教师的农耕文化知识薄弱
   成功的语言和文化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及较高的文化素养,只有拥有丰富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储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讲解来剖析文化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而优秀的农耕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天人合一”“自强不息”“与人为善”“和而不同”等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哲学观、道德观以及与农耕相关的民俗和民间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堂上普遍存在“农耕文化缺失”现象,究其原因,根源在于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欠缺。纵观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授课教师对中华农耕文化了解甚少,更不可能准确地用英语对其进行翻译和讲解,将其融入教学就成为空谈。
   (三)大学英语教材中缺乏对农耕文化的介绍
   大学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融合,所使用的教材应该既有语言知识的学习,又有文化的介绍。但目前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数都来自于国外的期刊、杂志、报纸等,涉及的内容都是西方的社会和文化,缺少母语文化的相关介绍或例子,没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文章,农耕文化更无从谈起。这就导致了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表达西方的传统文化,却不能用英语准确介绍中国的农耕文化。而大多数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身在农业院校却对农业相关的文化了解甚少,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英语在农耕文化传承和发扬中的定位
  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耕文化面临着衰落甚至消失的危险。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留住并传承与发扬农耕文化,是时代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重要使命。大学具有四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农业知识和农耕文化的传承、创造、交流的中心,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的重要责任。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语言学科,可以说是传承和发扬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肩负着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技能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其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语言本身的学习,更是为了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教育部2017最新版)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语言技能技巧的学习训练为基础,以文化的交流为重要目标,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使命的。这就要求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一方面利用学校学科资源优势让学生掌握中华深厚的农耕文化,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利用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优势向外国人推介农耕文化,促进文化的有效融合,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是大学英语的重要责任和义务。
  四、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融入农耕文化的路径
  (一)重视大学英语教学中农耕文化的融入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要求要全面提升高校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除了培养农业人才、研究农业科学、服务农业实践外,高等农业院校还承担着保护、传播农耕文化的重要责任。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除英语专业外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教学时间长达两三年,授课教师相对固定,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多样,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阵地,进行中国优秀农耕文化的渗透教育,对助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将农耕文化融入教学的某些环节,比如在阅读、作文以及口语活动中可适当地选取农耕文化主题,让学生掌握农耕文化的英语翻译与口语表达,提升文化素养;还可以设计农耕文化的相关主题,让学生课前进行资料查找并课上进行分组演讲,这样不但可以弥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信息量問题,也能使学生能动地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农耕文化相结合,在提高英语应用水平的同时树立文化自信。
   (二)丰富大学英语教师农耕文化的知识储备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农耕文化,需要授课教师掌握一定的中华农耕文化知识。如果授课教师的文化积累薄弱,对所讲内容一知半解,不能准确地用英语去翻译和讲解,那么将其融入教学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授课教师要从思想上改变农业农村落后没文化的理念,从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农耕文化知识的储备和应用教学。将农耕文化引入课程教学,还有助于增强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情感,从而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尤其是具有学科优势的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通过慕课、旁听相关专业课、阅读农耕文化相关书籍等方式来学习农耕文化知识。有条件的高等农业院校可以组织大学英语授课教师参观农耕文化展览、农史馆,深入农村实地调研,提高对农耕文化的熟悉度、认同度,有针对性地丰富农耕文化知识储备,为大学英语教学融入农耕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编纂融入农耕文化的大学英语ESP教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农耕文化需要精心编写专门的ESP教材。可以组织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和熟谙农耕文化的专家学者联合开发编纂,精选一些包括戏剧、民歌及各类祭祀活动等传统农耕文化的优秀文学篇目,还可以筛选一些涵盖乡村旅游、民俗民宿等现代农耕文化的章节。除此之外,可以组织专业人员编辑配套的视听说教材,设置一些以中国农耕文化为语境的听力和口语话题,让学生多看、多说、多听,从而使学生在提高自身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能切实体会并欣赏到农耕文化之美,进而为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夯实文化底蕴,在工作中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四)提供大学英语融入农耕文化的实践教学机会
   农耕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离不开教学实践。纵观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学习机会较少,导致大多数学生无法在日常交流中应用和传播农耕文化,从而对学习产生懈怠情绪;但等到真正需要用到和传播农耕文化时,又方知“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通过合适的教学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意识到掌握农耕文化知识的乐趣和重要性,才能真正检验学生对农耕文化知识的掌握、理解、翻译能力。高等农业院校可联系乡村旅游、农产品推介会、农产品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园等实践教育基地,让学生帮助翻译宣传册、接待外国游客或合作伙伴等,使其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课上所学知识,这既能考察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又能考察学生对农耕文化的掌握和宣传能力,在实践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五)组织“农耕文化”主题活动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延伸,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可以结合农耕文化研究中的实践性成果,以英语语言为载体,以农耕文化为主题开设第二课堂。例如,可以举办与农耕文化相关的英语演讲比赛、农耕文化英语知识竞赛、农耕文化英语话剧大赛等活动,既能提升学生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渗透中国农耕文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还可以鼓励学生为学校和地方组织的农业相关国际学术会议做翻译志愿者,利用各种语言实践机会,让更多的相关专业的学生切身体会农耕文化的美丽,自觉传承优秀的农耕文化。
  结束语
   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和孕育出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相帮等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在新时代,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在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中植入农耕文化,既能够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帮助他们因材施教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又能够让学生认识和感受到中国农耕文化具有的历史价值和当代社会意义、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培养对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热情。这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又符合高等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彭金山.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11(1):145—150.
  [2]罗建军,雷锦霞.山西省农耕文化及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浅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1):74—76.
  [3]张永丽,孙群雯.我国西部地区农耕文化现代价值的探讨[J].科学经济社会,2013,31(4):82—86.
  [4]徐兵,隆滟,郭阳.农耕文化视阈下陇东地区民间信仰的文化与社会价值分析[J].新西部, 2018(30):49—50+54.
  (责任编辑:刘东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96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