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的船舶专业课 教学方法研究及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船舶专业课具有教学内容复杂、抽象思维能力要求高、学习过程枯燥等特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文章以船舶结构设计方法为例,结合江苏科技大学的教学工作实践,基于“建设新工科”及关注“学习产出”的导向要求,提出以目标为导向的专业课教学方法,旨在突出本学科与未来就业的联系,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目标导向;船舶结构设计方法;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2-0017-02
我国是造船大国,年均造船吨位多年蝉联世界第一,造船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支撑船舶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船舶专业课包括船体静力学、流体力学、船体结构力学、船舶结构设计方法、船舶推进等。这些专业课具有学习难度大、专业程度高,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过程枯燥、学习效果差等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船舶专业课兴趣,提升学习效果是摆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高校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
以目标为导向,将课堂教学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明确专业学科的教学目标,加强各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获得“教学相长”的实际效果,促进船舶专业学生的快速成长,助力我国“造船强国”的建设,是本文的关注重点和研究方向。
一、以应用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定位
专业课程设计是教学工作的起点,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1-2]。以船舶结构设计方法为例,该课程是依托专业基础课,面向工程实践的一门船舶专业课程,具有专业性强、课程难度大、抽象性高的特点,是船舶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大学本科学生缺乏对船体结构的直观认识,也未参加过船舶结构设计的工程实际工作。以往该专业课程往往倾向于向学生灌输基本理论、计算公式和应用流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
以目标为导向的专业课程设计,基于OBE理论,通过识别专业学科与基础学科和工程实践之间的联系,明确目标专业课的课程定位,让学生清晰地明白“为什么需要学这门课?”“这门专业课能解决什么问题”等。
船体结构设计方法是大学本科生的基本专業课,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将已学的多门专业基础课知识综合应用到船体结构设计课程学习中,将原本孤立的理论知识点串联形成统一的专业能力体系;另一方面该专业课是大学所学知识与造船工程的直接纽带,将力学、材料等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经过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该课程设计和定位,学生更容易了解学习该课程对自己未来就业或深造的作用,进而自觉地将该课程学习与培养自己专业素养结合起来,将枯燥的专业课学习任务转化为有意识的自主学习过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
针对船体结构设计方法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通过归纳枯燥的专业课授课内容,形成包括“理论—方法—应用”的统一认知体系,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在船体结构设计方法授课过程中,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解析该知识点的主要理论,采用课堂讲授、交流讨论、专题练习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该知识点的全方位信息,并具备动手实践能力。
船体结构设计方法中“船体总强度”的教学内容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如何深入浅出地分解该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技术要点、应用技巧。以船体总强度授课为例,该教学内容是船舶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归纳总结讲授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理论,让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课所涉及的知识点;提炼用于总强度计算的应用方法,详细讲解每一种方法的计算功能、发展趋势、应用技巧[3]。
在讲解的基础上,开展课堂翻转,组织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围绕“船体总强度”教学,策划多个讨论专题,通过学生交流和讨论,加深对该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4],针对“船体总强度”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点,设计了三个专题练习,在学生完成专题练习的同时,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最后,以一型实船算例为样本,向学生提供基本的输入材料,贴近工程实践需求,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进而获得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实现由课堂学习到工程应用的无缝衔接。
通过该教学实践,将原本教师一味灌输式讲解转化为“重目标、重实践、重应用”的创新性、实践性专业能力的培养过程,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教学效果。
三、以综合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要求是学生关注的重点,设计合适的考核要求[5],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课程的学习任务。结合船体结构设计方法的专业课特点,设计的课程考核要求见图1。
船体结构设计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将船体专业的基础知识应用于船体结构的具体设计中,因此,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论、方法,还需要加强团队协作交流、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图1的考核要求中。
对于理论方法的学习效果主要通过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进行考察,这有助于量化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掌握程度,该考核要求将占据60%的考核权重。
船体结构设计方法这门课也承担着锻炼学生团队协作、工作交流能力的任务,因此鼓励课外准备资料、组织交流PPT,课上积极发言、专题讲演和讨论交流是非常重要课程内容,占据15%的考核权重。
动手实践是关系到船舶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是否具备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船体结构设计方法这门课关注的重点,因此,通过分解的专题作业对几个知识点进行练习和提高,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工程实际的案例进行专门训练,加深学生对工程问题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该实践的教学内容占据20%的考核权重。
学习态度关系到学生终身学习,是大学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最高要求,本学科以“出勤”和“课堂表现”作为学习态度的考核指标,占据5%的考核权重。
该专业课考核模式将以往“一考定成绩”的方式转变为对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团队合作交流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未来参加实际工程项目的专业能力,避免学生将来出现“考试都会、动手都错”的窘境。
在教学实践中,该考核模式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在降低了考试压力的同时,把学生的精力更多地引导到平时专业能力的锻炼上来,使学生的专业能力获得大幅提高。
专业课教学是当年高校教学的难点:一方面学生缺乏专业实践经验,不能理解各门专业课的用途;另一方面专业课具有较深的理论背景,学习难度大、抽象思维要求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每一位高校专业课授课教师面前的难题,也是开展“新工科”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探索了一套围绕船舶专业学生的创新性专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坚持以目标为导向的船舶专业课教学方法,并结合船体结构设计方法的教学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思考和课程尝试,包括前期的课程定位设计,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思考,后期的课程考核要求。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参考文献:
[1]唐炜,王红茹,李忠国.基于卓越计划的机电专业电控类 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4).
[2]俞国燕,王贵,刘焕牢,等.机械类专业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
[3]师楠,朱显辉,桑林,等.基本概念在三主式教学中的作用 [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5).
[4]陈汉芳,梅建明.案例研究方法在税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4).
[5]邓飞,李开宇.大学教学质量评价的模糊方法范式研究 ——基于反本质主义立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52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