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材料在幼儿水墨创作活动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缘
传统的水墨创作通常是一坛墨、一支笔、一张纸的模式,孩子的作品构图往往也是千篇一律,画面缺乏灵动。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课堂”,幼儿与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都彰显着无穷的魅力,给幼儿的水墨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无限的可能。因此,我们打破常规的水墨教学模式,尝试向大自然“借”笔进行水墨创作,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乐于探究、善于表现、喜欢创作的艺术品质。
一、关注用什么画——大自然中寻找水墨创作的“妙笔”
作画工具的选择与运用,直接影响着画风的改变与创新。3~6岁幼儿不具备也不适宜掌握过多繁杂的水墨技法,但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他们喜欢玩墨,喜欢探索各种水墨材料。在一次談话中引发了幼儿探索水墨工具的想象,当教师问道:“除了用毛笔,还有什么材料能画画?”孩子们的想象天马行空,顿时传来:“树叶、沙子、花……”由此生成了“寻找大自然中作画材料”的玩墨活动,孩子们走进幼儿园附近的海棠景观林,三两结伴共同收集材料,多元化的材料成为幼儿水墨创作的灵感。接着,师幼共同讨论所收集到的材料可以怎样玩墨,进一步加深对材料的认识。
二、聚焦怎么画——探索自然材料的多元表现形式
材料是引发幼儿创作欲望的第一步,幼儿只有能够“因材施艺”,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因此,有了前期探寻自然材料的活动铺垫,孩子们对自然材料有了更深的了解。于是,在第二次搜集材料中,我们重点引导幼儿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与第一次相比,孩子们不仅仅满足于拾捡大量树叶和树枝之类的材料,而是对收集的石头、树叶、狗尾巴草、荷叶、莲蓬、野果等材料更感兴趣了。针对这些丰富的自然材料,幼儿也学会了预测材料可以创作的方式以及创作的结果。
此外,我们还鼓励幼儿运用多元化的表现方式。第一次水墨游戏中,幼儿大多是运用滴一滴、喷一喷、甩一甩、拓一拓、印一印等创作方式,表现手法虽较单一,但却增添了幼儿对水墨探索的乐趣。于是,我们继续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空间,鼓励幼儿在不断探索材料的过程中大胆、多元化的表现作品,如开展实物具象类、抽象写生类,故事创编类的水墨创作内容,将幼儿的奇思妙想转换成水墨的表达。由此产生了用树枝、石头进行滚画(第一次石头无人问津),用芦苇甩、拖画,用一撮树枝进行旋转作画,用挤压野果汁的方式,探索果汁色彩与水墨的融合效果。还有的幼儿用树皮进行拓印,感受树皮的纹理与水墨的关系,用野果子蘸点,探究果子形状的造型结构,用狗尾巴草、石头、沙子、苔藓进行创作,等等。
三、落在哪里画——拓展创作内容表达空间
在水墨活动中,教师总是习惯性地组织幼儿进行从“笔”到“纸”的创作。其实大自然也是幼儿进行水墨游戏的“画纸”,大自然中有原始的图案和纹理,有天然的疏密和空间,有生态的大小和点线,众多美的元素,能不断激发幼儿创作灵感和想象。
以往我园是在“水墨吧”以集体教学的模式开展水墨活动,导致水墨探究之路越走越窄。因此,基于幼儿对自然材料与水墨的理解,我们开拓组织形式和表现内容,利用一日活动中的晨谈、集体教学、自主游戏等时间段,引导幼儿通过谈话、辩论、讲述、想象再识自然材料,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亲子实践、春秋游、实践参观等参与形式中,在更开放的环境中、更多元的组织中理解自然材料与水墨的结合,以更好地发挥幼儿创作的主动性,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中国水墨的意蕴和精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9495.htm