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泥工活动的教学策略探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师小娟
摘 要: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美术泥工活动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幼儿活泼好动,对美术泥工教学活动有着极其濃厚的兴趣,教师在制订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订适宜幼儿年龄特点的美术泥工教学内容,使其在良好的氛围中,锻炼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其创造力,增进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增强幼儿的成就感,本文将对幼儿美术泥工活动的教学策略进行探微。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泥工活动;策略;探微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5-01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5.085
在幼儿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最喜爱的就是美术泥工教学。幼儿对五颜六色的橡皮泥爱不释手,并且幼儿在捏橡皮泥时不但可以提高创造力,还能提高想象能力,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幼儿在美术泥工活动中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灵活的小手捏出各种各样的艺术造型,并通过泥工制作形态表达幼儿的真实想法,从而达到动手动脑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一、依据幼儿年龄特点,设定适宜的美术泥工教学目标
为了让美术泥工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保证美术泥工活动的有效性,建立适宜的教学目标。
由于小班幼儿手指灵活性不是太好,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也比较弱,所以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美术教学活动主要以玩橡皮泥为主。在美术泥工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手指感受橡皮泥的柔软,然后幼儿教师动手将橡皮泥捏制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并将做好的物品一一展示在小班幼儿面前。教师在引导小班幼儿制作时,不需要让其捏制出物品造型,而是让小班幼儿体验美术泥工教学的快乐,培养幼儿对美术泥工的学习兴趣。为此,小班幼儿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各种各样的橡皮泥磨具,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用橡皮泥按压出各种各样的物品形状。幼儿教师通过此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幼儿真实地表现出自己所喜爱的物品,同时增强幼儿的观察注意力,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中班的幼儿与小班幼儿相比动手动脑的能力增强了许多。因此,在美术泥工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让幼儿通过橡皮泥手工制作,引导幼儿自我表达愿望的诉求,并利用简单的辅助材料包,学会使用橡皮泥进行连接,然后在整体部位上用手捏出细小部分,最后将所有物品组合在一起。教师还要教会幼儿使用橡皮泥中提供的制作工具,对制作物品进行拍打切割等,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相比之前两个年龄阶段,大班幼儿已经属于幼儿的成熟期,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自己在学习中遇见的新鲜事物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大班美术泥工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遵循幼儿的意愿使其自行创作物品,并让幼儿能够熟练地使用制作工具,以及橡皮泥盒中的辅助材料。在泥工教学时,教师要对幼儿做出制作示范,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小手制作出与教师相似的物品,而不是严格要求幼儿的作品必须一模一样,依据每个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锻炼幼儿动手能力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应该让幼儿创设资源丰富的物质环境。在美术泥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让幼儿认知感受生活,使其认识更多的生活物品,然后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辅助性材料,让幼儿对这些材料依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在教学制作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该年龄段的幼儿掌握基本的制作技能,然后让幼儿学习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橡皮泥形状组合在一起,再对自己选择饰品材料进行深入加工,从而让幼儿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橡皮泥作品。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其在不断创作摸索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并在动手动脑中总结学习经验。
为了让幼儿在学习泥工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全身心的释放,幼儿教师应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幼儿在放松状态下,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制作出自己喜欢的泥工作品,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制作物品。在美术泥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所有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发展,注重幼儿的创作力,提升幼儿的表现能力。当幼儿无法完成泥工任务时,教师应给予幼儿鼓励,并耐心指导幼儿进行泥工制作,在幼儿完成美术泥工制作后,教师应对幼儿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评价,尽其所能地为幼儿营造和谐宽松的精神环境,进而让幼儿在该环境中更加积极踊跃地展现自我。
三、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由于幼儿对新鲜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因此幼儿教师在备课时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让幼儿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下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制作技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一)妙用趣味法,激发幼儿泥工兴趣
在美术泥工教学过程中,因幼儿手部肌肉还不够发达,不能很好地掌握制作橡皮泥的动作技巧,这就需要幼儿进行反复练习,而不停地重复制作会让幼儿感到厌烦,很难集中注意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融入角色扮演游戏,并将制作技能运用到游戏中,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反复制作且又乐此不疲,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干劲十足。此外,幼儿教师应利用幼儿爱玩的天性,使得幼儿随意发挥想象空间,并在动手动脑的参与中激发幼儿对美术泥工的学习制作兴趣。
(二)利用对比法,掌握泥制作技巧
幼儿教师在教幼儿泥工基本技巧时,仅做动作示范是完全不够的,还要让幼儿掌握制作要领,并对制作错误的幼儿进行指导,然后让幼儿对比自己前后动作是否一致,促使幼儿在对比过程中,掌握动作操作要领。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幼儿自己摸索研究。美术泥工对比教学法,首先,幼儿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示范性,而是让幼儿在模仿练习中,进行探索与巩固。其次,教师应在幼儿动手制作时带着各种问题探索其制作方法,并在动手动脑中得到想要的答案。最后,幼儿教师要对本节美术泥工活动进行总结,将幼儿操作不好的技能重新演示一遍,从而使幼儿熟练地掌握制作技巧。 (三)触类旁通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美术泥工课最令幼儿喜欢之处不仅是丰富多彩的颜色,还有就是橡皮泥能在幼儿手中变换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幼儿通过教师引导,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以及反复动手操作练习,使得幼儿不但能快速掌握制作技巧,还能调动幼儿积极参与性。幼儿教师要学会打破常规教学方法,尊重幼儿各种奇思妙想,并对幼儿提出的不合常规的事物,教师要对幼儿给予肯定,并对提出的想法给予鼓励表扬,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因为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成人无法拥有的,所以身为合格的幼儿教师,应保护好幼儿宝贵的创造力。
在开展美术泥工活动时,教师还要留心每一个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寻找幼儿的成长变化特点,令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具有细致观察事物的特点,使幼儿在对以往的操作经验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大胆创作。
四、幼儿作品互评,增进幼儿交流互动
幼儿教师在美术泥工教学活动过程中,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机会,让幼儿对不解之处进行积极提问,运用语言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大胆勇敢地表达出来。促使幼儿在提问过程中将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通过言语进行表达,这样方便教师能够用心“读懂”幼儿的泥工作品,进而引导幼儿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生动有趣的作品。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将本班所有幼儿作品一一进行展示,然后让幼儿对自己的泥工作品进行讲解介绍,并通过幼儿之间的相互评价,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教师再对幼儿的评价进行整理提炼,对幼儿的作品的独特之处进行表扬,从而锻炼幼兒的联想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与此同时,让幼儿在相互评价中学会学习别人的长处,体会分享交流的快乐。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幼儿在动手动脑之后,通过自我描述的方式以及同伴之间的互评方式,促使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泥工制品创作过程中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满足,并对幼儿的自我能力也是一种肯定,以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那些在教室四处乱走,行为散漫且我行我素的幼儿,无法很好融入其他伙伴之中,这时就需要幼儿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对幼儿做出真诚的邀请,教师运用鼓励语言,并与之一起完成美术泥工制作,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通过幼儿之间的交流对话,增进幼儿语言讲述能力。而那些在制作过程中经常遇到问题的幼儿,教师应教会幼儿细致观察同伴制作手法,然后尝试模仿同伴的动作,参考其他幼儿的制作方法,使其懂得举一反三。
五、展示制作成品,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经过专家长期研究表明,在童年时期,幼儿通常为了得到父母与教师对自己的认可而努力学习。因此,在美术泥工制作时,教师与家长的认可与赞赏对幼儿来说极其重要。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指导家长学会了解幼儿的心理,通过眼睛观察幼儿,用心感受幼儿在泥工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站在幼儿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让幼儿在鼓励与认可中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制作,激发幼儿想要再次进行创作的愿望。家长对于幼儿泥工作品中不能理解的部分,幼儿教师应该教会家长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将深入挖掘幼儿的想象创作力,制订为美术泥工教学活动目标,从而更好地激发幼儿在美术泥工活动中的创造力。
六、结语
美术泥工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属于一项综合创作的手工艺术,幼儿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促使幼儿大脑也在积极运转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教学活动。美术泥工活动不但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激发创造力,使得幼儿在动手制作时养成专心致志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进而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燕.幼儿泥塑活动教学指导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8(27).
[2]吴燕萍.幼儿泥塑活动的多种形式探究[J].学周刊,2018(25).
[3]姚逸.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探究性学习探微[J].成才之路,2014(29).
[4]徐晓琳.浅谈如何在泥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J].都市家教月刊,2016(1).
[责任编辑 薛晓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5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