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乐梅玉

  【摘要】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对于整体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阅读教学属于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质量能够反映出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思想意识水平,因此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工作很有必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091-01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或者是一个段 落,并不仅仅是需要学生能够快速有效的得出一个客观结论,而是需要学生能够在自己已经具有的阅读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经历、情感和人生收获,帮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点,因此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就是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工作。
  一、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联系非常密切,写作也可以被看成为一种交际方式,只不过跟阅读相比较来说,写作是用文字来进行沟通的。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强调出一点,当读者在阅读文章过程中,也是跟文章的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来进入到作者的写作世界当中去[1]。语文阅读活动同样也是一种读者跟作者动态的对话方式,阅读教学活动也是教师、学生和文章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通过阅读和教师的引导,能够跟文章产生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具备多元化和动态的阅读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的强调学生心中的阅读重要性,而是能够学会通过阅读来挖掘文章中包含的含义。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处于主动的阅读者角色,文本则是被阅读角色,中间需要教师的有效联通和引导。首先教师需要强调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跟文本相互融合,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例如阅读《三顾茅庐》、《出师表》等文章时,教师要设置出阅读目标,不仅是为了认同作者写作文章当中的理想和情感表达,而是能够在认同作者的理想和情感的同时,把自己带入到其中来思考自己的理想。让学生超越他人的经验构建出自己的世界。阅读教学不仅是强调了阅读教学质量,同时也强调了学生通过阅读教学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水平。
  二、提升学生思维探究性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而是能够通过阅读来不断的探索和開拓,知识是没有边界的,在阅读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带领学生能够不断的挖掘出文本的含义,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探索精神和独立思维能力。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很多学生习惯性的把自己阅读过的东西认为是整理,这就是教材具备的权威性和示范性。但是这种教学现象带来的后果是课本成为了学生的另一个老师,影响了学生对于文本本身的探索和研究。
  例如在阅读朱自清先生《背影》这篇文章时,通过学生们阅读,能够让学生了解文章中描写的父爱是多么的感人和真实,这也是一个文学作品包含的核心意义。但是学生们对于父爱的理解和体验并不能建立在这个文本质上。每个人在情感上的立足点不同,因此需要教师能够带领学生不断地挖掘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找自己在生活中被忽视甚至是被拒绝的父爱。通过跟自身经验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三、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交流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不管是采取什么模式的教学手段,如果其中缺少了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任何教学都是失败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跟学生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能够不断地引导才能够完成阅读教学工作。学生的阅读行为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都是时间一致的,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跟学生的对话沟通,帮助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沟通交流就是提问,例如在阅读鲁迅先生《社戏》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通过这篇文章,鲁迅先生只是简单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吗?”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大部分学生可能对于问题的答案理解不透彻,但是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教学引导,思考“通过对于在举行社戏时不同人物的特点和性格描写,还有对于童年玩伴的回忆,鲁迅先生是否表达出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这样的教学引导让学生的阅读更加深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也是跟文本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阅读教学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不断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并通过阅读形成自己的主观认识。
  参考文献:
  [1]韩良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互动教学方式的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4):29-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3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