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动化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乔志刚

  摘 要: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凸显,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并被列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本文从自动化专业的角度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培养目标的确立、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及其支撑体系进行了探讨。本科教育应该逐步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专业教育独大的地位,建立专业之本、能力之本、素质之本协调与融合的教育理念,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好适应社会发展。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综合素质;综合能力
  在2012年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自动化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可见,自动化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的跨学科特点,因此,自动化专业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面很广,学习压力和难度都较大,此专业特点不仅是国家和各院校对自动化专业所提出的要求,而且更是源于社会对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用人需求。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如何通过大学四年的培养,使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具备用人单位需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且为今后的人生及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每个自动化专业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一、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在建国初期,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通识教育,二是以苏联为首倡导的社会主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我国是以社会主义国家,因为沿用了苏联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不管是国际形势还是国内形势,都在社会主义发展步伐下,使传统专业教育模式暴露了它的内在问题。(1)专业化人才培养主要是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的,这种培养思想就趋于功利主义,从而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弱化。(2)因专业化人才培养过分重视专业培养,导致学生的理论视野相对较窄,全局的素养基础较差,很难再有持续发展的自我空间。(3)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注重的是专业技能教育的培养,所以容易忽略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价值情感。这种人才培养方式过于注重专业化和重复性,因为形成了众多同质化的专业结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我国教育从专业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国家及教育相关部门出台了许多教育改革措施。在21世纪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成为了首要任务。
  我国大学的素质教育改革之路走过了30多个年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认识飞跃。现在人们已经明确认识到,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培养某一狭窄领域中的专业人才,而是要培养全面素质性人才,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其次是实现指导思想的根本突破,充分认识到实施通识教育改革的战略意义。经过30-40年的探索,人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教育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积极推动我国由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教育改革的确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学教育必须在理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基础上做好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布局和规划。
  二、自动化专业开设现状及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自动化专业具有自动控制、电子、测试测量、精密机械、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目前工科高等院校绝大多数都开设有自动化类专业,据初步统计,全国各类高校中开设有自动化类专业的数量分别为:公办本科高校500多所、民办本科院校100多所、各类高职高专院校近300所[2];在自动化专业的创办过程中,由于所依托的专业背景不同,各个高校的发展途径和专长各不相同,课程设置存在很大差异,培养方案也各有侧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对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加之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高校必须将培养目标落地,紧紧与现实需要和区域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许多高校针对该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实验与实践教学、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性、开创性的工作。事实上,大学教育需要培养的能力和素质涉及到人才质量的方方面面,在素质要求全面性和时间的有限性之间必须做出合理的权衡。并且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必须有所侧重。
  培养目标是一切培养手段的目标和归宿,是重中之重,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必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国家培养目标的大方向,符合学校发展的实际现状并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自动化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及其支撑体系
  (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自动化专业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学科知识的学习可以极大地培养和锻炼学生在本行业内的基础理论和专业能力。但艰深的工科知识背后总是缺少点“人情味”,学生在社会立足和发展很大程度上还要和人打交道,如何在让他们学习到专业本领的同时不至于在人际交往中处處碰壁,无疑是素质教育要关注的问题。通识教育作为培育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实施手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规划。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其实是每个人安身立命乃至成才成功的“两条腿”,失去了其中任何一条腿都不能站立,更不能实现人生的腾跃。
  (二)自动化专业人才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支撑体系
  针对社会需求及学生未来发展的能力素质需要,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尽可能地顾及到人才质量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本文对自动化专业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总结为四大能力和四大素质。四大素质即:①思想道德素质;②文化素质;③科学素质;④身心素质。四大能力即①获取知识能力;②应用与创新能力;③前瞻能力;④沟通表达写作能力。下图为自动化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及其支撑体系鱼骨图。   图中将自动化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作为目标,根据这四大能力和四大素质所涉及的内涵,给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支撑体系和实施途径。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硬件条件支撑和软件环境支撑,并且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忽略任何一方面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鉴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有限性,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需要的条件也不能平均分配力量,而应该在兼顾全面的前提下,有所侧重。学校在突出特色的同时,对关乎学生未来发展潜力的基础性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所需的各项软硬件条件的建设需要强化。
  四、结语
  本科阶段是人生求知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本文从自动化专业着眼,探讨了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及其支撑条件。在素质教育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本科教育应该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而不应该单纯过分强调专业的一技之长。本科阶段的时间有限,希望本科阶段掌握今后发展所需要的所有知识是不现实的。而唯有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融为一体,才能真正为学生奠定今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源泉,才能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职业需求。要达到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国家大的战略指导下,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良好的硬件支撑、優秀的师资和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等软硬件系统的支撑。综合能力素质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长期的建设、逐渐完善,形成学校的软实力,才能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格健全、适应力强、专业基础扎实、发展后劲强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
  [2]罗晓莉,等.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传播与版权,2016.10.
  [3]戴先中.论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素质与能力要求.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
  [4]张亮.我国通识教育改革的成就、困境与出路.清华大学教学研究,2014.12.
  [5]马乐.基于能力结构的自动化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
  基金项目:2018年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面向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的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831)
  作者简介:乔志刚(1974-),男,汉族,山西晋中人,硕士,讲师,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系主任,研究方向:工业过程控制系统、智能控制、PLC控制系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4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