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方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秦 宋建威

  [摘要]文章分析了现代学徒制对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影响,如德育对象的复杂化倾向、德育主体的多元化倾向、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倾向,进而提出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方式:加强网络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覆盖面;善用企业德育资源,构建校企联合德育平台;优化德育教育内容,打造开放式德育工作体系。
  [关键词]学生德育工作;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不断摸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培养更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联合培养学生,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水平,但是在实施学徒制过程中,高职院校迫于教学时间、教学地点的变化,忽视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以致学生德育工作难以开展,德育工作效果不佳。
  一、现代学徒制对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影响
  1.高职院校德育对象的复杂化倾向。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一般在指定的时间、场所内接受教育。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德育工作对象具有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在学习过程中,这两种身份不断转化。校内德育工作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校园文化活动等载体进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了解专业的就业现状。学生在企业实训、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则根据实训、实习期间的问题指导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思政教师不能到企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致学生德育工作在校外学习、实训期间处于空白阶段。从企业管理目标来看,企业对参训学生的管理更倾向于服从,企业指导内容也更侧重于专业技术、岗位经验,较少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在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下,校内、校外德育工作不统一,增加了高职学生适应不同角色的难度。
  2.高职院校德育主体的多元化倾向。传统的高职德育工作主要依靠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前者通过讲授理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后者通过班级管理与课后交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塑造健康的人格。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德育主体由一元变为多元,学生在校内接受专业教师的教导,在企业接受企业师傅的指导,逐渐转变为全方位育人模式。企业师傅与企业环境也是高职院校德育主体之一,其对高职学生的渗透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企业师傅影响下的人格塑造,企业师傅的工作态度、为人处世以及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以及职业生涯的憧憬;二是企业环境影响下的思维方式,利润与效益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这种思维方式与校内教师差异较大,可以促使学生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寻找解决思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3.高职院校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倾向。传统的高职德育工作主要从理想信念入手,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与法律意识。德育工作主要由思政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完成。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习内容从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学习转变为“理论学习+岗位实操学习”,学习方式由偏重理论学习转变为工学交替形式,评价内容由校内教师评价转变为教师与企业师傅联合评价,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德育工作内容呈现丰富化倾向。
  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方式
  1.加强网络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覆盖面。从我国网民结构来看,学生网民规模约占网民总量的1/5,其中,大学生网民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时间、频率也日益增多。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需要前往企业学习与实训,具有较高的人员流动性与分散性,高职院校应基于新媒体受众广、交互性强等优势,通过QQ、微信等形式加强网络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第一,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德育教育理念。一是认清德育工作新形势。高职学生是互联网忠实的受众群体,网络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学生德育工作带来新的契机。高职院校要努力探索网络德育教育新模式,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创新德育工作主体观。网络德育教育使教育主体发生了新变化,德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学生的平等性引导,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三是创新德育工作方法观。网络德育教育不再依靠一本书、一支笔,学生也不再处于被动的接收状态,高职院校要以大胆创新、平等、有理有节的方法观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第二,建设一支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在新媒体背景下,学生会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有时学生甚至比教师更早地获取信息,网络德育工作者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技能,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在校内外学习、实训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高职院校要重视网络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辅导员以及思政教师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并以制度约束教师,提升其职业道德素养,从而在网络德育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高职院校还要不定期组织辅导员工作会议,在交流经验的同时,对辅导员进行有计划的思想培训。
  第三,创新网络德育工作方法。一是辅导员要积极了解网络语言文化,主动贴近学生生活,使用学生喜闻乐观的教育手段开展网络德育工作,打通与学生沟通的渠道。辅导员要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了解互联网学习表情、拼音简写、网络通假字等网絡符号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方式与心理状态。二是辅导员在网络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尝试使用符号语言和新锐流行语与学生沟通,以增进情感方面的交流,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第四,加强网络德育教育管理。一是规范校园网络管理。基于网络环境中低俗信息、负面消息对高职学生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高职院校应建立校园网络监督小组,及时对网络中的不良信息进行处理与干预。二是加强网络德育网站建设。高职院校应在校园网中增设网络德育工作模块,将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分享至网络,并开设网络讨论区,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三是完善网络德育评价机制。高职院校应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对连续表现不佳的教师予以惩罚。   2.善用企业德育资源,构建校企联合德育平台。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德育工作需要学校、企业的高度配合,高职院校只有善用企业的德育资源,才能形成校企德育工作合力,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效果。
  第一,深入挖掘利用企业德育资源。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团队精神、社会责任、绩效理念等,这些对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具有重要价值。企业的创新意识关乎企业的发展,只有通过技术、管理创新,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着积极的影响。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企业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学生在企业学习、实训期间接受企业制度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高职院校要善于挖掘企业资源中对学生发展有利的资源,将其融入德育工作,更好地提升德育工作效果。
  第二,联合企业共同开展德育教育。现代学徒制使高职德育主体由单一转变为多元化,高职院校要积极与企业沟通,在合作协议或实习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德育责任与基本内容,从而保证德育教育的连贯性,使学生在企业的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第三,鼓励企业参与学校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高职院校重要的隐性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制度约束;还要鼓励企业或行业专业人员为社团活动或者其他校园活动提供指导意见,将企业文化渗透到社团活动中,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質。
  第四,加强校企联合网络德育平台建设。一是积极构建网络德育交流平台。高职院校与企业要利用各种社交工具及时沟通、分享意见。例如,高职院校可与企业成立德育教育工作群,企业将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工作情况、工作行为、思想动态发送给辅导员,辅导员根据企业信息反馈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出现思想问题的学生,辅导员与企业师傅可以在群里共同讨论解决办法,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辅导员与企业师傅、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还可以增进辅导员、企业师傅、学生之间的理解。二是建立网络德育教育平台。高职院校应联合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建设网络德育教育平台,辅导员、思政教师可以将校规校纪等上传至平台,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企业可以将企业团队活动、企业品牌文化、企业创新活动等上传至平台,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经营与管理理念,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思政教师还可以将心理宣泄的方法分享至平台,使学生通过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以合理的方式发泄学习与实习压力。三是丰富网络德育平台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进一步了解社会现状,从而认清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更好地把握人生方向。高职院校要与企业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网络平台,不断增加平台内容,扩大德育教育效果。
  3.优化德育教育内容,打造开放式德育工作体系。高职院校进一步优化德育教育内容,应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为载体,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重视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提高德育教育实效。
  第一,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高职院校应将德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树立职业发展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职业兴趣与未来职业方向,树立远大理想;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高学生的岗位认知,培养其岗位适应能力,为个人发展奠定理论基础;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培养学生的求职面试技能,提高其就业能力与心理抗压能力。
  第二,优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特点,在德育教育中合理增加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具有爱岗敬业等职业精神;要增加相关实践内容,将岗位对劳动者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的要求纳入德育教育内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结合德育教育的特殊性,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还要融入德育教育的新理论及新案例,提升德育课程的前沿性。
  第三,加强企业师傅的职业指导。学生在企业学习实训期间,企业师傅在技术指导过程中,要加强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尽快明确岗位责任及行为规范,深刻地认知企业文化。企业师傅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一言一行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养成爱岗敬业、乐于助人、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道德风范。
  此外,高职院校还要与企业、家庭共同打造开放式德育工作体系。在制定德育教育目标时,高职院校应积极听取企业和家长的意见,从职业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养成教育等视角出发,制定德育教育目标。在确定德育工作内容时,企业应将学生工学结合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企业优秀文化引入德育内容;高职院校应在热议新闻或有争议的话题以及家庭教育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开展德育教育;家长则应积极配合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在德育教育过程监督方面,高职院校负责一线的德育调研,要充分考虑到专业性质,调整职业素养课程体系;企业则可以丰富德育内容体系,将高职德育教育工作外延,保持德育教育的连贯性。在德育教育监督与评价方面,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政期末考核结果以及日常考勤等情况进行评价;企业师傅则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以及工作效率等对学生的能力、职业素养等进行综合评价。
  三、结语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德育教育工作,要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德育教育理念,优化德育教育内容,善用企业德育资源,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校企联合德育平台,将德育教育内容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全面提高德育教育工作实效。
  [参考文献]
  [1]娄佳.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解读及对策分析[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37-39.
  [2]吴芳.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探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2):61-63.
  [3]王丽娟.探析网络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297.
  [4]王丽霞.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7):85-87.
  [5]娄佳.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57-61.
  [6]何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6):49-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36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